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32章 徐平川和王父密谈

见两人离开之后,王保田才开口道:“树亭、莽子他们叫你老七,那我也叫你老七吧!”

“这是应当的,我们是结义兄弟,你就和我亲爹是一样的,怎么叫都行!”徐平川笑着说。

“好,老七啊,你把莽子他们支开是有什么话和我说吗?说吧!”

徐平川沉思片刻:“大伯,咱们都是一家人,那我也就不转弯了,我想问现在三哥他们几个的通缉还在吗?”

王保田一愣,随即笑着道:“哈哈哈,他们几个从来就没有被通缉过,都被家里花钱摆平了,不过县令的判词上是他们几个畏罪自杀身亡,家中还给树亭建了衣冠冢。想回来你们随时可以回来。”

徐平川的脸色瞬间就变了,直接沉思不语。

王保田疑惑,问道:“老七,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是半年前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现在就变成了大大的不妥了!”

“怎么说?”

“伯父,刚才五哥已经跟您说过我们在山西的经历了吧?”见王保田点头,徐平川接着说:“我们做的事说轻了是入山为匪,往大了说就是造反,这要是走漏风声会带来大祸事。”

“那就不能丢下山西那一摊直接回家吗?在村子里生活就是再给你们重新编个身份也是可以办到的!”王保田目光中带着期待。

但是这份期待被徐平川打碎了:“不可能了,之前剿匪我们手上已经有了上百条人命,为了不让残余贼人报复,即便我们想走,当地的百姓也不会让我们走的,最重要的是,人一旦得到过了心思就活了,不会安心待在一个地方平淡到老。三哥也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他有胆略,有智谋还有勇武,未来定会成就一番大事。”

是啊,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他家老三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总想到外边去闯一闯,现在倒还真是做出了一些样子:“那就连回家看看都不行了吗?”

“当然可以偷偷回家看看,只是暂时还不能回家,那边情况太复杂需要三哥坐镇,等过两年情况稳定了自然是可以的。”徐平川说道。

徐平川的话里是有水分的,其实现在如果他们这些人解散队伍,抽身撤出肯定没问题的,也不会对村中的那些百姓带来多大的影响,只不过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这么好的开局。往后十几年是大变局的时代,在别人还在苦苦挣扎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块根据地。如果能够苟着发展几年,那时候必然是一动天下惊,这可是带着顺子带着炸的牌啊。

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服王老爹,不要一直追着让王树亭他们回去,万一回去了生出变故那真是后悔莫及。

“嗯能回来就好,他娘现在想他天天在家里哭,我真怕哭出点什么事情来!”王保田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行就把老娘接到我们那边住上两年,现在山西地界上还算平稳”徐平川提议道。

“也好,等我回去之后就和家里商量商量。”王保田点头。

“伯父,我觉得家中也要早做准备,万一三哥他们没死的消息传回去难免官府不会再生事端。”

“放心,家里一直都在为此事保密,对了我听莽子说你们这次来大同也是为了做生意,你们那很困难吗?”王保田问。

“倒也不是说很困难,只是摊子铺的有些大,几百口子人要养,缺银子而已,这次我来主要就是来解决银子的问题的。”

“好我明白了,回去了我也帮你们筹措一些银两。”

“这倒是不用,毕竟家里也不富裕,这次我们和黄家合作来做生意,赚回去的银子足够用上一段时间了,倒是家里更需要准备银子多买些粮食屯着,今年陕西又是大旱,山西也受到了波及,我担心会有变故,到时候粮价飞涨是必然的。”

“那你们的粮食会不会不够?”王保田明显更关心儿子的情况。

“暂时是够的,我担心的是民变,天灾之下饥民遍地,只要有人煽动必定出事,到那时大明的天下就乱了。”

“会闹得这么严重吗?有灾民不是还有官府赈灾呢嘛,不是还有朝廷大军呢嘛”王保田有些不信。

“官府现在什么德行您还不知道嘛,里边咱们河北老家,离京城这么近都快活不下去了,更别说其他地方了,到时候祸事一起,官府就会加征赋税来派兵平叛,到时候百姓的日子就更难了,活不下去的就又会起来造反,然后朝廷再加税,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解不开的死疙瘩。”

王保田沉默了,确实现在的赋税已经很重了,如果官府再加的话,不说别人,王家村就有很多人要饿肚子了,吃不饱了怎么办?那还用说嘛,伸头是死缩头也是死。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徐平川悠悠的说道:“伯父,说句不该说的话,我看这朝廷也坚持不了多少年了,现在只有手里有刀才是最安全的,鸡蛋也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好家里能有一部分人送到我们这边来,也算是给三哥提供帮助了。”

王保田有些震惊的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年轻人,难怪他要把莽子和老四支出去,看来这句话才是他要真正和自己说的。

“好我知道了,这不是我能做决定的,回去以后我会和族长、族老们商议。”

接下来谈的就都是一些家常闲话了,等到莽子他们买着酒肉回来,四人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场,当夜爷俩就留宿在了货栈这边。

第二天起来,王保田还要去忙王家商队的事情,便要回那边,老四王树林却强烈要求留了下来。跟着徐平川他们一起玩。

少男少女在一起总是有数不清的欢笑,徐平川又带着黄文彩和王树林在大同城痛痛快快的玩了三天,之后商队再次启程前往威远堡,到了这里已经有不少汉地和蒙古的商队在聚集了。

找个地方扎好营寨,就由莽子带路,徐平川、黄文瀚、黄文彩、王树林几人一同去寻找那日松。

那日松今年早早的就到了,还是老地方扎营,这次他带来了比之前多上数倍的牛羊和马匹,只因为去年他带回去的铁锅粮食和布匹等一堆东西,引起了部落里的轰动,在得知都是他汉族的安达给他准备的礼物的时候更是羡慕不已,那日松也没有想着独享这些东西,用及其低廉的价格和部落里的人交换了牛羊,使得那日松在部落里的声望急剧提升。

今年的互市,就有很多族人就把他们的牛羊交给了那日松,希望他能通过他的汉族安达换一些生活必需品。

找到那日松的营地,莽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那日松,高声喊道:“那日松大哥,我们来了!”

“啊,是莽子兄弟啊!再次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这一年过的好吗?”那日松热情的拥抱了莽子。

“挺好的,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去年的时候强壮了不少!”莽子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哈哈哈,是强壮了,已经长成了雄鹰一样的男人,我的好兄弟树亭安达呢?怎么没来?”那日松看了一圈没有见到王树亭的身影。

“家里出了一些事情需要他打理,这不我来了嘛,来来来那日松大哥我给你介绍,这为也是三哥的结义兄弟叫徐平川!”莽子指着徐平川说道。

“树亭安达的结义兄弟也就是我的结义兄弟,你好平川安达!”

“你好那日松大哥!”

“再有,这是王树林,三哥的亲弟弟,这是黄文瀚、这是黄文彩”莽子都一一给做了介绍。

那日松每个人都热情的聊了几句,之后引领众人返回帐篷,之后依旧是老套路,烤羊、喝酒。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讲述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其实主要是那日松在听莽子讲述他们的经历,听的那日松时而愤怒,时而大笑,时而长出一口气,等到最后莽子才说道:“那日松大哥,这次我们是来请你帮忙的!”

“需要我怎么帮忙?是树亭安达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放心我这边现在有三十人,都是挽得起硬弓,提的了马刀的好汉,如果不够我就让人马上返回草原叫人!”那日松当即就表示,在他的认知里王树亭是个有本事的人,如果他遇到麻烦那就必然是得通过战斗才能解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