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总裁豪门>官道:风起云涌>第1章 初来乍到

热!

这种热很特别。整个城市都像是关在铁笼子里蒸,让人感到压抑,想发作却找不到理由。

丁红儒从省城来到海珠市第一次经受这种鬼天气,对这种莫名其妙的闷热感到不适应,竟不合时宜地骂了一句“娘希匹”!

秘书高志远喃喃地说了一句:“可能要刮台风了!”

他好像是自言自语,也好像是向丁红儒提个醒。

长期生活在海珠的人都知道,这是台风来的前兆。

丁红儒饶有兴趣看了小高一眼,“哦”了一声,鼓励小高继续说下去。

小高暗暗吞了口唾沫,

说道:“台风实质上是一个低压中心,台风来临之前,当地的气压会提前受到台风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外界大气压下降了,人体内的气压就偏高了,而台风的风雨还没有到达,气温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人就会觉得闷热。”

丁红儒大学是学法律的,对小高的话听了个半懂。

但他觉得只要气象台还没有发声,他这个海珠市委书记就可以把心放下来。

现在,他面临着比闷热更头痛的事情,东华花园数百户居民上街静坐,男女老少上千人,把整个清河西路堵塞的水泄不通!

在当省委副秘书长时,丁红儒感觉到很纳闷,难道现在的群众真是越来越不讲理了?动不动就上街,动不动就上访,省信访办一天要接待几十拨,还有市区县乡镇。

这些上访的群众,要不打出横幅,要不指名道姓要见“一把手”,其他人免谈!

这不,东华花园的居民就要求见他丁红儒!

短短半个月,丁红儒像是掉进了是非圈里,麻烦事一件接一件。

第一起是手袋厂。老板欠了员工四个月工资,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两百多员工在市政府门口跪求政府讨薪。

第二起是服装厂,老板被一笔外贸单弄得破产,扔下两千四百八十九万债务跑路,又是几百名员工讨薪。市长袁秋洋无奈地玩笑着说:“人民内部矛盾,归根结底就是要用人民币去解决。没钱,难哪!”。

丁红儒的车到达清河西路路口,看到数十个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所有过往车辆都被迫绕道。

黑压压一大片的人头,还有白布黑字的横幅,硬是把气势造出来了。静坐的人们在烈日下神情肃穆,显得十分理智。

这么毒的太阳!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谁愿意来晒?一股无名火腾地窜了上来,他想发火骂人,终于还是忍住了。

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群众劝离现场,千万别发生中暑死人的恶性事件。

丁红儒走到人群当中,见副市长洪亮正在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激烈地争论着。

老人说:“我们要见丁书记,丁书记不来,我们就不走!”

洪亮说:“海珠市一千万人口,个个都要找丁书记,丁书记还怎么工作?我这个副市长,不就是代表丁书记在工作吗?”

旁边一个老人责问道:“你能代表书记,这些问题为什么几年解决不了?”

丁红儒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老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老同志,我就是丁红儒,海珠新任市委书记,您有什么要求尽管和我说。”

刚才还义愤填膺的老者,居然双手抓住丁红儒的手,双膝跪了下去,鼻涕眼泪喷涌而出,呜咽着说:“丁书记,你可要帮帮我们啊……”

老者黄东伯是东华花园的业委会主任。

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说中,丁红儒听出了个大概,东华花园住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华农垦公司的老职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东华农场的土地被开发商圈走盖楼,圈到最后,居然连一条出入的路也没有!

这个小区有人口1068人,只有一条不足70公分宽的通道。为此,黄东伯带着业主走上了漫漫上访路,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黄东伯布满绉纹的脸在烈日下淌着浑浊的汗水,稀疏的头发白得有些耀眼。经丁红儒一阵劝,他的情绪慢慢缓了下来。

但仍然咬牙切齿地指责东华农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新民。

“我们农垦公司原来人均耕地有15亩地,被张新民卖得连一条出行的路都没有了!

而他自己整天开着宝马车,吃喝嫖赌,丁书记,你说还有没法纪?这些人为什么过得那么逍遥自在?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我也要为职工们讨回一个公道!”

丁红儒亲切地握着黄东伯的手,又一次劝道:“黄伯伯,你看这样好不好,这太阳太毒,晒下去真是会出人命的。你给我三天时间,我保证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你让大伙都散了吧。”

在丁红儒的许诺下,黄东伯们终于渐渐散去。清河西路又恢复了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

丁红儒站在街边,陷入了沉思之中。在省城的时候,他就听说海珠市的情况复杂。

但他万万没想到,上任伊始,就碰到如此棘手的问题。

三天时间是否能解决黄东伯遇到的问题?丁红儒的心里没有一点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