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首辅为后>第30章 赵大骥

  ===

  李承允在昌平的半个月内,每日亲自到校场练兵。

  李承允手下有左右中三个护卫,各统领一万兵,左护卫名为孟英,他爷爷孟达早年跟随先皇南征北战,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将军,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就只是个百户,后被李承允相中,提为左护卫千户。

  中护卫许良也是承袭父职。他们三人都归慕宇指挥。

  李承允身穿铠甲,将头盔携夹在肋下,他头发全部用冠束起,两鬓编着辫子,威风凛凛地站在三万军前。

  他面容冷峻,剑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与他平时的模样相去甚远。

  他开口道:“伊景山的土匪骚扰百姓多年,今日本王带领将士们一起歼灭他们,伊景山共有两条路可上山,许良。”

  “有”

  “你带领一队人马从伊景山的右侧上山。”

  “孟英”

  “有”

  “你带领一队人马从伊景山的左侧上山。”

  “谭庆,你跟随本王。”

  大家接到指令后都挑选人手开始出发,这时慕宇道:“王爷,那我呢?”

  “你留在王府看家。”李承允看也不看他,开始点兵准备出发。

  慕宇着急道:“王爷,我得跟着去,保护你的安全。”

  李承允倪了倪他:“你觉得我打不过区区土匪?”

  “不是”慕宇解释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承允已经点好三千精兵,将头盔戴在了头上,路过慕宇时,简短留下一句话:“留下看家。”

  伊景山土匪的大当家名为赵大骥,号称‘狼王’,曾经是马年正手下的一名参将,但他志向高远,并不满足与此。

  马年正是皇后的亲弟弟,也是名副其实的悍将,面对这样的老大,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出人头的机会,于是,他偷偷带着一帮自愿跟着他的人,自立门户,准备闯出个名堂来。

  昌平大山环绕,物产丰富,是个发家起义的好地方。

  经过大家的商量,他们辗转来到昌平郊外,把经年盘踞在伊景山上的土匪一锅端了后,自己称山大王。

  赵大骥带走一帮人后,皇上大怒,立即派人将他的全家老小抓了起来,一家二十几口人全部被押到午门斩首示众。

  赵大骥想把昌平这个地方当作他们起义的据点,可首战便以失败告终。

  李承允派人在城墙上放了四架床弩,又让慕宇训练两队弓箭手,轮流站岗,只要土匪想进城门,就得先被床弩和弓箭问候一遍。

  几次三番下来,土匪们损失惨重,赵大骥顾及到生计问题,只能带领手下去附近的村子干些土匪勾当,久而久之,这支正规军便就真的成了十恶不赦的土匪。

  ——

  半个月前,谭庆挨的三十板子早已经无碍了,如今又是生龙活虎一条,他骑在马背上,问道:“王爷,上山的两条路都被许良和孟英给占了,我们去哪里?”

  李承允骑着踏雪乌骓,优哉游哉地走着,不像是去剿匪,到像是去游玩的。

  他勾唇一笑:“我们就在山脚下等着。”

  “啊,”谭庆挠挠头:“我们不去支援孟英他们俩吗?”

  前面有一湾溪水,李承允下马,给踏雪摘下马嘴笼,让它饮水。

  李承允抚摸着踏雪的鬃毛,说道:“我再等兔子。”

  谭庆:“……”

  “哪里有兔子?”谭庆陡然间生出一股绝望感,自己跟随李承允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李承允没有上过战场,现下更是荒唐,别人都在拼死奋战,李承允倒好,居然在这里找兔子。

  他看向李承允,李承允正在不慌不忙地给马套上嘴笼子,和在校场说话时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谭庆心想,果然还是太嫩了点儿。

  谭庆正想劝劝李承允,让他带领着这三千精兵前去支援,便听李承允笑道:“本王的兔子来了。”

  谭庆还在怔愣状态,李承允已经快速跨上马,对身后的士兵说道:“把来时的路堵严了,一只苍蝇也不准放出去。”

  山脚下一阵躁动,谭庆沿着声音望过去,那不正是狼王赵大骥和他的手下吗。

  谭庆恍然大悟,再次看向李承允,李承允早已骑着马儿,持着刀向土匪迎去。

  谭庆发誓,这辈子他再也不怀疑李承允的能力,誓死追随着他,便是在心里也不敢再持有半点怀疑态度。

  谭庆把马鞭抽得震天响,举着大刀,喊道:“王爷,等等我。”

  赵大骥领着一帮土匪刚从羊肠小道上下来,慌慌张张匆匆忙忙间听见马蹄声,抬头一看,正面正迎来一个身穿黑色铠甲之人,再仔细看他嘴角不经意间地上扬,双目犹如燃起熊熊烈火,一路摧枯拉朽飞奔而来。

  赵大骥还没从仓惶中晃过神来,他身旁一人的人头已经落地。

  “老二,”赵大骥撕心裂肺地喊着。

  李承允一个来回连杀两人,离魂刀上的血正沿着刀尖滴下来,他举起离魂刀凶狠道:“杀,活捉赵大骥。”

  他话音刚落,谭庆和士兵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冲了出去。

  赵大骥来不及再去伤感死去的老二,奋力抵挡着,他曾经也是一名参将,也读过兵法,当然也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承允刚刚这一个来回在百人中连斩两人,给了将士很大的士气,赵大骥这边的人从心理上已经被李承允给威镊住了,都有点退缩之意。

  赵大骥想着只要杀掉李承允,他们就会群龙无首,不战而败。

  他咬紧后槽牙,厉声道:“兄弟们,跟着我一起杀出个血路来,我赵大骥的手下没有孬种。”

  他看准李承允的位置,杀光面前十几个敌人,来到李承允面前,横道:“你丫的给老子下来,不剁了你这龟孙子,老子就不姓赵。”

  他左眼上有一道疤,从额头到脸颊,占据了半张脸,此时他呲牙咧嘴,面目狰狞地扛着鬼头刀劈向李承允。

  李承允被迫下马,与他打斗,他接过赵大骥凶猛地一刀,反向将他压了回去。

  李承允最擅长的就是狠劲,他打架向来都是以不要命的直削敌人头颅,他哼笑道:“想杀我,下辈子也未必,依本王看来,做个兔王更适合你,当什么狼王。”

  从山上下来的土匪越来越多,紧追着他们身后的是许良和孟英他们,他们二人约好一同进攻,以信号弹为准开始进攻。

  当他们从山下爬到山顶,进攻土匪窝时,土匪们犹如惊吓的老鼠四处逃窜。

  太久没有人来围剿他们,他们已经懒散惯了,早就忘记遇到敌人时该怎么作战,该如何反攻。

  许良和孟英刚上到山顶,见土匪大部分都往一个方向逃跑,便跟了下来,才发现原来这还有一条被树木以及草丛盖住的羊肠小道。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李承允和谭庆早已经和土匪们打成一片。

  赵大骥‘呸’一声,吐了一口痰,他持着鬼头刀再次冲向李承允,脚步扬起地上的尘土,边跑边呐喊道:“还我二弟命来。”

  李承允身似骄阳,勇往直前,他拖着长长的离魂刀,刀尖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火花。

  眨眼间赵大骥的鬼头刀就逼迫到了李承允的咽喉,李承允向后退开一步,腿脚在地上画了个圈,卷起的尘土在半空中飞扬,他双手握紧离魂刀狠狠地劈了下去,两把刀在空中相撞,声音如雷,赵大骥被李承允压得脚下打滑,往后滑退一步。

  赵大骥额角冒出一滴冷汗,他不得不对面前这个年轻的李承允刮目相看,两年前他刚来昌平,自己一帮人就被他布的床弩和弓箭手逼得只能当个山大王。

  当时还以为从京城来的李承允顶多是多读了几本兵书的绣花枕头,只是个会纸上谈兵的废材,真刀实枪的对抗一窍不通。

  现下看来是他赵大骥小瞧了人,李承允不仅善用兵法,还骁勇善战。

  赵大骥狰狞一笑,就算你赢了我一两招,你还能抗得住我的绝招吗。

  他从土匪手中接过‘流星锤’,这是一个双球,中间衔接一条铁链,球体上还布满了刺。

  赵大骥露出嗜血的面目,右手不断甩着流星锤,速度越来越快时,他转了一个圈将手中的流星锤抛向李承允。

  李承允拿离魂刀抵挡,铁链立马缠上他的刀,赵大骥拽着另一端猛的一拉,李承允一时没有防备,被赵大骥拖的往前滑了几步。

  李承允用力往回拉,甚至是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可脚底下还在不断打滑,他已失了先机,再拖下去他就要到赵大骥跟前了,无法,他只得松开手中的离魂刀。

  赵大骥早就知道李承允接不住这绝招,他将拉过来的离魂刀踩在脚下,得意笑道:“你小子固然是个能打的,但还是嫩了点,没了武器,我看你拿什么和老子打。”

  说话间,赵大骥再次将流星锤抡向李承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