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62章 大酒窝张桂芬要来摸猫?

汴京,集英巷,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对自家嫡亲姐姐想让康家的嫡子嫡女与盛长林和六姐姐盛明兰联姻的事,没有说不行,更没有说行。

因为用盛家祖训,堵不住对方的嘴,毕竟盛家良妾卫恕意的一双儿女与康家人没有血缘上关系的,只是从自己这论,只是名义上的亲戚罢了。

大娘子王若弗,以禀报盛家老太太和要与盛家主君盛纮商议一番的理由,把康家当家主母王若与打发走了。

至于两家的亲事?哼哼,去寿安堂告知盛家祖母?纯属找挨骂,自己官人盛纮,更是一百个看不上康海丰夫妇俩。

如不是姨姐儿连襟,哼,他们康家的儿子,想娶六姐姐盛明兰?想什么呢?齐国公府的小公爷齐衡都娶不到的人,让你康家小小嫡子给娶了去?

永昌伯爵府的当家主母,吴大娘子都不会让,如果四姐姐盛墨兰在场的话,一定会说上一句,道:“康晋?那是谁?别说小六了,就是我身边的云载,也看不上他呀!”

大娘子王若弗,甚至不愿把这事跟六姐姐盛明兰和盛长林说,她只是跟自家女儿盛如兰说了一遍,结果五姐姐盛如兰眉毛一拧,小嘴一抿,嗤之以鼻的说道:“康家?他家可有什么爵位?没有!晋表哥可有功名在身?什么?小小举子?同进士都不是?

母亲,快别说了,康姨母和姨夫再来的话,直接回了就是,按墨兰那丫头的势头,小六嫁给晋表哥是绝无可能!另外,那宁表妹还想做小七家的侯爵夫人?

想什么呢?她以为康家姨夫,是皇室宗亲不成?她要是有个县主郡主封号,别说母亲您,小七他五姐姐我就敢替他答应下来!

宁表妹的心可真是大呀,汴京三不娶,那么好的家世,都没入小七的法眼,她能给那死去的荣飞燕和嘉成县主做个媵妾都算我高看她了!她都没那余家三姑娘余嫣红,看着顺眼呢!”

大娘子王若弗有些犯难,道:“如儿,为娘就怕你康姨母求你外祖母和舅舅出面,回头强娶你,那为娘也不敢忤逆你外祖母和舅舅呀?”

只见五姐姐盛如兰撅嘴道:“母亲,怎么会呢?那康家,只是我们盛家的亲戚而已,王家,虽说是母亲的娘家,但外祖母和舅舅,也不能管到我们盛家的头上来呀,再者说,祖母和父亲可是秉承我们盛家祖训的,这一条谁能越过去?女子嫁人就不要娘家了?”

大娘子王若弗深感认同的说道:“可不嘛,我也是怕你外祖母和舅舅如此说呀。”

只见五姐姐盛如兰认真的说道:“但女子出嫁从夫的道理,照样能把他们给顶回去,母亲只要谨记在心,谅他们也说不出个什么来。

反正舅舅家,康姨母家,我都不嫁,他们两家,就想母亲您不想我嫁给他们两家,勉为其难,让小六顶上去呢。

还不是想与小七这个锦南侯攀上关系?母亲,您可不要着了他们的道呀!”

大娘子王若弗皱眉道:“那就让为娘直接拒了?那从你外祖母到王家舅舅,再到你康姨母,面子上,不好看吧?”

五姐姐盛如兰撅嘴道:“我们盛家连齐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平宁郡主和永昌伯爵府的当家主母,吴大娘子都能拒,小小康家,要不是借外祖父王家的势头,敢来为难母亲您?他们也就这么一个手段而已,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不信母亲让他们都去找父亲和祖母说说?难道父亲和祖母会答应?

晋表哥呀,我与小六,他一个都娶不成的,至于那宁表妹嘛,想必小七纳妾,都不会选康家的。”

大娘子王若弗思索片刻,她的本意就是不想因为此事,再让盛家老太太说嘴自己,她与康家姐姐只是碍着娘家的面子来往,说有多亲?

未必,她从小长在叔叔婶婶身边,那对夫妻比自己的亲生父母,对自己好多了,可惜,两位老人家不在了,康家也是看盛家这些年势头起来了,才与自己来往的。

还记得,盛家刚回汴京的时候,康家姐姐姐夫,对盛家还有些不屑呢,要不就问计盛家老太太?硬头皮去,算了,还是问自己的宝贝儿子小七吧。

可突如其来一封拜帖,直接打乱大娘子王若弗的计划,加上烦闷的心情,她本想拒了,可仔细一看,不得了,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俩,要一起来盛家做客?什么情况?

盛家人是真没与英国公张家有来往呀,除了家中两位儿子大婚之日,他们夫妇来祝贺而已,完全以为是张家习惯性的礼节,盛家人没多心,想着以后还人情便是。

这事也不怪大娘子王若弗,责任嘛,在大姐姐盛华兰和四姐姐盛墨兰身上。

还记得,宁远侯府顾家为老侯爷顾偃开发丧之日,因汴京城的达官显贵,设置路祭凭吊和祝贺大病娇顾廷煜,承袭爵位邀请的时候,英国公夫人与盛家两姐妹相谈甚欢。

可紧接着,四姐姐盛墨兰的亲生小娘,盛家的妖精妾室林噙霜主仆身死,大姐姐盛华兰有了身孕养胎,一个岔,就打出十万八千里去了。

至于英国公张老将军,拉着盛长林问东问西,这小子根本就没提,他不喜欢白胡子老头儿,尤其是觉得他与兖王可能有亲戚,当然了,这是笑谈。

大娘子王若弗觉得,婚事跟自家女儿盛如兰说了,要不就着这份,英国公张家的拜帖,问问盛明兰?

那可是个消息也挺灵通的孩子,谁让盛小七这会儿没在家呢,这破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平日里你“烦”他时,他总在你眼前晃,你想用他时,是一眼照顾不到,从傲雪居到小梅园,从甜水巷到“甘之如饴”铺面,是真的寻不见,难道又去小兔岭庄园了?

这事也不怪盛长林,他现在皇宫呢,垂拱殿,新君皇帝陛下赵宗全日常办公所在。

大宋,有个不成文的皇家规矩,后一任皇帝,一般不会去先一任皇帝的居所,哪怕是日常办公,多少要避讳一些。

但大小朝会都会在文德殿和武德殿,因为宋朝的皇宫没有前朝大唐的皇宫气派,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

但皇后娘娘一般都直接继承坤宁殿,所以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现在住在懿安殿,皇后娘娘沈从英本可以住在坤宁殿,但为了表示对大娘娘的尊敬,住在宁安殿这里,小点就小点吧。

宋朝皇室相对于其他王朝,还是相对简朴的,当然,如果哪位皇帝穷奢极欲后,那就是亡国之相了,比如宋徽宗赵佶。

垂拱殿,皇帝陛下赵宗全与盛长林对坐,二人喝着茶,相对于先帝赵祯,盛长林感觉,当今天子,少了一份眉间的忧愁,可能心境不同吧。

其实仁宗皇帝赵祯,也算是功德圆满,除了对待贵妃张铋晗和福康公主赵徽柔二人生命最后的时光,少了些耐心以外,其他都好,尤其是晚年,前后三地子民,尽归大宋,如果再给他几年的好光景,仁宗皇帝说不定,会“泰山封禅”呢。

垂拱殿内,皇帝陛下赵宗全微笑的问道:“盛卿,少年得志,以战功封爵,后科考入仕,如今可愿入朝班呀?

呵呵,朕现在还记得,当年熊狼关一别,你我君臣二人,如今再次相见,呵呵,不知当年,盛卿可想过我们会在此见面呀?”

赵宗全挺春风得意呀,坐了龙椅就是不一样哈!

盛长林微笑道:“官家,臣师承曹国舅,那可是我大宋境内唯一的御封道家真君,臣自幼学道悟道,多少会些道门秘法占卜之术。

否则当年,锦南州一战,臣就不会拉上禹州兵马一道,为我大宋添一归化土地了。”

盛长林必须得往玄学上靠,先帝在,我不入朝班,新君登基,我也不入朝班,否则将来四姐夫赵英策,荣登九五之时,我盛长林小小年纪就三朝元老了?

笑话,说不定满朝文武会如何对我呢,再者说,以前我是后党外戚,现在嘛,依然是后党外戚,有区别吗?

只是不想跟沈家有太多牵扯罢了,对于赵宋,首先是要自家稳妥才行。

朝堂之上的人,现在还没针对盛家,否则将来从父亲盛纮,到自家二哥哥盛长柏和三哥哥盛长枫,整个一大家子,都会被派系党争闹得不可开交。

父亲盛纮暂且不说,二哥哥盛长柏,可是有经天纬地的,当朝大相公的才华,三哥哥盛长枫给他一州之地,经略一方,完全有可能的。

盛长林最怕有人,朝堂上无从下手,就去妄议宫纬,那时候,可就是四姐姐盛墨兰的日子不好过了。

只有自己隐藏在盛家人背后,引而不发,到时候,就看谁敢轻举妄动,大理,西北,锦南州,三地之功可将盛长林直接推向国公甚至异姓王的高度,为何不让仁宗皇帝论功行赏,就怕赵宋新君登基猜忌自己,但他却又不得不做。

盛长林可不想将来有“靖康之耻”到“衣冠南渡”,“旅居海外”到“异族统治”,把一切尽量扼杀,至于历史走向嘛,只要自己这个道门小真君活的够久,谁怕谁呀?

从完颜到耶律,再到草原铁骑,将来不给他们好好上一课,也要让他们远离这片土地,至于入朝班?

这个时代那么多的治国能臣,他相信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做得更好,且有三地之功,解决有宋以来最大的改革之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太容易了吧,冗兵冗官冗员,三地不够安置?那就再打出一片天地。

从赵英策到沈从兴,从盛长柏到顾廷烨,你们不是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吗?行啊,只要你们不伤害盛家人,鬼主意,馊主意,损招,无赖招,绝户招,有的是,应有尽有,够你们玩儿几十年的。

皇帝陛下赵宗全思索片刻之后,疑惑道:“盛卿此话何解?”

盛长林微笑道:“禹州,尧舜禹的禹,三皇五帝之气运,官家注定为我大宋之主。所以,当日桓王殿下,去臣的小梅园拜访,臣怎么不提那两位逆王呢?禹州气运,加上锦南州,锦上添花,繁花似锦的锦呦!”

皇帝陛下赵宗全,突然哈哈大笑道:“盛卿,妙人也,更是我赵宋的肱骨之臣也,那朝班?”

盛长林摇头微笑道:“官家,臣惶恐,臣以为,入不入朝班,臣依然是大宋之臣,况且臣以为,皇城司很适合臣。

先帝在位时,臣每十日或者半月上一道札子,即使臣被家中琐事缠身,每月余上一道札子,依然能为我大宋出一份力。

待大理,西北,锦南州政通人和之时,官家的抱负定能胜过有宋以来,任何一位国君,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皇帝陛下赵宗全,点头称是,之后又说道:“盛卿,对储君怎么看?”

盛长林哈哈大笑道:“官家,臣惶恐,臣年幼,不过历观我朝,比之前朝好上许多啦。

臣记得,前朝除唐高宗李治以外,每位国君登基都是血腥之路。李治在未做太子之前,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曾想过立魏王李泰,或吴王李恪,最后定了当时的晋王李治。

所以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长立贤,怎么都说得通,想必我朝,那些当朝大相公们比之臣,更加能说出些道理来。但臣观我朝气象,再无逆王宫变之相喽!”

好话,赖话,俏皮话,一起出,反正这些年来,盛长林是习惯了,至于皇帝陛下赵宗全如何想,自己看着办呗,有好的,你选不好的?不至于。

用立储试探桓王妃,盛家四姐姐盛墨兰的好弟弟盛长林?

现在的盛长林是曹国舅的徒弟,等桓王殿下登基为帝时,他就是盛国舅,师徒俩同为国舅,比祖孙俩同为探花郎更加风光不是?至于沈国舅?添头罢了!

龙,对蛟,对蟒可能会有天生的敌意,可皇帝陛下赵宗全觉得,眼前这位锦南侯盛长林,真像沈国舅和桓王赵英策所说,是条泥鳅,滑不溜手。

盛长林走在出宫的路上,本以为太后大娘娘曹丹姝会半路派内官前来,召见曹国舅的好徒弟,可直到盛长林走出皇宫,依旧是一路畅通。

甚至没遇见桓王赵英策和国舅沈从兴,因为这二位正在坤宁殿与皇后娘娘沈从英叙话。

沈家的底蕴比之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的曹家差得不是一分半点,在皇后娘娘沈从英看来,她这位皇后如果不加强后党外戚的分量,说不定哪天会被人取而代之。

从真宗皇帝与刘皇后的感情,到仁宗皇帝与曹皇后的感情,确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可仁宗皇帝,也废过一位郭皇后呀?

倒不是沈从英怕赵宗全对她不好,而是禹州一系不被朝堂老牌勋贵们所喜欢,故而,加强后党外戚的底蕴被搬了出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舅沈从兴和沈从英的自己亲儿子桓王赵英策。最近又好事之人,对舅甥二人同娶盛家姐妹,颇有微词,虽在新君赵宗全那里,只是一笑置之,但沈家不能不当回事啊。

而与此同时,懿安殿内,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在内官张茂则的禀报下,得知,官家召见了锦南侯盛长林,皇后娘娘沈从英召见了桓王殿下赵英策和国舅沈从兴。

忠勤伯爵府袁家嫡二子袁文绍之妻,盛家大姐姐盛华兰,看着眼前之人有着不知所措,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晚年唯一之女,张桂芬要去锦南侯府小梅园“摸猫”!

什么猫?当然是熊猫了,一定不是盛家四姐姐盛墨兰这个新晋桓王妃留在盛家的西域猫了,此时,一个巨大漩涡向盛家席卷而来!

――

回马枪:

熊猫:我是国宝,我知道,从大宋开始,我就是故有国宝,不容置疑!

耶律洪基:不知我大辽向大宋求一国宝,大宋新君会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