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第452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天气晴朗的某一天,楼令带着人出发了。

在他们出发之前,好些家族主动联系了楼令,要么是光明正大问情况,不然就是旁敲侧击。

楼令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家族透露等量不一的信息,没有正式巡察之前先收获了一批礼单。

人一旦做了什么,涉及到第二人,完全不可能存在什么秘密。

楼令收到礼物的事情很快让该知道的人知情,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麻烦,但是选择送礼的家族反而更多了。

礼单被楼令分成了三份,其中的四成送给了晋君寿曼,拿出两成给了一些宠臣,剩下的四成收进自己的腰包。

所谓的麻烦就是楼令跟晋君寿曼解释的时候,稍微废了点口舌,其余真的就没有了。

这里也是建立在时代背景之下,并没有晋君寿曼昏不昏庸的关系。

换作是后面的王朝,前一脚被委派任务,后一脚一大批人上门送礼,撤职是一定会被撤职,将被查办的机率无限大,任是君主再恩宠也要受些挂落。

春秋时代则不然。

首先,有刑不上大夫的指标。

然后,各种制度不那么健全,直接说就是不用有任何伪装,完全就是个人治的时代。在这种时代,君主不处理的话,直接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了,知道后面孔儒门徒会一直追求复古了吗?他们要的正是“刑不上大夫”的这一项特权,也真的在读书人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时候达成了(宋朝)。

在两宋,士大夫犯错连罚铜这种遮羞的事情都极少做,罪责不严重大不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官,罪大了无非带薪停职一段时间马上就又能够到某个地方赴任。

至于北宋末期情况出现变化,其实是党争太过激烈,分成两派的读书人自己杀疯,并非是皇权压倒了士大夫。

认真而言,春秋时代的中原列国,政治环境跟两宋差不多,特权阶层各种爽,非特权阶级的境况则是差不多。

别看留存到后面的史料介绍两宋的文化多么昌盛,经济多么多么的繁荣,实际上就是个“万万税”的王朝,直接导致两宋起义事件在所有王朝里面排行第一。

相较于两宋,起码春秋时期的贵族可不会随便糟蹋自家财产。这也就导致一种奇特的现象,春秋时代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天灾,打得激烈的时候更是年年征战,问题是少有大量饿死人的情况,什么起义更是不见于史书。

难道是春秋的人太淳朴,怎么压榨都不想着拼死反抗?哪有可能的事情。

人要是饿极了,管你什么三七二十一,会在饥饿驱使下动手抢,一旦开抢也就形成团体,出现团体就成起义性质了。

真要是有规模的起义,即便是很快就被扑灭,史官家族还存在的年代,要相信史官的节操,他们可是什么都敢动笔来记录,一定能够在史书上找到。

其实就是春秋时代黎庶,他们的生活质量再差也有基础保障,哪怕再差也有一口吃的,犯不着豁出性命去求活。

楼令在春秋时代生活了十多年,从未听过哪里有起义,只听说哪个家族缺粮,一家之主想方设法搞来粮食养活属民,借不到就带着属民到荒野去求活。

更多的时候,吃不上饭的人,他们会脱离那个家族,或是到旷野成为“化外之民”求活,不然就是投奔另外的家族。

那多少也算是一种生态平衡了。

楼令出“新田”范围,第一站来到“周阳”这个地方。

过程就是进入“周阳”地界,当地的封君进行接待,吃吃喝喝的宴会举办几场,期间也是在进行谈判。

“就这样放过他们了?”长鱼矫万般不喜欢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是的,楼令并未在“周阳”处置任何人。

楼令说道:“他们已经补上该缴纳的税。”

杀人?楼令多傻才走到哪杀到哪。

真要是一路走一路杀,死最多的会是公族封君。

如果是大一统王朝,楼令又对那个王朝产生归属感,愿意为当朝皇帝卖命,会不计后果对贪官污吏或权贵大杀特杀。

楼令也就是担任了司马才对晋国有了一些归属感,成为中军尉之后归属感得到加强。

至于说忠诚于晋君寿曼这种事情?公族封君都没有多少忠诚或恭敬之心,轮不到楼令去表现。

让一个脑子里装着现代思想的现代人对某个人誓死效忠?闹呢!

现代人能够效忠的只有利益,更通俗点就是财富。

“你们收礼了。”楼令这一句话讲出来,掀开另一个事实。

这个事实就是,一帮宠臣对晋君寿曼也不怎么样。

他们沿着一条叫涷川的水系向西,到每一个地方视情况办事,当地的领主够懂事就不必查,前提是拿出来的利益足够,吝啬不免被敲打。

一路走下来,楼令真就没有遇到头铁的人,不得不感慨这差事办得舒服。

“不转道‘旬’地、‘韩’地等处?”长鱼矫一路以来显得比较闷闷不乐。

楼令笑呵呵地说道:“要不然,你去?”

长鱼矫张了张嘴,要说什么,没有说出来。

“现在这样就挺好,不要节外生枝了。”禀然说道。

有好处拿,还能将差事应付过去,同行的人很喜欢这样。

实在憋不住的长鱼矫,说道:“不针对卿位家族,无法向君上交代吧?”

禀然与其他人开始看起了风景。

“从君上收下我转交的礼单那一刻起,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楼令不是在安抚队伍中蠢蠢欲动的人,纯粹就是讲事实。

楼令看了长鱼矫有一会,看得对方浑身不自在,才开口说道:“此时此刻,几位卿大夫已经出兵围剿敢于私自开采铜矿的家族,所获会尽数上交君上。你懂了吗?”

首次得知这个消息的长鱼矫呆住,其余人也是看着楼令发愣。

那是楼令跟几个卿位家族事先商量好的事情,说服他们也不困难,讲清楚晋君寿曼想要什么,不损自家为前提,满足那位国君而已。

长鱼矫也不知道是不满,还是羡慕或嫉妒,嘀咕道:“难怪中军尉升官速度这么快,家族财富每时每刻都在增长。”

耳力很好的楼令自是听到了,爽朗地笑了几声,说道:“我这不是带你们一起在发财吗?”

周边的人,赶紧对楼令露出讨好的笑容。

其实,也就是这些人了,换作是另外的人,楼令不至于玩得这么粗糙,必然会更尽心地弄得文雅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