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笙听懂了陆钧行的潜台词,但天底下哪有教男朋友用玩具玩自己的好事。

  于是林云笙生气了。

  他觉得自己最近不能再惯着陆钧行,不然小孩真的一天比一天过分。

  林.:今天好好考

  林.:要是考砸了我会更生气

  陆钧行这会儿正在去中影的路上,准备再次确认准考证信息的时候,看到了林云笙故意踩着点发来的消息,他原本纷乱的心情立刻便平静了下来。

  Lu:林老师你凶我!

  Lu:凶我就算了,还不跟我说考试加油TVT

  陆钧行看消息对话框上反反复复地显示着“正在输入中”,可对面的人却半天都没发出来一条消息,他勾了勾唇角,继续打字。

  Lu:林老师,我也好怕我自己不小心考砸,我要是真的考砸了你会不理我吗?

  林.:不会不理你的

  很快,林云笙又发来了消息。

  林.:考试加油

  陆钧行见缝插针的得寸进尺。

  Lu:再说一句爱我嘛TVT

  林.:我爱你宝贝

  白昊看了一眼车内后视镜,发现陆钧行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不用想都知道他现在在跟谁聊天,他当即翻了一个白眼:“小祖宗,我友情提醒一下,恋爱脑是不纳入医保的。”

  陆钧行嗤笑一声,没理白昊的垃圾话,毕竟这人才是真正的妻管严。

  艺人的车子按照中影招生办的要求避开考生人流,驶入指定的停车位置。

  “你自己保重,”白昊的手搭在摇下的车窗上,“我就在这里等你了,保守估计你起码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出来。”

  中影不像有的艺术类院校,会给已经成名的艺人设立特殊通道,它顶多给你提供一个方便来去的停车场,剩下所有的考试步骤与其他考生一样。

  陆钧行根据准考证上学校系统随机安排的时段,到场领取各自的号码牌,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等待。

  直到被助考老师在轮到的时段里抽中编号,他才会跟与一同被随机抽中的其余五名考生组成一组进入考场。

  能入围中影三试的考生不多,但无奈于中影考官碰到感兴趣的学生喜欢拉着人聊天,十五分钟起步,超过一个半小时会被监考老师敲门警告。

  这种事情是福也是祸,既可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影响,也容易被考官探出观影体系的浅薄,最后反而过不了面试。

  陆钧行比较倒霉,不仅时段排在今天的最末,连轮到时段抽号也被剩了下来。

  助考老师看着等候室里余下的最后三名同学,大手一挥:“你们出来排队吧。”

  女生文静温吞,坐的离老师也近,领了一号考生的代名牌。

  男生则趁着下楼梯的空档,一溜烟地跑到了陆钧行身边,悄摸道:“兄弟,你真没去报表演啊?”

  陆钧行虽然讶异于对方的自来熟,但也习惯处变不惊地应付着:“真没报,表演的复试时间跟导演的三试撞了,我想报都报不了。”

  同病相怜的三个人简单聊了几句,按照领到的序号排成一列,女生是排头,男生二号,陆钧行第三。倒不是说什么信息保密,毕竟考生信息表就放在主考官手边,只是这么标一下方便老师们称呼。

  在助考老师的带领下,三个人弯弯绕绕地上了一层楼,在楼道里又等了十多分钟,才看见上一组的考生出来。

  到现在为止,陆钧行已经等了快四个小时了,多少考生也可能是经历过比他还漫长的等待,最后换来一个无疾而终。

  想着,陆钧行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考场。

  三名学生依次站上讲台,正对着教室后排架着的相机。

  而五位老师里,有三位看着稍显年轻的齐齐坐在第二排,一位中年男人窝在中后排眼睛都闭上了,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站在两排桌椅的走道中间活动筋骨,看到有新考生进来还主动跟他们打了招呼。

  “你们是最后一组了吗?”一位年轻教师是看着陆钧行问的话,显然把他认了出来。

  陆钧行点了点头,语气熟稔,丝毫不怯场:“候考室里就剩我们三个了。”

  “Yes!”中年男人猛地睁眼,“准备下班!”

  陆钧行:“……”

  陆钧行好像认出了这位中年男人,徐峰,是国内如今还活跃在电影行业一线的知名导演。

  在年轻教师的指引下,三名学生按序号依次做了自我介绍。

  女生看着内敛,爱好却质朴到直接跟老师说自己喜欢吃饭和睡觉。

  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来了兴致,接连问了她几部美食纪录片里的镜头衔接设计,还有不同电影里关于睡觉与梦境的精神隐喻。

  男生说自己平时最常往剧院跑,音乐剧、话剧、舞剧让考官随便挑着问。

  考官没顺着他的意,提了一部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让他分析两种不同载体下的表达方式。

  陆钧行安静地听着,发现两位考生对于老师抛出的所有问题全部对答如流,逻辑和内容都很完善,这么算下来,三位考生里综合水平最差的人大概就是自己了。

  轮到陆钧行后,他压下心中的忐忑,按要求先做完自我介绍,等待考官提问。

  教室后排原本正在消极怠工的徐峰忽然开口道:“陆钧行,李安凯应该跟你说过,你想学的东西我们中影教不了吧?”

  “为什么还要来考导演系?”

  林云笙押对了,果然有考官问了这个的问题,但他与陆钧行都没想到的是,考官问话的切入角度却是如此咄咄逼人。

  “因为考上中影不是我实现目标的最终手段,它只是我踏进导演行业的入场券。”

  陆钧行此话一出,几位老师面面相觑,两名考生也不自觉地偏头看向他。

  这句话太狂妄了,谁不知道中央电影大学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名号?哪有人面试的时候这么讲自己心仪学校的!?

  徐峰慢慢直起身子,四指在桌面上来回点着,若有所思后,他抬头看向讲台上的少年:“陆钧行,六年前有一个考生跟你说了类似的话,他最后没有入学中影。”

  “老师,你吓不到我,”陆钧行落落大方,他笑着道,“如果今年考不上,我会明年再考,如果明年我发现了更适合实现我梦想的方法,我就会选择放弃报考中影。”

  林云笙说,艺术类院校的校考本质上就是一次双向选择的过程,每所学校发出的招生简章就是一封面向外界的自我介绍,上面写满了学校师资、荣誉、资源,以及需要的人才。

  面试是学校想进一步确认学生特点的环节,对于陆钧行这种“不以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人生目标的考生来说,只要诚实地告诉老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陆钧行为了能得到一次向考官介绍自己的机会,在过去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成倍的精力与代价。

  “那肯愿意让你放弃中影的梦想是什么?”一个坐在前排的年轻教师低头翻阅着自己手边的考生信息表,顺势问道。

  陆钧行不卑不吭:“我想把我们国家的电影还给观众。”

  作为一名从业六年的电影演员,陆钧行知道如今商业片与文艺片的市场现状:商业片靠IP与流量保证票房,再被良莠不济的主旋律电影分去排片,而文艺片几乎死灰一片。

  陆钧行希望有一天,国内的院线里可以拥有各种主题与类型的电影,观众与导演都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里,找到属于自己思想的徜徉地。

  他想当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走进影院时,大家能逃离“一刀切”秩序下严苛审查的虚伪温床,逃离模板套路化的电影情节,获得不同年龄段应有的视野与活力。

  陆钧行最最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具有国内视角与特色的电影,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国际的舞台上。

  哪怕现实的情况是,距离第六代导演活跃影坛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可国内的第七代新生导演却仍然看不见苗头。

  “你真这么说给那群考官听?”江颖笑着摇了摇头,“有时候真不知道该说你是老成持重还是年轻气盛。”

  陆钧行后来是在李安凯的葬礼上碰到了江颖,她的眼眶凹陷,布满了红血丝,面色间是难掩的憔悴。

  陆钧行掰着手指替自己辩解:“江导,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江颖朝端放在追悼会中央的黑白画像看去,她自嘲道:“你也别太犟,不然就落得跟我们一个下场。”

  李安凯的纪录片《我和我电影的关系》在网络上爆火了。

  是有不少网友还在追着他骂“崇洋媚外”,但也有更多的人在为纪录片里所呈现的悲哀与苍白动容。

  这段时间。关于李安凯最常被大家提起的一句话便是“李导是用死亡才替自己换来了一个走到大众面前的机会”。

  可陆钧行听说《焚烧》的仍然被卡在审核线上,到头来李安凯真正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最终还是只能被掩埋。

  江颖又问:“感觉自己能上中影吗?”

  “很悬,”陆钧行如实答,他那场面试被徐峰针对得很厉害,其他两位考生的水平也优秀到远超他的预料,“可能要再来一年了。”

  “加油吧,”江颖叹了口气,神色如死寂,“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该是最后一年了。”

  陆钧行愣了愣:“什么意思?”

  “上面有了通知,要撤销所有编导专业的艺考,以后一律按文化分录取。国内高校里的一大群硬骨头还在谈判,但如果事情没有转机,估计今年年底就会对外宣布消息了。”

  陆钧行皱起眉头,比起愤怒、不解、苦闷,他却是毫无征兆地红了眼眶,一种蜉蝣撼大树的无力感压在他的脊柱上。

  电影明明是一门艺术种类,与它相关的专业却仅仅靠文化分来培养人才?太荒谬了……

  陆钧行这才意识到今年影视行业都急着做新动向的原因,照现在的趋势下去,以后别说带着镣铐舞蹈,怕是就连舞台都要被桥拆了。

  李安凯给自己选的墓志铭是“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陆钧行看着这行字怔怔出神。

  他全程肃穆沉默地参与完了追悼会,场馆外自发地聚集了不少影迷,他们哭着排队想要最后再给李导献上几束花。

  陆钧行站在一旁,望着头顶上灰扑扑的天空,他的脑袋忽然开始昏昏沉沉:“江导,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我演《女人,女人》啊?”

  “我之前没跟你说过吗?”江颖的声音很轻,她看着一个个来悼唁好友的影迷,兀自陷入了回忆之中。

  最早,电影《女人,女人》还不叫这个名字,剧本也跟现在大家熟知的完全是两个样,但其中小男孩的视角是江颖很早就定下来的。

  因为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平权,是捍卫每一位弱者说话的权益,出于这个角度的考量,她设计了一个虽然是男性却不被男性凝视所接受的人物形象。

  角色身上所蕴含的符号指代太浓重,江颖原来没想过启用陆钧行这颗异军突起的影坛草根。

  她刚开始定的演员是一位表演世家出身的童星,他小小年纪演技精巧,在同年龄段里肉眼可见地脱颖而出。

  直到有一天,选角导演把陆钧行在片场一个人发呆的花絮放给了江颖看,那是一种胜过精心雕琢无数倍的浑然天成,她这才动了联系陆钧行来试镜的心思。

  可两场试镜落幕,剧组核心成员对于两位演员的支持程度旗鼓相当,童星与草根的优劣都很明显,这部影片的意义重大,一时之间连江颖也决断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终,江颖带着两个人的试镜片段找到了林云笙。

  “所以陆钧行,不是我选择了你。”

  呼啸的劲风兜头而来,远处的柏树簌簌而动,陆钧行不由得放轻了呼吸,等待着一个呼之欲出的回音。

  “当初看完两支试镜片段之后,是林云笙执意想让你出演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