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明鹿>第3章 友谊

那日松看见王树亭的窘况,安慰道:“没甚的,两人有一个会就不影响交易,我叫那日松,兄弟你叫什么?”

“你好那日松兄弟,我叫王树亭”

“来来来,看看我家的羊,个个肥美。”那日松热情的拉着王树亭。

“我这驴子上只有布匹,你需要吗?”王树亭第一次做买卖也不知道里边的具体道道。

“草原上粮食、布匹、茶叶、铁器这些都是需要的,你这些布想要换些什么呢?”那日松反问道。

王树亭思索半晌才开口道:“我也是第一次跟着家人来到大同,也不清楚具体能交换多少东西,你这里除了羊有马吗?”

王树亭特别想要一匹自己的马,家中倒是有一匹马的,可那是老爹的坐骑,平时他和大哥、老四只有骑驴或者骡子的份。

“你这五匹布可换不了一匹马,最少要十匹布才行。”

王树亭神情肉眼可见的低落下来:“那好吧,还是都换成羊吧。”

“得嘞,也不让你吃亏,一匹布给你换两只羊,你这五匹布十只羊,我给你一公九母,要是有母羊揣上羔子了你就赚了。我再送你五张羊皮”那日松翻了翻驴子上的布匹说。

“那多不好意思,再给我五张羊皮你不是亏了!”

“嗨,有啥亏不亏的,家里每年都攒不少羊皮,我看你顺眼交你这个朋友。”那日松摆了摆手。

王树亭也不是矫情的人,知道人家关照自己也不好不表示,在交易完成之后,讲别在自己腰间的匕首拿出来:“那日松兄弟,我认下你这个朋友了,没有别的东西,这把匕首送给你。”

这匕首也不是多好的东西,是村中铁匠出品,据老铁匠说他是用了祖传的百锻钢锻法打造的,不过王树亭是不信的,没看到这匕首打造的那么粗糙,麻布缠的柄,木头做的鞘,锋刃倒是磨了锃亮,也算是锋利。

不过即便是这样粗糙的匕首,对于那日松来说也是不错的宝贝。他从小长到大还没有一件真正的兵器。

家里倒是有两把弯刀,那是阿爸和大哥的,二哥和他到现在也只有用桦木牛角做的弯弓,箭头还是骨质的,铁箭头不到战事阿爸根本不让任何人碰。平时吃肉用的是从破碎的铁锅上捡来的铁片。

这把匕首上反射出的冰冷的寒芒,让那日松知道这比他那破铁片强太多了,不由得激动又把匕首塞回王树亭手中说:“不行不行,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王树亭拉起那日松的手把匕首放在他的手中:“那日松兄弟,我这辈子第一次做生意就是和你说明咱俩有缘分,我觉得你不错想交你这个朋友。”

“好,我也交你这个朋友,那我就收下了!你们什么时候回去,要是不着急的话这几天一起出去玩,咱们去骑马。”那日松说道。

“好啊好啊,我早就想骑马了,可惜我爹宝贝的紧不让我放开了骑。”王树亭一听就满脸兴奋。

“哈哈哈,好,那你明天早上来这里找我,我让你骑我的马,那可是我们家最快的马!”

约定好之后,两人辞别,王树亭将十只羊赶回他们扎营的地方,将今天的事情告诉父兄,得到了老爹的允许之后,第二天王树亭如约来到骡马市找到那日松。

两人一同在骡马市外围骑马,说实话不愧是那日松说的最快的马,那骑在马上风驰电掣的速度,让人激动、兴奋忍不住的想放声大笑。

玩累了就找块空地,拿出准备的干粮、肉干、酒水痛快的吃喝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别人忙着做买卖,王树亭和那日松则是痛痛快快的玩了一个月,每天就是骑马、打猎,摔跤、闲逛。

两个人身形相当,力气也相当,若论拳脚王树亭稳胜那日松,论摔跤王树亭就没怎么赢过。两人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自然也成为亲密的朋友。

大明和蒙古的关系虽然时好时坏,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两个少年的友谊,特别是两人还悄默的去体验了一把蒙汉不同的风情,关系就更铁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起咋的一起咋的。

终于到了要分别的日子,这天傍晚,王树亭对那日松说:“那日松兄弟,明天我们就要返程了,不然就赶不上今年的秋收了,明年你还会再来吗?”

“是啊,我们差不多也要返程回草原了,明年我肯定还会再来的。”那日松点点头。

“哈哈哈,好,那我们就明年再见,明年我给你带好酒。”王树亭搂着那日松的肩膀说道。

“好,我也给你带我们草原的美食,对了树亭兄弟,这匹马我就送给你了,虽然不如我的那一匹,但是也是我家马群中少有的好马!”

“不不不,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王树亭连忙摆手。

“唉,放心收下吧,这和我们的友情相比算不得什么,我也和阿爸说过了,他也同意的”那日松不由分说的将缰绳塞到王树亭手中。

推脱一番王树亭也不再矜持:“好,那我就收下了,明年再来的时候我给你一份惊喜”王树亭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回去以后请村中铁匠给那日松打造一柄弯刀,这小子每每提起来的时候那份羡慕是完全掩饰不住的。

两人相视大笑,声音在天空中久久回荡。

次日,商队早早的出发,那日松也没有来送行,他们也在忙着收拾行囊,王树亭骑着他拿起枣红色的时候蒙古马,不紧不慢的随着商队一起走,时不时的拿些马鞭驱赶着羊群。

第一次跟随商队走商,不仅见了世面,还交到了好朋友,让王树亭心中高兴不已,时不时的脸上就露出笑容。

王家村的收获也是不少,成片的羊群浩浩荡荡,驴骡背上也尽是满垛的皮毛。就拿王树亭自己家来说,二十匹布和一部分生活用品换来了四十只羊和一百张羊皮。

这些东西运到太原,四十只羊可以换二十两银子,一百张羊皮可以卖十两左右,再换成粮食的话约么有二十石三千斤左右,足够王家十来口人一年的口粮了。

不要觉得不多,同等情况下,这布匹如果直接卖到灵寿县城或者真定府那价格不过一百四到两百文一匹,二十匹布只能卖四两银钱。这利润可是四五倍的翻。

在太原将部分羊和羊皮换成粮食之后,没有耽搁行程又急急的过娘子关赶回了灵寿家中,一趟旅程才告结束。

第二年还是夏收完毕的时节,王树亭再次跟随商队前往大同城,这次枣红马马鞍下贴身的地方放着一柄弯刀,这是要送给那日松的礼物。刀长二尺二寸,握把用麻绳细细缠绕,柳木为鞘再用猪皮包裹,铁质鞘口也打磨的光亮。

不过可惜的是,这次并没有见到那日松,从交易会开始王树亭就天天在市场上等待,直到结束也没有见到他们一家人来,通过多方打问知道,有可能是游牧的地方太远赶不回来,亦或者糟了灾没有羊群可以带来交易。

不管是那种原因,终归是这年的交易会到结束也没有看到那日松一家人。王树亭失落了返回。

讲到这里王树亭的神情充满了失落。

“三哥,没事的,那日松一家肯定会没事的,没准今年他们家就去了呢。”二顺开口安慰。

“对对对,他们肯定会去的,今年你带着我们一起,我也想见见你说的这个那日松兄弟。”莽子对于这个能和王树亭打成平手的蒙古人很是好奇,早知道王树亭在他们王家村可是罕有敌手的。

“嗯,会的,一定会的,希望今年他们能够来。”王树亭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此时在北方草原漠南蒙古土默特一个小部落里,一个健硕的汉子坐在蒙古包门口,看着漫天星斗,喃喃的说:“不知道树亭兄弟怎么样?今年会不会去?”

门帘挑起从包中走出来一位十八九岁的妇人打扮的女人,一手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另一只手搭在那日松的肩膀上:“又在想你的那位汉族兄弟了?”

“是啊,本来约好的去年就见面的,结果失约了。”

“放心吧,他会理解的,今年交易大会就可以见到了。”

那日松温柔的抚摸着自己肩膀上的手:“是的,快了,很快就可以再见到他了。”

去年倒不是那日松不想去,而且那日松的哥哥和他自己接连的成亲把家里多余的牛羊的用的差不多了,连着两年都没有参加大会。

今年缓过来了一些,才准备再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