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142章 临汾民乱(三)

“放他娘的狗屁!”萧志刚一听顿时怒了,“啪的”拍在案几上站了起来,破口骂道。“按照妖廷当初规定的数额,英桂这老小子欠咱们的协饷也近百万两了吧?晋南值多少钱?钱粮都让扶王他们搜刮光了,咱们根本就没落到什么钱。既然他老小子不给咱们协饷,那就把山西各府的盐价给涨上去,老子不怕他不给咱们协饷。”

参谋一听急了,连忙阻止道:“不行啊!统制。咱们切不可擅自上调盐价,若是如此,英桂那老小子定会从生铁上卡咱们的脖子,咱们钢厂和枪炮局的产量恐怕就会受到影响。如今枪炮局的生产速度好不容易上去了,总不能因为缺少钢铁再让三镇的弟兄们再等上几个月吧?”

想起第三镇因为枪炮迟迟不能装备到位,田金生那小子已经多次找上门来要和自己单挑,萧志刚就不由得沮丧地一屁股坐了下去。

不过想起潞安钢厂和枪炮局,底气顿时就来了。当下重新站了起来吩咐道:“不用担心了。如今潞安钢厂和枪炮局也已经开工了,钢厂的产量比这里大多了。大不了把临汾这里的熟练工匠多调一些到潞安,枪炮产量只会多不会少。田金生的第三镇不就差第三标还没装备齐整吗?让他们去潞安等装备去。铁厂和枪炮局的款子不能再拖了,否则就运转不开了。从今以后,运往山西的盐价一律上调两成。到时英桂那老小子还不给钱,咱们还继续接着往上涨,不信英桂那老小子不低头。还有运往河南和直隶的盐价,也都通通上调一成。”

萧志刚口中的盐自然是河东的解盐。清代中期以后,解盐的行销区域主要是晋豫陕三省近二百州县,盐引有七十余万道,不过其中的余引已经多达二十余万道。这些余引并非按照区域行销,而是哪里缺盐就往哪里调。不过自从江北太平军搅乱中原以后,盐引行销区域完全被打乱。加上解盐粒大味美,大户人家往往用来漱口之用,实际行销区域要大的多。

夺占晋南以后,陈玉成凭借着晋南分巡道兼任盐法道的身份,大幅提升池盐产量,私下增加余引。不管是运商还是土贩,现买现卖,只要交钱就发盐,牢牢把盐湖的生产握在手中。出征宁夏以前,又以筹措军费为名,把盐湖划归军队管辖,故此萧志刚才有说提价就提价的底气。

“行,卑职这就去安排。”参谋一听,也是来了底气,当下爽快答应道。

就在参谋就欲出门,一个卫兵急急慌慌跑了过来,报告道:“报告统制大人,平阳知府梅大人求见。”

“梅锦堂?他怎么过来了?”萧志刚有些狐疑问道。

自从陈玉成离开晋南以后,梅锦堂作为老派士绅,一向认为士族乡绅才是维持地方稳定的基石。虽然对陈玉成从士绅手中赎买田地的做法很不赞成,不过也知道若是支持士绅们将土地从百姓手中夺回,势必会引起晋南百姓又一轮的民乱,对陕西平乱工作势必造成极大影响。所以虽然多不赞同,不过仍能从大局出发,劝说各地回乡士绅,督促各县官吏及时补发地契。

只不过因为理念的不同,又加上文武殊途,和萧志刚很难谈到一起。所以二人虽没有闹得脸红脖子粗,不过除了正常的公事以外,二人很少有所交集,更不会主动相互拜会。

“不知道。不过梅大人看起来很是着急。”卫兵也不知道原因,只能如实答道。

“请他进来。”

不多时,梅锦堂就匆匆忙忙的疾行而来,虽然二人关系并不密切,不过出于礼貌,萧志刚还是来到门檐下迎接。

“梅大人,今天是哪阵风把你给刮过来了。”一见梅锦堂匆匆忙忙的模样,萧志刚还是忍不住打趣道。

梅锦堂并没有在意,而是神色严肃的对萧志刚说道:“统制大人,此处不是说话地方,我们还是到里面说吧。”

“萧将军,出大事了。”一进房内,屁股还没坐稳,梅锦堂就急急忙忙说道。“平阳府发生民乱,数千暴民已经将亢、李、尉、王、刘等家围困,太平县知县前往调解,亦为乱民扣押。还请将军速发大军前往救援。”

“什么?”萧志刚一听,顿时惊的站了起来,额头上已经有细密汗珠渗出。当下问道:“地契补发以后,百姓们已经安心不少,为何会突然生变?”

“何也?还不是土地新政。自从平、潞、泽等地的豪绅纷纷还乡以后,拒不接受土地新政,强行从百姓手中夺回田产,且要求百姓补交以前佃租。百姓们自然不肯,于是双方产生冲突。更兼有发匪余孽从中作梗,双方冲突愈加严重,这才有暴民围攻士绅庄堡的事情发生。”梅锦堂苦笑一声,随即解释道。

“至于太平知县,则是在前往调解之时,因为心向士绅,才被别有用心的暴民扣押。将军,请尽快发兵肃清暴民,否则晋南将祸生萧墙,内乱不止呀!”说明缘由以后,梅锦堂继续恳求道。

得知百姓并没有受到太大伤害,萧志刚心中这才安稳一些。虽然对于地主乡绅闹事早有心理准备,只是十数家返乡豪绅突然间集体生事,总觉得其中有太多的蹊跷。

“知府大人。”萧志刚重新坐了下来,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慢条斯理问道:“这亢家莫非就是东关亢家?”

临汾亢家萧志刚曾听总裁说过。亢家发家于明末清初之际,据传是亢家第一代家主亢嗣鼎得了李自成埋藏在自家院子的巨量金银,得以创设钱庄、成为巨商。自从亢嗣鼎以后,亢家历代逐渐插手典当业、盐业和粮食等行业,家境日益豪富。

到康熙年间,亢家家资已达数千万之巨,成为全国知名富商,与泰兴季氏一起号称“南季北亢”。富可敌国,享用奢靡,埒于王侯……皆业鹾典。而亢、季两家皆是经营盐业和典当业的。

除此之外,亢家还是山西有名的大地主,拥有大量田宅。据《平阳府志》记载,亢家最多时曾拥有田地200余万亩。康熙年间山西大旱,亢氏曾扬言:“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