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美强惨王爷黑化倒计时>第60章 皇家

  谢辰听完白弘炀讲述,对这些日子在京郊城外的局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杜梓月的出现让谢辰始料未及,杜宰辅一向最心疼自己的这个宝贝千金,谢辰没想到他居然会同意让她出面带兵。

  这也表明了杜宰辅的立场:谢辰他要是想带兵冲进京都城,那就必须从他的尸体上跨过去。

  杜家是朝廷的股肱之臣,三代忠良,即便是先皇在世,对杜宰辅也是恭恭敬敬的。谢辰若真的和杜家拼个鱼死网破,无疑是把京都城内的贵族世家全部都得罪了,到时即便军方的人都支持谢辰,朝廷这个烂摊子还是没办法收拾。

  强攻不难,但如何安抚西昭的朝局,是谢辰如今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谢辰面色严峻,白弘炀在一旁焦头烂额,也是一筹莫展。

  “你可有见过杜宰辅本人?”谢辰问道。

  白弘炀仔细回忆了一下,他记得在他挑战杜梓月的时候,好像有那么一两次在城墙上见到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

  “既然如此,我托你带一封我的手书给杜宰辅,无论如何,我要亲自和他见面。”

  “这——”白弘炀面露难色,杜家对谢辰的态度有目共睹,他担心这封信杜宰辅根本不会看,甚至还有可能直接烧了。

  “你放心,你送信的时候,就说这封信关乎皇家正统,杜宰辅就算对我恨之入骨,这封信他也一定会看。”

  白弘炀接过信,忐忑不安的送到了巡防军的手上。他翘首等待了一整日,终于在日落时分等到了杜家的侍者——杜宰辅决定要见谢辰。

  会面安排在了三日后,就在京郊外的一处偏僻的皇家别院。

  京都皇宫,西殿外。

  谢启宁走在青石板路上,石板缝里长着翠绿的青苔,踩起来软软的。天空下着微微的细雨,宋老太监要给谢启宁打伞,被谢启宁制止了。

  “快到景川宫了吧。”谢启宁出声道。

  宋老太监躬身答道:“是……从这条路一直朝前走,就是景川宫的北门。”

  谢启宁的神色有一瞬间的恍惚,往昔的回忆慢慢的涌上来,他有多久没来这里了,自从母妃死后,他就离开了,算下来,快十年了。

  “进去看看吧。”谢启宁脚步一转,朝景川宫走去。

  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他噩梦开始的地方。他的母妃盈贵妃从冷宫里搬出来之后,就住进了这景川宫。失宠后又复宠的妃子寥寥无几,先帝的妃子中,只有盈贵妃一人。

  而这,多亏了谢启宁。

  听闻当年盈贵妃因为善妒被打入冷宫,就连谢辰也跟着连累。原本像她这样的妃子,入了冷宫便只能在孤苦中了却残生,可谢辰争气,小小年纪便心系家国,自告奋勇外要出打仗,先帝念在盈贵妃教导有方的份上,也会偶尔赏赐她,后来盈贵妃重金打点了先帝身边的太监,让先帝起了怜悯之心,在冷宫里留宿了一晚,于是便有了谢启宁。

  母凭子贵,盈贵妃因为谢启宁搬离了冷宫,重新得到了先帝的宠幸。谢启宁是先帝所有皇子中,最像他的,先帝对他总是多一份关爱,盈贵妃这日子过得也就越来越好。

  在旁人看来,谢启宁过得光鲜艳丽,可他很清楚,他为此究竟付出了什么。他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容貌声音都是被盈贵妃一手塑造出来的,在他母妃的眼里,他只是用来邀宠的工具。

  无论是他,还是谢辰,都一样。

  谢启宁漫步在景川宫里,这里的景致和以前别无二致,草木时常有人打点。谢启宁走过花园,穿过院子,来到了廊下,这里有一个凉亭,位置偏僻,很安静,谢启宁小时候常常躲到这里来,趴在廊下看着池塘里的鲤鱼。

  凉亭一处的柱子上,用石头刻出了一道道歪歪扭扭的线,应该是用来测量小孩子身高的。宋老太监见状轻笑道:“这是盈贵妃娘娘的画的吧,陛下那时候真小,还不到老奴的腰……”

  谢启宁看到这些横线,神色有一瞬间的动容,这些线一年比一年高,画的歪歪扭扭,痕迹已经有些斑驳了。在这些歪歪扭扭的痕迹上方,有一条很粗的线。

  “不,这是我画的。”谢启宁道,神色有些感慨:“你看到那条黑色的粗线了吗,那是我让小厮照着三哥的身高画上去的,听说三哥当年离宫的时候,就是这么高。小小年纪,便披上了盔甲,骑上了战马,我虽未见他当初的样子,但想必一定是威风凛凛的……”

  宋老太监敛了神色,如今谢辰兵临城下,皇城内人人自危,宫内更是人心惶惶,大家都不敢提谢辰的名字。如今谢启宁自己提起来,这让宋老太监心里有些惶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那个时候我每天就想拼命长大,等我长得像三哥那么高的时候,我想我就可以像他一样自由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我就让他带着我走,离开皇宫,去边疆,去哪里都好——”

  池塘里倒映出谢启宁的身影,当年的小孩子已经长成了大人,穿上了龙袍,带上了金冠。而他想要离开皇宫的愿望,从没有实现过。

  一滴雨水落入池塘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小时候谢启宁也常常看着雨水落入池塘,春天花瓣落下,夏天阵雨连连,秋天杏叶纷飞,冬天白雪飘飘。白雪压弯了树枝,雪簌簌落下,水面上结了一层冰。

  时光流转,回忆纷涌。

  一双肉乎乎的小手从围栏里伸出来,努力去捡冰面上的一块黑色的石头。小谢启宁的脸憋得通红,身上的裘大衣挤得歪歪扭扭。

  “哎呦,六殿下,你怎么又躲到这里来了?”一个太监步履匆匆,焦急的朝这边走,他叫小林子,是景川宫里负责照顾小谢启宁的太监。

  小林子急忙把小谢启宁从围栏缝里拔出来,弯腰从冰面上捡回了那块黑石头,小谢启宁高高兴兴的拍了拍石头上的灰,白嘟嘟的小脸笑的天真无邪,他走到凉亭边的柱子上,在头顶比划着画下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呼——”小谢启宁画完之后,退了两步,满意的道:“我又长了不少呢。”

  “哎呦,我的小祖宗。”小林子心疼的把小谢启宁冻得通红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搓着:“小殿下,您可别冻坏了自己,您还小,要是生病着凉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我不小了!”小谢启宁不愿意了,声音奶声奶气的,脸蛋不满意的嘟起来:“再过三年,不、两年,我就能和三哥一样高了,不信你看看!”

  小谢启宁指着脑袋顶上的一条黑线,小林子叹了口气,小殿下还不到那黑线的一半,要想赶上三殿下,至少还得再长个六七年。

  不过看小殿下这一脸期待的样子,小林子也不好拂了他的意,只得顺着他的话茬道:“是是是,小殿下定会很快就能撵上三殿下。”

  小谢启宁又乐了,在院子里捡了个树枝就开始摇摇晃晃的舞,他听说三殿下从小就会使剑,他也想跟着学。

  等他玩累了,就会缠着小林子给他讲关于谢辰的事,小林子只得把宫里的传闻讲给他,谢辰少年出征,小小年纪便在军中建立了不少军功,也是宫里人的谈资,小林子便把这宫里的传闻,甭管真的假的,一股脑都讲给小谢启宁听。

  小谢启宁听得津津有味,每次听见谢辰的名讳眼里都闪着光。

  “三哥他真的徒手打跑了一匹狼?”

  “哇,三哥端了那么多山匪!还把他们招安了?”

  “听说南沫的蛮族看见三哥都会尿裤子,这是真的吗?!”

  小谢启宁对于谢辰的事迹如数家珍,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

  很快,到了年末,快要除夕了。谢辰已经五年都没有回京了,这一年他第一次独自率军击退敌军,立了战功,皇帝特地允许他回京述职。

  小谢启宁激动的睡不着觉,这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见到谢辰。

  小谢启宁辗转反侧,躺在床榻上,眼睛睁的特别大,他挑选了自己最好看的一件衣服,他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见三哥。

  这一次跟着谢辰一起回来的,还有几位驻边的老将军,还有几十个亲卫军。皇帝亲自设宴款待他们,这是正式的宴会,未成年的皇子们不能出席。小谢启宁是幺儿,才刚八岁,自然不能去。

  不过小谢启宁有的是办法,他从一大早就躲在大殿旁的阶梯侧面,他的身子不大,刚好能缩进空隙里,他这一站就是两个时辰,小脸冻得通红。

  马蹄声越来越近,小谢启宁听见了鼓乐开始演奏,他垫着脚尖,抻着脑袋朝远处张望。

  四五个将军模样的人从马上下来,在他们当中,有一个身子并不高的稚嫩身影,身上披着白狐裘,玉冠束发,眼眸中有不符合他这个年级的成熟稳重。他跟着这一些老将军,一路上谈吐从容,并未有半点露怯,反而有一种王者的英气。

  这便是谢辰,他的三哥。

  小谢启宁的呼吸都快停滞了,那个白狐裘的身影从他面前走过,有那么一瞬间,他似乎觉得谢辰的视线好像往这边瞥了一眼。小谢启宁知道谢辰不会看见他的,但他无比渴望他真的能看他一眼。

  只要能让他看自己一眼,小谢启宁觉得这辈子就值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