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总裁豪门>官道:风起云涌>第164章 偶遇书记

出乎丁红儒和孙越意料的是,他们在云南过桥米线店碰到了高志远。

这家店很小,才十几个平方米。丁红儒和孙越走进来,看见背对门口的高志远。

“小高,你也在?”

丁红儒有些吃惊地问道。

过桥米线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她看见进到店里的客人,一个个都长相不俗,绝对不是一般的打工仔。

从气质上看,他们都属于长相不俗的人,和普通百姓有区别。

老板娘问:“两位老板,你要吃点什么?”

丁红儒:“来两碗过桥米线吧,放点鸡胸肉。”

高志远知道丁红儒和孙越的特殊身份,不敢称呼他们的职务,显得有些尴尬。

高志远说道:“老板娘,这两位老板的账也归我了。”

说罢,高志远起身把丁红儒和孙越的钱给付了。十块钱一碗,两碗也只不过二十块钱。

就在高志远准备动身走人时,丁红儒说道:“小高,你等会走,去我房间坐一会。”

高志远知道,丁红儒这样说,肯定是有事。

丁红儒稀里哗啦地吃了一碗过桥米线,便和孙越告别,坐着高志远的车来到小红楼。

一进门,丁红儒笑道:“小高,你好久没有到我这来了吧?我这地方太窄,不方便招待客人。”

高志远在靠窗的一张沙发椅上坐下,答道:“我这段时间比较忙,连家都很少回。”

丁红儒问:“你忙什么?”

高志远:“有一条省际高速公路往我区经过,涉及到的征地拆迁数量庞大,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区、镇街和村,层层开会,布置任务。准备一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我哪里还能轻松?”

说到这,高志远补充道:“有一件事你可能意想不到。”

丁红儒问:“什么事?”

高志远笑道:“黄士杰参与到省际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来了。他在省城注册了一家路桥公司。这家公司承包了好几个标段的建设任务。”

丁红儒大吃一惊,问道:“还有这么回事?他什么时候搞过路桥建设?”

高志远:“没搞过没有关系,他有钱就行了。有钱有业务,还怕招不到人吗?”

听到这个消息,丁红儒很快就想到了黄一川。

丁红儒:“这件事是不是和黄一川有关系?交通、建设等工作是黄一川分管的。这么长的高速公路,分几个标段给黄一川做,完全有这个可能。”

高志远:“不是有可能,他已经揽承了一百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沿途还要建两个休息服务区。”

丁红儒:“看来我真的是小瞧了黄士杰的能量。他真的可以越过我,做很多的事情。”

高志远坦城地说道:“一开始我也不敢相信。直到黄士杰到会场参加会议,他还和我握手,我才知道,他的路桥公司规模真的很大,注册资金达到五十个亿。”

街坊传言,黄士杰是个手眼通天的厉害角色,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假。

丁红儒:“他所做的高速公路,正是黄一川分管的工作。现在看来,他和黄一川的关系可不一般。你不说,我还从来没想过。”

很显然,丁红儒并不想提黄一川的事。在官场,忌讳谁是谁的人,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他问道:“今天碰巧撞见你,我是想了解一下,水务集团组建得怎么样了?”

高志远:“平山区水务集团已经完成组建,从目前情况看,运作得比较顺利。该公司由区政府控股,区政府派了一个水务局副局长过去兼任总经理。”

接下来,高志远详细汇报了水务集团的组建情况,丁红儒听得也比较认真。

最后,丁红儒说道:“只要大方向不错就不怕,我最担心的是,区政府能否真正做到控股。”

高志远道:“区政府控股,这是原则性问题。钟书记也不敢违背这个原则。水务集团事关数百万居民的饮用水,还有数千家企业的生产用水。这项事关民生的大工程,我们可不敢当成儿戏。”

丁红儒放松了心情,笑道:“小高,你当区长也有四个月了吧?感觉如何?”

高志远:“权力是大了,工作也多了,但风险也增大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话真有几分道理。不瞒你说,向我送钱送物的人可不少,都被我拒绝了。贿拒的次数多了,很多人都认为我不近人情。”

“人情是人情,贿赂是贿赂。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完全不近人情也不对。”

“嗯。感谢书记指点。”

丁红儒问:“冼少波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高志远笑道:“我前天还到他家里吃饭,两个人喝了点糯米酒。他还是老样子,种了几十亩茶园,靠茶园的收入生活,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丁红儒:“那就好。只有大家都好了,我才放心。冼少波前段时间诸事不顺,被一帮小混混打成脑震荡,我这心里还是挺担心的。你当区长,就是要多和老百姓结接,多和他们交朋友。那些有商业企图的商人,就尽量远离他们。因为他们和你交往的动机不纯。弄得不好,就会把你拖下水。”

“嗯。我记住了。”

高志远像个小学生似的,坐得很端正,认真地听丁书记的教诲。

丁红儒问:“你现在还有时间写文章吗?”

高志远:“除了有时会亲自动手修改一些公文,如讲话、报告之类的,我已经抽不出时间出来写私文了。以前当秘书的时候,还能抽出一些时间出来读书,现在都很难了。”

丁红儒道:“你现在的位置更重要了。你是一区之长,心里系着全区数百万市民。当然,学习还是不能中断了。领导干部更加需要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况性和政治鉴别力。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看书、学习贯彻到自己的一生当中。”

丁红儒住的是小户型的两室一厅。一个房间是卧室,一个房间是书房。书房里摆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全是书籍。

高志远喝了一杯茶,便听到丁红儒说道:“你今晚没什么事吧?陪我杀几盘象棋,解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