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美强惨王爷黑化倒计时>第1章 祭祀小藕人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

  这是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灵州曲米村家家户户蒸好了藕,塞上香软的糯米,用红绳子扎成一个小小的糯米小人儿,在藕小人脑袋上再插一个红枣,就像是一个白嫩的小人儿带着一顶红帽子。

  这小藕人要做一对,一个摆在逝者的坟前,另一个则会供在家里。

  这是曲米村祭祀的习俗,这白白嫩嫩的藕人,代表着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七月半当日,将它们供奉在坟前,逝去的亲人就会顺着藕人身上的藕丝,找到另一只小藕人,找到与亲人团聚的路。

  曲米村后山顺着山坡往上走,一直走到半山腰上,就会看见许多坟墓。这里是曲米村后山坡的墓葬场,此时已经将近黄昏,不少陵墓前都摆放着扎好的小人儿,微风拂过,山坡上飘着阵阵的藕香。

  狭长的山间小道上,一对老夫妇气喘吁吁地朝着山坡上走,他们手上提着两个篮筐,隐隐能闻出藕香,想必也是来这里祭奠的。

  此时已经将近黄昏,太阳只留下淡淡的余晖,炙烤着大地的酷热已经逐渐消散,空气中开始涌现出凉意,越往山上走,这凉意就越甚。

  “老婆子,走快点,太阳快下山了,黄昏可是阴气最重的时候,这山坡上冷嗖嗖的,谁知道一会儿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老头儿裹紧了衣衫,胆战心惊的环顾了下四周,好像真怕什么东西突然窜出来一样。

  相比之下,老妇人就淡定的多了,她小心的提着手里的篮子,生怕弄坏了扎好的小藕人。

  “你就别自己吓自己了,哪有那么多不干净的东西?这里葬的都是乡亲,生前大家都和和睦睦的,难道死后谁还能吓你这个老头子不成?”

  老头打了个哆嗦,没吭气。虽然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但小矛小盾的一直不断。谁家院子里的篱笆越了界,谁偷了谁家地里的两根黄瓜什么的。前年他偷了隔壁老三叔的三个鸡蛋没还,三叔今年刚过世,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这茬儿。

  今夜可是亡灵归家的日子,死者为大,老头可惹不起。

  这次出门前,他特意多煮了两个白水蛋揣在怀里,打算供在三叔坟前,全当赔罪。

  老妇人走到坟前,先摆上了香炉,点燃了三支香,在香炉旁小心的摆上了小藕人,她祭奠的是自己的儿子,前年在战场上被流箭射死了。

  香炉的白烟缓缓升起,檀香的味道暂时遮掩住了藕香的香气,老妇人又拿出了荷叶包裹着的烧鸡和几小碟点心,一并摆在了墓前。

  “再过两个月就是幺儿的生辰了,算下来该有二十三了吧?”老妇人小声喃喃道。

  老头没吭气,他望了一眼墓碑,神色中闪过一抹悲怆。老年丧子,他的心里比谁都苦,没人的时候,也会躲在角落里抹几把眼泪,可在老妇人面前,他却从没掉过一滴眼泪。

  老妇人是个善良脆弱的女人,他要是垮了,老妇人就更受不住了。

  “这年头,活着的人更苦。跟我们在这穷乡僻壤受罪有什么好的,说不定是老天可怜我们幺儿,早早地收他去过好日子呢。”老头儿安慰老妇人。

  老妇人偷偷用手抹了一把眼泪,心里还是不舍得。

  夫妇二人在坟前祭奠了片刻,老头抽空又去了隔壁三叔的坟头,偷偷摆上了两颗鸡蛋。眼下天色越来越沉,太阳几乎快要落到地平线下。

  “好了,快走吧,这风是越来越冷了。”老头忍不住的打了个哆嗦,把自己又往衣衫里缩了缩。

  老妇人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她拿起了手边另一个篮筐,起身朝坟场另一边走去:“别急,文先生的祭品还没摆好呢。”

  老头子这才想起他们答应了要帮隔壁文三先生祭奠他家的坟。

  文三先生是三年前搬到曲米村的,是村子里唯一的教书先生。他有病,身子弱得很,常常一病就要躺在床上十几天。七月半天气炎热,这后山却又阴冷,一热一冷下来,文三先生铁定会生病。

  他家老婆子是个心善的人,主动提出要帮文三先生祭奠。文三原本推脱不愿麻烦老妇人,可前两天不幸摔了一跤崴了脚,这才不得不求老妇人帮忙。

  提起这文三先生,老头心里总觉得毛毛的。虽然文三是个和善的读书人,温文尔雅没什么坏心眼,可是他却总觉得这个人怪怪的,好像隐藏着不少秘密。

  就拿文三要祭奠的墓来说吧,一个小小的土坑,挤在墓葬场的角落里,这根本就不是死人墓,顶多是个衣冠冢。

  正常人家里若有丧事,亲人寿终正寝,死后尸身入土为安。可文三要祭奠的,竟连个尸体都没有,这哪里是寻常人家的做派?

  还有,文三刚到曲米村的时候,身上受了很重的伤,浑身都是血,在村医的家里躺了半个月才捡回一条命。醒来之后问他因何受伤,只说是上山摘野菜不小心踩空了摔下来的。

  可他别说野菜了,连地里的菜都认不全,之前帮隔壁邻居孙二娘家的田里除草,硬是把菜拔了把草留下,孙二娘从娘家回来看见地里那草旺盛的直往上窜,绿油油的一大片,差点没晕过去。

  文三给孙二娘孝敬了三枚银锭子,这茬才总算过去。

  说来也奇怪,文三就是个穷书生,除了看书识字没别的本事,也没什么功名,可每当曲米村谁家有困难需要银子了,文三总能拿出几锭银子来周济他们。

  三年了,老头就没见文三离开过曲米村,可他手头里就好像有花不完的银子一样,这也是老头觉得蹊跷的一点。

  可这文三先生在村子里的人缘却很好,一来他乐善好施,只要村里有人遇到麻烦了,他都会出手相助。二是他这个人脾气也好,讲道理,不蛮横,很好相处。

  再加上他面相好,总是笑眯眯的,看着和善,村里的人都喜欢和他打交道。

  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孩子要想读书只能每天起早贪黑的去镇子的私塾里,自从文三先生来了以后,村里的孩子都在他那里,文三没事就给孩子们讲讲书,后来索性在院子里摆了几个桌椅板凳,给孩子们上课。

  他独自一人住在这偏僻的穷乡僻壤,给一群土孩子教读书写字,一住就是三年。

  老头儿从没见过文三先生有什么访客,也没听说他有家人。都说人生在世总有牵挂,就像藕一样,即便断了也连着丝,可文三就好像彻底砍断了和尘世的联系,孑然一身,孤独的有些不真实。

  文三先生要祭奠的衣冠冢就在墓葬场的西边,眼下太阳即将下山,这里十分昏暗阴冷,老妇人在香炉里燃上了香,摆在了衣冠冢前,又拿出了文三先生亲手扎的小藕人。

  文三先生的手很巧,他扎的小人儿比其他人做的更精致些,手脚部分雕刻的更精致,他甚至用黑豆给小藕人点了两个眼睛,用红绳在胸前系了一个小蝴蝶结,远远一看,煞是可爱。

  太阳最后一抹余晖落下,天空中没了日光,冷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行了,快走吧——”老头子打了一个哆嗦,心里冷的直发毛。

  老妇人正准备起身欲走,却突然注意到小藕人脑袋上的红枣咕噜噜的掉了下来,枣子在地上滚了一圈,沾满了尘土。

  祭祀的小藕人一旦摆上了祭台,就不属于俗物了,任何的一个小小变化都带着天意。小人儿头上的红枣是点睛之笔,红枣落,乃是不详,必有灾祸降临。

  老妇人和老头对视了一眼,眼里都呈现出了惊恐的模样。

  “凶兆、凶兆啊!”老头子吓得脸都白了:“藕人毁,鬼火焚,七月半,鬼敲门!文三先生要有大难了!”

  老妇人此刻的表情也很不好,安静的坟场内出现了几声窸窣的声响,很小很轻微,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分外的明显。

  “老头子,你听到了吗?”老妇人哆哆嗦嗦的问,老头子显然也听到了响动,他把老妇人护在身后,颤巍巍的朝声音发出的方向喊了一句:

  “谁,是谁在那?”

  响动声停了片刻之后,又开始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声音,像是火焰在燃烧。在文三先生祭奠的衣冠冢前,凝聚出了一个淡淡的蓝光,紧接着这蓝光越来越亮,变成了一团熊熊燃烧的幽蓝色火焰。

  “鬼火!是鬼火!”老头拽着老妇人火急火燎的就往山下跑,老妇人这次没有磨蹭,也不顾仍在一边的篮筐了。

  坟场又恢复了寂静,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只有少量的月光洒在黄土包上,这鬼火在空中左飘飘,右飘飘,像是在玩耍。

  “别闹,快放我出去。”

  鬼火里出现了一个男子的声音,男子似乎声音很急促,像是被憋得难受,有些不耐烦。鬼火听见这声音之后,泄了气一样耷拉着火焰,然后在空中不情不愿地蠕动了一下。

  随着鬼火的出现,这里的气氛骤降,隐隐可见白色的雾气弥漫,乌鸦扑棱着翅膀飞走,月光透过树叶洒下零星的几点不规则的月光,鬼火在空中不断地变化着,一团黑色的雾气缓缓的上升,然后逐渐凝聚出一个不规则的黑影。

  黑影逐渐变大,幻化成了一个男子的模样。微风吹散了云层,月光洒下皎洁的光辉,皎洁明亮的月光照在他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洁白的月光。这是一个男子的身影,身材削瘦,墨发及腰。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啦~浪了几个月,回来继续码字!

  小鬼差是受,王爷是攻!娇弱神马的都是假象,王爷很A,嘿嘿~

  文案和设定改了好几次才敲定,和预收的设定有出入,我自己也删了好多的存稿,再次在这里道个歉!鞠躬ORZ...

  喜欢的小可爱们记得点个收藏吧,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