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59章 榆林整编、南下延安

此时的榆林城重兵云集。

整整四万兵马,主要这里边属于王树亭的直系兵马只有一万三千人,降兵数量太多,让王树亭很是头疼,还有更头疼的事情是没有足够的基层军官来领兵。

降军之中的高层军官王树亭可以解除他们的兵权留在身边做个参谋,中层军官可以调任,但基层军官就没有办法了,如果把基层军官也调任了那么会大大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无奈只能维持原状,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完成整编,然后将部队开出榆林,这样离开故土的军队才不会再生变故,于是王树亭不断的催促加紧整编部队,忙的徐平川等人不可开交。

榆林城中四万部队再加上驻防在外的五千人马被整编成了前,后,左,右,中五军十五个营,每军九千人马,前军将军王树山(王树亭暂代)、左军将军王壮(莽子)、右军将军苗兴一(原榆林靖边主将)、后军将军李本原(山西李家)、中军将军叶孟至(山西叶家)。

另编制后勤营五千人,主将徐平川。从随行民壮和榆林本地民众中重新招募两个军的新兵一万八千人主将分别是郭山瑞、乔在。

现在全军加在一起达到了六万八千人。

现在每个军兵力为:步兵六千二百人(火器步兵三千六百,弓弩兵一千,近战兵一千六);骑兵两千人;炮兵八百人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一百门)。

这些士兵武装下来就把榆林和护乡军自己的库存消耗了一大半。

经过半个多月的忙碌终于整编完成。

下一步就是南下,留下后军李本原部九千人和两个军的新兵镇守榆林,分兵中军叶孟至部九千人攻庆阳府,王树亭带着剩余三军主力南下攻击延安府。

从榆林出来入延安府,要经过米脂、绥德、清涧等县,这些县城或许可以阻挡一下流寇,但是对于这么大队的精兵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一封劝降书进去,知县要么是自己带着当地士绅百姓投降,要么就是被当地百姓绑着投降,希望的只是大军过境之时不要霍霍老百姓,王树亭也没有为难他们还是让知县继续留下治理地方,之后收编了当地卫所官兵,留下部队驻防,便带着大队离开。

榆林失陷、米脂、绥德等地相继投降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延安,延安府一片风声鹤唳。

要说延安的官员百姓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就连榆林这样的军事重镇都被敌人攻陷了,那更何况延安这样的城池,本来经过几年的灾荒和兵乱,延安府就是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原先延安府十数个县五十多万的人口,现在能有半数就算是好的就是好的。

而且这些百姓现在还都基本处于半饥饿状态,别说帮助官兵守城了,没有聚众造反就已经算是延安府的官员治理有方了,至于兵力更是少的可怜,自从陕西起义军转入山西之后,陕西地界上算是基本上平静下来了,洪承畴将陕西卫所兵力抽调大半跟着他一起追赶去山西的义军了。

延安知府张辇,紧急传令都司艾穆及一众官员商议对策,两人在之前剿灭王子顺、张述圣、姬三儿等贼寇时合作甚好,此时招来商议退敌之策。

都司艾穆也是无奈表示:“知府大人,此次贼寇不比从前,之前我们剿灭的贼寇不过是流贼,即便王家胤之流是不过是以反叛边军为骨干,真正有战斗力的兵并不没有多少,我们才能将其围歼招降,可是此次不同,贼人既然能够先下榆林再攻延安说明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

停顿一下接着说:“而且既然攻下榆林,想必榆林镇的边军也被贼人招降了不少,末将手里现在只有卫所兵三千多人,定然抵挡不住,还是要赶紧求援。”

“如此紧急的时刻,我们当向哪里求援?”

“宁夏镇驻兵三万,固原镇驻兵九万、西安府有卫所兵三万左右都可以为援,只是我们是否能坚持到那个时候!”艾穆回道。

“本官这就写下求援文书,艾都司你派出快马向各地求援,陈典史你即可起草告示,通知全城所有男丁全部编队,贼军来犯之时协助守城,将府库中的粮食拿出来,只要参加守城,每日发一斤粮食。赵典史,你将知府衙门所有的衙役帮闲狱卒还有大牢中的人犯也全部组织起来,都给本官开上城墙。”张辇也是个雷厉风行之人,他要把所有能用的力量都组织起来,坚持到援兵到来。

就在求援信使刚刚出发没有两日,护乡军的前军探马已经出现在了延安城外,开始驱散延安周边的百姓。不管是远离的还是逃向延安城的一律不管,但是要将延安城外数里方圆都清理干净。对于逃向延安城的百姓这些斥候还乐见其成呢,百姓逃过去,作为官府你要不要管这些人的死活,管就会增加粮食压力,不管这些人就会成为延安府的麻烦。

很快又过了两日,大队的人马终于开到了延安城外,将延安四面围了个水泄不通,现在再想出城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张辇也是个狠人,他将延安东、北两边的城门全部用土包和石块堵死,只留下西、南两侧的城门作为将来援兵到来之时出城内外夹击之用,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城墙上去。

以延安城三丈余高的城墙,贼人想要蚁附攻城那就是自己求死。这样操作给敌军增加困难的同时,也堵死了自己逃生的出路,不过张辇已经做好了城破人亡的准备。

做完这些张辇的心中才算是稍稍安定了一些,带着人来到城头上观看贼军情势。

看完之后心里拔凉拔凉的,人过一万无边无垠,更何况敌军这最少要有三四万的兵马,贼军一片一片的,现在已经开始在城外伐木安营扎寨了。

王树亭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就把城池攻打下来,他准备先摸摸延安城的情况,如果延安守备力量很少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这么多兵力都守在延安,可以分出部分兵力来继续南下。

如果城中明军太多,那就只能先拿下延安之后再做后续的打算,但是他不打算强攻,毕竟攻城损失太大,而且他准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以延安为驻地,那么就不能把延安的百姓杀伤的太狠了,尤其像大规模炮击这种事情能不做还是不做。

现在先围住再说,这可吓惨了城墙下的百姓,本来这些人被斥候驱散的时候是想逃亡城内的,但是张辇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怕里边有敌军的奸细,拒绝了这些人的入城请求,可是等这些人再想往外跑的时候已经晚了,就被围困在两军之间。

哆哆嗦嗦的看着大军修建营寨,也没有人理会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两天的时间,等到营寨建好,大军都入寨之后,这些人可待不住了,为啥,因为营寨建好说明攻城的日子不远了,他们这些人卡在中间那就是炮灰的命,战场上刀剑可是无眼的。

王树亭刚刚搬进他的中军大帐不久,就有卫兵进来禀报:“将军,营门之外有当地的百姓求见将军!”

“哦?他们求见我为何事?带进了吧!”

“是!”

卫兵转身离去,不多时带着一个中年年纪,身材中等,略微有些发福的男子进来,看到这人王树亭就觉得这人应该是本地的大户,不然不可能在这个年月里还能吃的这么胖。

那人进帐之后倒头就拜:“乡野愚民胡昌宏拜见大将军!”

“起来吧!你来见我有何事?”王树亭问。

“小人冒昧求见将军,实在是为了延安城外千余百姓的性命,求大将军网开一面!”说完再次叩首。

“哦?我已经严令军中兵士不得扰民,何来网开一面之说?难道有人违反了本将军令?”

“没有没有,将军兵士秋毫无犯,只是我等愚民被搁在两军之间,如果大军开战怕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哦,原来你们是城外那些百姓啊!怎么延安知府不让你们进城,就找到我这里来了啊?在官府眼中我可是地道的反贼呢!你就不怕我驱赶你们攻城?”王树亭笑问着。

“观将军大军军容整齐、军纪严明,小人相信将军一定不会为难我们这些百姓的!再说城上官兵既然不允许我们进城,那想必也不会对我们手下留情的,我们这些小民对于攻城也毫无用处,倒不如让我们替将军传播仁爱之名。”胡昌宏虽然语言谦卑但是说话很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