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明君与妖妃>第6章 金銮殿,惊风雨

  陛下罢朝一日。

  叛党被处极刑,朱雀门外血流未干,长安城内暗流涌动。

  早朝时间,够资格站在金銮殿上的群臣鱼贯而入,垂衣拱手,看着空了大半的朝廷,各个讳莫如深。

  阶下最前排的空位似乎成了忌讳,没有人敢在天威莫测的景明帝面前提起。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楚明瑱端坐龙椅,冕旒垂落,遮挡漆黑深邃的眼睛。

  他的心情不错,群臣却噤若寒蝉。

  五年前,景朝夺嫡之乱,燕王失圣心,无母族根基,继承大统的资格与他无缘,是最先出局的成年皇子。

  不幸中的万幸,他恰巧避开了天家父子相噬,兄弟互戮的惨剧。

  燕王楚明瑱退居燕地,并未一蹶不振。

  他敏锐地嗅到了乱世将至的气息,韬光养晦,不断上书向朝中称臣,忍下军饷克扣,钦差刁难,以此麻痹朝廷。

  他招纳天下贤士,笼络朝廷清流,隐蔽游说江南富豪与地方大员。

  当然,他还在苦寒的燕地边关培植势力:一边与北地妄图入关的蛮族斗法;一边购买马匹,训练骑兵,鼓励耕作屯田。

  五年前,景桓帝猝然驾崩,后宫乱政,成年皇子斗成一团,朝中甚至上演了一年内连换三帝的闹剧。

  起初是后宫干政。冯皇后野心勃勃,毒死太子,扶持才十三岁的九皇子楚明远,牝鸡司晨。

  尔后,朝廷大乱。有封地的各路王侯虎视眈眈,皆盯着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

  上一个举旗杀入长安的,是以“勤王”为由起兵的异姓王贺兰允。

  贺兰允入朝,杀冯皇后,废景辰帝楚明远,扶持才七岁的傀儡十皇子,官拜太师,妄图做曹操。

  紧接着杀进来的,是景桓帝的兄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的齐王楚明良。

  齐王在封地隐忍二十余年,熬死哥哥,终于挥师起兵,破长安,负剑进宫,把才爽了四十五天的权臣贺兰允斩落龙椅下。

  这位五十一岁的皇叔等了太久,踏进金銮殿见龙椅,完全迷了眼睛,把躲在龙椅后的小皇帝猛地踹下台阶,自己坐了上去。

  可惜,他也没有活太久。仅三个月,就因为双飞玩的太花,犯了马上风,死在了后宫一对孪生美人的肚皮上。

  这究竟是不是阴谋,就是天家阴私,不足为外人道了。

  皇位走马观花,这回龙椅上,又坐着宫变成功的三皇子楚明朝了。

  但是,他依靠母族说动了禁军,发动宫变,哪有什么号令各路王侯的能力?最终,也不过是沐猴而冠。

  朝中少数清流大臣挂念民生疾苦的,他们看着血流成河的大殿,几乎都绝望了。

  天下战火连绵,千疮百孔,生民如煎。

  这龙椅上来来去去,热闹得很,但老楚家没一个靠谱的皇族后裔。

  皇权四面漏风,就是个纸糊的架子,各路藩王都想争一争天下,谁能平定这等乱世?

  不,也许还有一个人可以。

  五年祸乱最终平定,百姓流离,四野饿殍的场景终于不再。

  以三朝老臣、大儒顾长清为首的清流大臣们,用着敬畏又庆幸的眼神看向曾经的燕王,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景明帝楚明瑱。

  从先帝、不对,是先先先先帝沉迷炼丹开始,老楚家乱七八糟的操作终于结束了。

  他们迎来一个励精图治,英明神武,平定天下的正经明君,不但没换姓,国祚又绵延了,简直是楚家宗庙冒青烟。

  楚明瑱整顿朝纲,重开科举;同时,他大赦天下,轻徭薄赋,使民休息。

  唯一称得上有失英明的举动,就是任用潜邸宠臣燕知微为相。

  但是无妨,经历过五年三朝,清流们的要求都很低,皇帝只要大致靠谱就行。

  燕丞相年纪虽轻,还不成熟,但也是才华横溢的人物。就算是宠臣上位又怎样,只要不乱搞,陛下爱谁谁呗。

  但清流这么想,世家勋贵却不然。

  燕知微这名世家庶子出身,又攀附燕王上位的丞相热衷打击世家,敌意极重。

  世家根植在长安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煊赫一时,连皇帝都不能随意动这些名门望族。

  他们在皇位之争里的押宝全错,心里不满景明帝,又不敢明面上和皇帝对着干,就针对他的宠臣。

  一群老狐狸和他斗,给他下绊子,年轻的丞相哪里能应付?

  所以,阶前的位置才空了下来。

  昨日长安城血浸,但是那位燕相到底去了哪里,金銮殿上的众臣心知肚明。

  后宫多了个燕贵妃,景明帝压根不兴得掩饰。

  “陛下,叛党既诛,相位空悬,朝廷不可无相……”

  顾长清年近七十,陛下是明君,不会迁怒他这样的大儒。他很敬业,上前一步,替群臣开口探问。

  “空悬?暂且空着吧。”景明帝翻阅奏折的手一顿,看向阶下的位子,目光淡的很,似在神游。

  他想起什么,先勾唇一笑,又敛容,淡淡道:“燕相病了,朕怜惜燕相为朝廷鞠躬尽瘁,特意让他去京郊庄园休养。”

  群臣一时沉寂。

  感情您昨天拖出去砍了的死囚替身,还不是“燕相”?

  难道,您就是为了取个人头,吓吓燕相,顺便让朝臣以为扳倒了他不成?

  而且,既然是“养病”,也就是说,燕知微还不是真的被夺了名字,彻底倒台。

  说不定他在后宫哄好了陛下,这空置的相位还有回旋余地呢。

  群臣痛心疾首:陛下真的是一副要“指导”国史编撰工作的态度,不但全然不把史册放在眼里,还是要把整个朝廷揉捏在掌心啊。

  世家勋贵在朝中也人脉甚广,他们自成一派,闻言面面相觑,开始忧心忡忡:

  一击不中,不但没有扳倒燕知微,还教他“起死回生”,直接被陛下掠进了宫。

  燕知微那个小狐狸精,仗着自己容貌清丽,身段风流,做丞相时都敢这样嚣张地勾着陛下。

  待他做了贵妃,在陛下身侧伴驾,还不是天天吹耳旁风?

  只能祈求陛下英明,不要被妖妃迷惑了。

  河东裴氏出身的裴颂,如今官拜礼部尚书,他犹豫片刻,上前道:“陛下,听闻您立了一名贵妃。”

  他没敢说姓氏,哪怕景明帝并未遮掩,就像“燕”这个字烫嘴。

  裴颂和燕知微一向不睦,他与比燕知微大二十岁,与被他贬黜出京的生父燕深交好。

  他深觉燕知微不孝不义,奴颜媚骨,薄情寡恩,实在是看他不惯,没少找他麻烦。

  裴颂不吝给“燕贵妃”上眼药,至少给他多找几个对手,塞点世家贵女入宫争后位。

  他奏道:“陛下已近而立,却空置六宫。既无中宫皇后,也无嫔妃美人,膝下也空虚,不利于朝堂稳定。”

  “先前陛下认为前朝后宫荒淫,造成朝野大乱,所以频频搁置选秀一事。如今,陛下愿意松口立贵妃,是否也该选些美人进宫,为陛下开枝散叶了?”

  楚明瑱闻言撩起眼帘,支颐,似笑非笑:“裴大人年岁已高,竟然御前失仪,是想回家养老?”

  裴颂才四十岁,正是壮年,哪里到了养老的年纪?

  “不敢,不敢。陛下且当臣妄语。”他攻击政敌,可不是想赔上官位,顿时面色雪白,踉跄退下。

  陛下今日脾气哪里好了?

  满朝文武顿时闭了嘴,像是蚌壳。

  他们暂时不敢触怒刚刚开了杀戒的陛下,那满阶横流的血给人以深刻的震撼,腥味还未散去呢。

  朝中清流与世家勋贵斗的厉害,唯有当年燕王潜邸功臣一派,对此事不置一词。

  在燕知微求到他们面前时,他们像是提前被下了命令,一致谢客,或是头疼,或是脑热,总之就是不见登门的燕相。哪怕平时,他们与燕知微关系不错。

  除却皇权压制,断他后路,逼迫燕知微进宫拜君王。

  还能有什么原因?

  这是一张以皇权为针,以党争为线,借力打力,伏脉千里,织的极为细密的缚网。

  被陛下牢牢网住的漂亮小燕,还仓皇着、茫然着,四处乱撞,妄图把这张天罗地网啄出一个洞。

  真是可怜。

  *

  楚明瑱下了朝,也不耽搁,即刻就往紫宸殿走。他第一次对回寝宫有这样的期待。

  紫宸殿中的小花园里除却假山,就是一棵高高的松树,树冠很高,遮阴避暑。

  楚明瑱走进宫殿,花园跪了一地的宫人。他视线扫过,发现该迎接他的人不在,不禁蹙眉,“贵妃呢?”

  “贵妃娘娘在……”小太监战战兢兢,指了指上面。

  一个松果啪的砸在楚明瑱的肩膀上。

  楚明瑱的神情凝住。

  “陛下,往上看。”燕知微不知何时爬到了松树上。他斜靠树干,坐在结实的枝头,好似轻盈的飞鸟。

  “恕知微无状,在树上无法向陛下行礼,只好这么打招呼了。”

  燕知微墨发挽起,衣衫纯白,仰望着那方寸之间的蓝天。他有些向往,好似身在枝头上,却随时会振翅飞出禁宫。

  楚明瑱进殿之前,心情好像还不错。此时见他这般神色,脸色一沉,眼底好似融着浓稠晦暗的黑水。

  “燕知微,下来。”

  他不似往日温柔,甚至,语气多少有些断然:“立刻,这树不结实,很危险。”

  “下来?哪里那么快。”燕知微诧异,“陛下,您知道我爬了多久吗?”

  “跳下来,朕接住你。”楚明瑱沉声道。

  燕王能平天下,绝不是个善茬。

  他文治武功皆是出类拔萃,上战场时,他也不输给正统武将,斩将夺旗,攻城拔寨,教人闻风丧胆。

  他说能接住,自然就是有绝对的把握。燕知微当然不怀疑。

  “陛下,您怎么生气了?”

  小燕迷惑,他哪点又惹到喜怒不定的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