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65章 订亲!又不是让你现在成婚!

汴京,锦南侯府,小梅园,大姐姐盛华兰,领着女儿庄姐儿,顺便抱着四姐姐盛墨兰的西域猫,准备给她讲讲道理。

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带着一群侍女丫鬟婆子们在偷看,至于偷看什么?当然是盛长林引着张桂芬逛小梅园了,各处亭台楼阁,几处雅致的景观,尤其是盛家人题诗,填词,写记的地方,都被盛长林一一介绍,大宋侯爵府小梅园专职导游,讲解员。

而张桂芬一路跟着,也不说话,最后他们二人停在《小梅园记》的那块巨大花石纲碑文跟前,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则躲在当初挡住赵英策视线,影响他看四姐姐盛墨兰那处凉亭内。

五姐姐盛如兰靠在凉亭的柱子上,皱着眉头,略显严肃的说道:“喜鹊,你靠过去听听,之后转告丹橘,你们二人一定要听真切了,小桃不用过去,你是憨傻的。

荔枝更不行,我怕你为你家七哥儿隐瞒实情,任何动向,及时来报!”说着,她看向一直笑呵呵的六姐姐盛明兰。

而六姐姐盛明兰微笑道:“五姐姐,你至于吗?我看英国公张老将军家的女儿,挺面善的,你怕她欺负咱家小七不成?

没必要弄得人家,跟洪水猛兽似的,方才大姐姐不是说了嘛,那张家姑娘早就认识咱家小七,好像是那次金明池边的马球会,他们二人就有过交集呢。”

六姐姐盛明兰才不相信,她那狐狸一般的狡猾的弟弟盛长林,会在一位姑娘手上吃亏呢。

可五姐姐盛如兰却不这么认为,只见她抿嘴道:“六妹妹,那臭小七可是我们的弟弟呀,如若是那宴请雅集,官面私下认识的都不打紧。

我最怕就是,那场马球会了呀,你怎么不仔细想想,那场马球会之后,整个汴京城出了多少大事?

顾二叔求娶余家两位嫡女不成,结果只成了三哥哥长枫和三嫂嫂余嫣然这一对夫妻,那余家三姑娘余嫣红,虽是她母亲给她订了永昌伯爵府的梁晗,可那梁晗呢?

他求娶四姐姐墨兰不成,他母亲吴大娘子,想为她儿子求娶你也不成。最后就是那元……那齐国公府的小公爷齐衡,他求娶你,被他母亲一场认亲给挡了。

可结果呢,认亲求娶,都不成,还闹出了荣妃的妹妹荣飞燕和邕王家的嘉成县主,‘二女争一夫’,最后的结果你看到了,齐国公府的侍女昙云,齐衡身边的随行小厮不为,元宵灯会被绑了的荣飞燕,宫变身死的嘉成县主,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诡异。

如果小七与那张家姑娘是别处认识的,我这做五姐姐的,二话不说,可我就怕咱家小七走了那元……那齐衡的老路呀!

小七是道门弟子,最讲究的就是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啦,说不清道不明的,你还没看出来?

你这做六姐姐的,不关心自家弟弟,怎么跟你身边的小桃一样憨傻呢?”

五姐姐盛如兰神神叨叨的话,一时间让六姐姐盛明兰慌乱了起来,那可是她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呀!怎么办?如何办?一时间哪有章程可言!

只见六姐姐盛明兰摇摇晃晃的起身,嘴里嘀咕道:“桃,小桃,快,快回来,这,这可怎么办呀,当,当初孔嬷嬷没教这个呀!”

五姐姐盛如兰眼疾手快一把抄起六姐姐盛明兰胳膊,急切得说道:“这时候,就别想孔嬷嬷啦,她教的都是后宅女儿家的事,我们必须得拦住小七。

看那张家那姑娘的架势,可能要做咱们的弟妹啦。我现在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是去禀报母亲?还是将小七拉回来?或者直接让大姐姐,将这张家姑娘给领走!”

六姐姐盛明兰啾啾嘴道:“五姐姐,那我们怎么办呀?要不我们兵分两路?我去找母亲,你去找大姐姐,此处让小桃她们看着?”

五姐姐盛如兰撇嘴道:“不行,还是要盯住小七他们,想必那张家姑娘不是自己前来,说不定此时,有她家的人在咱们盛家呢,万一母亲一时间脱不开身,再把张家的人引来,那可就全完了。

你也不想想,这锦南侯府,小梅园,可招待过单独的女客?这是头一遭,我们根本就没个应对呀!”

六姐姐盛明兰思索片刻,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这两姐妹,在玄学和唯心上,很是坚定。

真怕盛家大娘子王若弗跟什么英国公夫人之类,来到此处一看,呀,锦南侯盛长林与张家姑娘一起逛小梅园,盛家张家得有多少侍女丫鬟婆子们,这要是在汴京城一传,一传十、十传百,明天一早,整个汴京城,以及开封府部分地区,一定就将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的,到时候怎么个说法?

为今之计,只好再问问大姐姐盛华兰,也是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这姐妹俩一直关注盛家小七盛长林,真是关心则乱啊!

(卫恕思:叫我干嘛?我给你们姐弟挣钱呢,这生意,也不是那么难做嘛,成天数钱,一天到晚,比宥阳老家孙志高他母亲,给人浆洗衣服都累,我这个命呀!)

盛长林在给张桂芬讲盛家四姐姐盛墨兰当初写《小梅园记》的始末,而张桂芬却完全没把心思放在这篇名动大宋的文章上,只见盛长林讲到“先牡丹百花之艳而艳,后雪中百花之傲而傲”时,张桂芬猛然间抬头说道:“我父亲从没领过那么多兵马,上次西夏全境收复,才领二十万厢军,之后大理国土地归化,更少,最少的是锦南州……”

盛长林心想,这姑娘,我这跟你讲,我们盛家的不朽之作呢,你跟我说你家那倔老头儿,领兵打仗的事,这两事挨着吗?

盛长林微笑道:“不知张姑娘是何意呀?令尊英国公张老将军嘛,我倒是有过几次照面,不得不说,他领兵打仗确实在行,如果我大宋武将,都如他老人家一样,收复燕云十六州,真的有望。

不过,他老人家似乎总是想跟我探讨兵事,他本着,兵者,国之重器,不得善动。

我本着,兵者,诡道也,总是说不到一起去,所以张姑娘今日,来我锦南侯府,真的是如我家大姐姐华兰说的那样,来看熊猫?

前几回,她还真说要带人来看熊猫的,真没想到,袁家和你们张家交好。

不过,张姑娘,你跟我这探讨兵事,令尊知道吗?”

张桂芬麻了,她心想,盛家的姑娘在汴京城有口皆碑的,怎么办事,如此不妥帖?难道,上次在顾家时,没说明白?母亲不是这样跟我说的呀?

其实真不怪盛家大姐姐盛华兰和四姐姐盛墨兰,这岔打的实在是太远了,那次从顾家回来,直接面对盛家妾室林噙霜主仆身死,这一通小忙活,紧接着过新年,元宵灯会,盛家两房,三个女儿出嫁。

大姐姐盛华兰有孕在身,她以为四姐姐盛墨兰,出嫁前,一定会跟盛家人说盛小七的事,但四姐姐盛墨兰面对她小娘林噙霜的死,又紧接着出嫁,她以为大姐姐盛华兰,总回娘家,一定会跟盛家人说盛小七的事,这两姐妹,有点“一孕傻三年”的意思,这不,一个刚做完月子,一个在桓王府养胎呢。

张桂芬一个武将家出来的女儿,这时候,也顾不得女儿家的矜持了,只见她鼓足勇气的说道:“锦南侯,非得娶领兵百万上将家的女儿吗?我大宋好像从立国之初,到现如今,没有过如此出色的武将,父亲也不曾……”

这下子,盛长林麻了,天爷呀,这是什么鬼热闹?你,张姑娘,你说的是这事?

一时间,盛长林明白了,那场马球会,天呐,这,唉。不过转念一想,怪不得英国公张老将军那倔老头儿,总拉着自己说这说那的,这就说通了嘛!

敢情是我盛长林,撩拨人家张家的大花盆儿了,你说说,这事闹得,但这张桂芬本人,确实是良配呀!

国公府的嫡女,独女。按英国公张老将军家的家世,他的女儿,做少年登基的天子的皇后绝对够格,亲王郡王的正妃都可,平嫁到其他国公府做当家主母也无不可,而且最好是,刚刚承袭爵位的青年才俊。

且皇室得给人家一个最起码的县主封号,如果是嫁给亲王郡王呢,妥妥的郡主封号才能匹配得上。

这也是盛家人一直没敢往那处想,也是张桂芬与盛长林的年纪稍微有些不太匹配,毕竟报了生辰,六姐姐盛明兰都要叫张桂芬一声张家姐姐呢,人家确实,比盛明兰还大一个月呢。

原剧中,威北将军沈从兴是国舅爷的身份,还要加上个郡侯爵位,可就这,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也觉得,是沈从兴高攀了张桂芬,皇后娘娘沈从英的嫡亲弟弟又如何,你个爱吃点心的鳏夫,纳妻妹为贵妾的山寨版兵马俑,哼!

其实盛长林曾经也就是念头闪了一下,他一直觉得,把盛家姐姐们安排妥当,顺便呢,嘿嘿,在齐衡中恩科之后就找个机会,看看那申和珍如何。

好好恶心那齐衡一下,主要是针对他母亲平宁郡主。借认亲挡自己儿子婚事,完全不考虑盛家人的感受,太狂妄了,必须给她上一课,哼!

但事到如今,怎么办?人家找家来了,看这架势,你不应,英国公张老将军,那个倔老头,一定得冲盛长林要个说法,那态度比后世的秋菊都要强硬。

况且,英国公夫人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能拿捏那倔老头儿的,绝对高过汴京城官眷的最高峰值线。

宁远侯府的顾家当家主母,小秦氏大娘子秦芷萱,整个家族都未必有那位英国公夫人厉害,怒骂吃点心的沈国舅,不光是夫君给她的底气,说不定人家娘家,也是老牌勋贵的翘楚呢。

想到这里,盛长林微笑道:“张姑娘,我明白你的意思,咱们抛开一切,年纪,家族,家世,爵位,我呢,指婚懿旨握在当今太后大娘娘手里。

先帝在位时,太后大娘娘当时还是皇后,那是我师父曹国舅的嫡亲姐姐,她曾对我说过,只要我,不去当街抢人家正在出嫁的姑娘,哪怕是过了订亲明路的,她都能为我做主。

但我,得等把家中几位姐姐嫁出去之后,再谈自己的亲事!我们盛家从曾祖父一个商贾到祖父子三代,一次登科,从我们兄弟同上榜,一门两探花,到如今我有些许战功封爵。

看着是风光无限,打着后党外戚的标签,但对你,说实话,我自认,真的是高攀不起,不是说你不好,是你实在太好,我……”

张桂芬抬头看着盛长林,大酒窝深陷,眼神坚定的说问道:“如果你可以娶,你娶吗?”

盛长林微皱眉,微笑道:“能娶,我当然娶,只是怕委屈了你,况且,我家还有两位姐姐,一时半会儿,不着急出嫁!”

张桂芬会心一笑,大酒窝深陷到最大,小下巴一扬,美滋滋的说道:“订亲,又不是让你马上成婚,至于你家姐姐们嘛,我们一起等,我又不急于一时,只要是你,其他的都不重要!”说着,她又低头,脸红得如同大苹果一般。

集英巷盛家,中堂正厅偏厅内的盛家主君主母和张家主君主母,这四位现在真是,盼望着,盼望着,儿女咋还不回来?

再不回来,可就要留饭了,大娘子王若弗觉得,可以让葳蕤轩的小厨,做上一桌扬州口味的饭食,款待一下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

盛家主君盛纮觉得,英国公可能对王右军的字不喜?要不试试跟他探讨一下,前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飞白体?

英国公张老将军觉得,老夫那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一定是见到那个小滑头锦南侯盛长林了。

英国公夫人觉得,王大娘子这样的当家主母可能很适合做个好婆母,听说她家两位儿媳妇,海氏,余氏都出自书香门第,温婉贤淑。

但我家女儿也不差呀,那兵书战册的,无一不精,只要不在家舞枪弄棒的,想必不会出现婆媳不和,吧?(这停顿,英国公夫人,稍微有点吃不准)

而此时此刻,懿安殿内,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端坐在主位,看着堂下端坐的皇后娘娘沈从英,站在一旁的威北将军,国舅沈从兴和桓王殿下赵英策。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看着这一家子母子舅甥的,很是恼火,沈家觉得作为后党外戚,要加强底蕴,将家中妹妹沈青萍嫁于小郑将军还不够,如今把主意打到沈从兴身上来了,这不,居然想和离换娶!

理由嘛,找得不新不旧的,先帝在位时,汴京城里就听过那么一耳朵,姐妹同嫁舅甥,哼哼。

以前禹州兵马一系远在边疆,如今这是禹州团练赵宗全入嗣先帝,继承皇位,开始想禹州一系来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尤其是薄弱的后党外戚,在强大的先帝在位的时候,后党外戚之间一做对比,天壤之别。

特别是,如今皇帝印玺在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手里握着,皇帝陛下赵宗全觉得,做任何事情,放不开手脚,官家如“三岁小儿”太后“垂帘听政”,今天这一出只是试探。

而今日,得知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携家中独女,去了集英巷盛家,皇帝陛下赵宗全如鲠在喉,皇后娘娘沈从英如坐针毡,国舅沈从兴如芒刺背,桓王赵英策说,“这可如何是好哇!”

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心想,你们是想试试哀家的底线?还是想试试我弟弟曹国舅那个磨人精徒弟,锦南侯盛长林的底线?

惹哀家,哀家跟你们讲道理,惹那个皮猴子?哼哼,别到时候,没道理可讲,看你们怎么办!

昨日,英国公夫人,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的远房表姐妹,还进宫询问过那盛长林的指婚懿旨,结合今日这三位前来,矛头直指锦南侯!

――

回马枪:

申和珍:我想去汴京看看!

侍女:姑娘,您脖子长,在家能远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