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40章 小小扩张了一下

这次得来的村庄土地挂靠在黄家名下,黄家自己提出只要一成半,毕竟这里边还要交田税和打点县中官员,给王树亭留下了两成半的收入。

徐平川就在琢磨如果将秦家乡十几个村子的老百姓也转成白户会不会好操作?

便开口对黄文瀚询问,不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说不定黄家还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这种接纳流民的事情报到朝廷那就是县官妥妥的政绩,没准会给黄家在县中安排一个差事做做。

这立刻就引起了徐平川浓厚的兴趣。

连在黄家集继续游玩的心思都没有了,急急的就带着媳妇黄文彩返回了秦家乡驻地。

回来后和王树亭在房间里密谋了好久,两人才说说笑笑着从房间里出来。

紧接着没过两个月,黄家村就迎来了一个嘉奖的文书,上边是山西布政使的嘉奖,写着,黄家大公无私接纳受灾流民,平安地方,是为士绅表率、良善之家,给予嘉奖,族中可推选优秀子弟为官,省府会酌情任命。

巴拉巴拉一堆,反正是你干了好事,让我脸上有光了,我奖励你来了。

当地县令也被布政使给了一个政绩优的评分,县令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给了黄家一个县衙户房当差的名额,虽然只是从九品的小官,但是那也是步入官员的行列了。

黄家最后一直讨论,让黄家老二黄文锦去接这个差事,本来黄文瀚是更适合的,但是黄文锦觉得后续王树亭肯定还会有大动作,他离开了不太合适。

果不其然,现在的吕梁山就像被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四处开始闹匪患,经常不断的有村庄被劫掠,也不杀人也不放火,就是把人抢走,然后威胁不准报官,要求了一个村中无法承受的赎金。

之后就有临近村子的人来找到遭到劫掠的村子,给他们指引方向,再之后就是请到护乡队,护乡队四面出击,轻易的解决掉了这些贼匪解救了人质,然后这些村子就归到了黄家、信义镇李家、岔口镇叶家名下。

这两家也是在黑风寨被王树亭解救了的那五人中两人的家族,前几个月双方合作的还算愉快,这次四处扩张得来的土地自然不能全部放在黄家名下,你得到了官府嘉奖再用心做一点是正常的,但是太多了就不正常了。

这个时候王树亭就想到了李、叶两家,在和两家多次的磋商之后,他们接受了王树亭的提议,将这些收来的土地、人口挂在他们名下,王树亭不仅给予他们这些土地两成的收入,还承诺以后的大同互市都会有他们的份,即便大同互市关闭了,那么自己开辟通往草原的商路也会有他们。

这三家同属于方山县,方山县令在最近递上来的文书里虽然也觉得有点异常,但最后归结于这两家看到黄家受到嘉奖,也想要做些事情来得到奖励,而黄家更好解释了,想更进一步就要在自己面前好好表现嘛。

反正他也不亏,在给府城的表章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在县令大人的安排协调下黄、李、叶三家士绅深明大义,用自己的田地安置接纳受灾流离百姓数百户,救济饥民两三千人。

这个报上去,估计明年就可以升升官了,方山县令美美的想着。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王树亭从那开始,半年多的时间就将方山县、娄烦县、文水县这三个先围城的三角区域内,山区里所有的村庄都收进了囊中,又分别在娄烦和文水两县寻找到了几家愿意合作的地主,将两县地界内的山中土地挂在他们名下,为了不让他们反水,每家都有人被留在了王树亭身边。

这片区域内有七八十个村落,除了少数几个位置好靠近水源或者道路的已经被其他地主占据了的,大部分都归了王树亭,或者说是王树亭联合的地主,使得王树亭得到了差不得三千户、一万多人的实际掌控权,每年都可以从这些村庄里收到一万五千石左右的地租。

王树亭的护乡队人数增加到了五百人,山区内的地方已经占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停止下动作,因为再要往外势必会和官府的势力碰上面,到时候这个就不好交代了。

其实你说官府知道山中存在着这么一支队伍吗?外边的老百姓都有听到风声的,那官府中的小吏知道的就更多了,但是谁也没有去和县令这个级别的官员讲过,大家都是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也不想找麻烦,你说报告了县令,让你去山里调查甚至去剿匪,你怎么办?

去吧担心把小命丢在里边,不去吧县令那里没办法交差。关键是人家也没有出来惹事,也没有霍霍老百姓,民不告官不究,这些差役小吏才懒得操那个闲心呢,凡有公差要去人家的地盘,那就客气一点呗,面上过去了就行了。

王树亭和徐平川倒是没有想到那些小吏是这么想,还为自己做事很隐秘而洋洋得意呢,这时候徐平川正忙着各个地方转悠考察民情,他准备修上几个水库,解决一下耕地用水的问题。

而王树亭则在家里忙着训练新兵,这次一下招收了三百的新兵,新兵比例都超过老兵一倍半了,再不训练那战斗力得掉成什么样啊!

莽子则再次领兵跟随黄家的商队前往了大同进行贸易,今年的规模比去年的时候大多了,毕竟有了李、叶两家的加入,每家都想赚上一些银钱,这是之前说好的。几百辆大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

日子就像流水一样,不经意间就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已经是秋天了,秋老虎还在发威,田间的农夫在等着最后收获时刻的到来,今年雨水还是很少,徐平川被安排负责后勤所有事物,从夏收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怎么着过家,一直都是在带着村民们抗旱的路上,山中没有大河,只能从小河里一桶一桶,一车一车的往回运水,这就使得徐平川更加迫切的想要修建水渠和水库了。

现在他已经放弃了建造大水库的想法了,毕竟不是专业的水利人员,转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满意的地点,现在只能只能将目标转成几个村之间建一个小水塘,将溪水和雨水引入,只要能保证周边几个村子生活和灌溉用水就行了。

护乡队的新兵也都已经训练完成,现在正由各自的管队带着四处巡逻,王树亭却没有闲下来多少,随着地盘扩大他的工作量也在不停的增加,民生、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事情都会汇总到他这里来。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通过扩张也招揽到了一些读书人,这些人别看文化不高,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但是偏偏喜欢在给王树亭的文书中咬文嚼字,摆弄数据,弄的他不厌其烦但是也没办法。

所以该学的还是要学,该看的还是要看,这不此刻正坐在书房中拿着一本书钻研呢。

门外何蕊端着一个盘子走了进来,走到书桌前轻轻的将茶水和糕点放在桌子上:“你都看了快两个时辰了,歇一歇吧!”说着走到王树亭身后,双手在他肩膀上轻轻按捏着。

王树亭放下书,闭上眼睛静静的享受着:“时间过的真快,都已经快天黑了吧!”

“可不嘛!地里干活的人家都回家了,你还在忙!”

“哎,没办法,事情太多了,你说我才管着这么屁大点的地方都忙成这样,那皇帝老子还不得忙的四脚朝天啊!”

“人家有那么多当官的帮忙呢,你有几个帮忙的?要我说啊有些事情你得让找人去干,老是都自己来那不是得累死啊,你和七爷都是这样的人,刚才我见到他,都瘦的有些脱相了!”何蕊轻声说道。

“是吗?确实是有好些天没有见到老七了,走咱们去看看他!”王树亭起身说道

两人边散步边往徐平川的房子走去,到门口正碰上萍儿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看到来人萍儿赶紧打招呼:“三爷!”

随后率先引路进去:“姑爷小姐,三爷来了!”

徐平川从屋中走出来,身边跟着肚子已经鼓鼓的黄文彩,看上去徐平川确实是黑瘦了不少,王树亭说道:“听说你今天回来的早,我就过来蹭顿饭,怎么样没有打扰到你们小两口吧!”

“怎么会呢三哥,赶紧坐,彩儿快去把菜端来,然后拿瓶酒!”接着黄文彩又说道:“一会三哥你们先喝着,我再去弄几个菜。”

“不用那么麻烦,我俩有酒就够了”王树亭客气道。

何蕊接过话:“你们坐着吧,我去帮忙。”说完跟着黄文彩一起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