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耽美小说>娱乐圈之只爱钱【完结番外】>第122章 对艺术的追求

  东边的太阳缓缓升起,普照在宫殿顶端的琉璃瓦,富丽堂皇。两排的石墙,尽头处是小宛的门。站在这个处处透露着古色古香的地方,让人有一瞬间的错乱,这里就像是那一座真正的紫禁城。

  苏清河跟了剧组的人的车过去片场这边,跟着大家走了进来。抬头望向天边的那一片火红,心里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小河,走吧,站在那里看什么?”一起来的伙伴喊他,一个早上的时间跟大家熟悉了,大家都喊起了他的小名。

  “没,我们走吧。”苏清河在心里就笑自己了,看来要找个时间过去真正的紫禁城看上一眼,才不枉费自己来了帝都一趟,去看看那一座真正的宫殿。

  跟新认识的小伙伴跟在队伍的后面,往他们今日要拍摄的片场走过去。

  来到这里,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大家的名字称呼都尽可能在地短时间内记下来。这一次剧组里的人跟他从前所待过的地方都不一样的,他俨然就是一个后辈,站在他的面前的都是为演艺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前辈,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尊重、礼貌,是他在这个剧组里必须要持着的两样东西。

  “陈老师您好。”

  “魏老大您好。”

  “方哥早上好。”

  ……

  苏清河也是跟着别人开口去喊这些演艺界的老前辈,后辈们的态度都是无比的恭敬。因为除了能在袁导的剧组看见这么多的老前辈聚在一起,在别的剧组都是很难汇聚这么多前辈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整个剧组能称为年轻的演员少之又少,而他演的是皇帝少年的时候,是年轻一辈子里的小演员。而跟这些前辈们比起来,他出道的时间短,作品也不多,并且也称不上优秀。到来到这里苏清河才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他的所谓的作品不过就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演皇帝小时候的那个孩子,见了人都是喊“爷爷好””“奶奶好”“叔叔好”“伯伯好”“哥哥好”,所以这么一比较,苏清河的心里又极大地安慰了。

  整个朝堂里再年轻的都不过是上了四十岁的大臣,再年轻就几乎没有了。

  在一众平均年龄偏大的剧组里,苏清河的年纪就显得特别地小。

  从化妆间里出来,就是正式地进入拍摄了。

  “黄导早上好。”苏清河问道。

  “你就是小苏是吧,嗯,不错的孩子。”黄良是副导,四十来岁的年纪,挺着个大肚子。也是一个严苛的人,对着演员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一个镜头都能卡上十几遍,不行第二天再重来的人。

  黄导是袁导的助理,也是副导。两个人是合作了十几年的老朋友,黄良甘愿做那个辅助的人,这一做就是十几年过去了,两个人的友谊也是圈子里的一段佳话。圈子里有那么一句话:没有袁刚烈就没有黄良,没有黄良也没有袁刚烈。

  第三幕。

  早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一座宫殿。

  坐在龙椅上,下面跪拜他的都是一众的老前辈,苏清河只感到心里诚惶诚恐,不知道自己被众人这么一拜要折寿多少年。手心向上,抬手,喊道,“众爱卿平身。”

  “启禀皇上,臣有事要奏。”

  “准奏。”

  一个早朝,台下的几位大臣在争吵,闹哄哄地就跟菜市场一样,以四大臣为首,朝堂上分为四大派。小皇帝尚未亲政,朝堂则是四个大臣的天下。坐在龙椅上的少年皇帝视线看向这个大臣,那个大臣,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最后是一张怒气冲冲的脸。

  别说皇帝小,就是皇帝年少的时候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只是他的年纪尚小,被大臣们架空了权力,没有任何说话的余地,即便是他说了什么,也是完全地被人忽略。

  从朝堂上下来,少年皇帝怒气冲冲地离去。

  少年皇帝出场的一个镜头,镜头里的人由远而进,一路走进去要跨过好几道的高门坎。身上是过长的金龙黄袍,抬脚要高,跨过门坎,再是匆匆而行。身上的龙袍,帽子腰带,珠宝配饰,十几斤的重量压在身上,走路还要保持在正常人的步伐,而且他现在正是生气,走路的脚步就要更快。

  就这走路的一小段路,步态形态面无表情都要达到导演的要求,来来回回地走,反反复复地拍了好几次。

  “重来一遍。”

  “重来一遍。”

  每一句的音调都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不急不躁。

  苏清河只能在这种不断重复的动作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焦躁。在这里他只是那位少年皇帝,而不是苏清河,他要忘记所有,把自己投入到角色当中。

  找到了那种感觉后,后面才是拍得顺了。

  “嘭……”最后一步,小皇帝在过门坎的时候摔了一跤,他自己立刻地爬起来,身边的宫女太监赶紧来扶起。

  小皇帝慌张地自己扶着头顶上的帽子,拍开过来搀扶他的人,抬眼看了一眼还是闭着眼睛坐在那里的皇祖母,若无其事地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摔下去的时候是真的摔,两个膝盖都着地了。

  苏清河出其不意地来了这么一步,却是小皇帝的那种懦弱跟对皇祖母的惶恐尊敬表达得淋漓尽致。

  站在镜头前的导演满意地点点头,对这个年轻演员演绎小皇帝的这份表情感到满意。

  在一众老前辈们的面前,他要力求达到最完美的一种状态。这已经不仅仅是演戏了,而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他必须要做到最好,大家都在看着,他哪里做得有一点瑕疵别人都会看到。

  苏清河的心里是要有很大的压力的,他不仅要让自己满意,更要让导演,甚至是在这里的前辈老师们满意点头。

  屋子最深处坐在大红椅上的是他的皇祖母,皇帝大步流星地往皇祖母走过去。他明明很急,还要谨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失了礼数,冲动中又有压抑和克制。

  “皇祖母。”少年皇帝走到太皇太后的面前,恭敬地弯腰,喊了一声。

  “嗯——”

  “说吧,是谁又惹我乖孙生气了啊。”一听到小孙子的声音,太皇太后才睁开眼睛,四平八稳地坐在高处的椅子上,眉毛微挑起,瞟了孙子一眼。只一眼,这一位老太皇太后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子因什么而生气了,缓慢的语气,是说不出的威严。

  只一个眼神,就看出了演员功夫的深浅。

  跟前辈演戏,从前辈的身上学习。

  在一个上午的拍摄中,不断反复重复的动作,苏清河都不厌其烦地去不断地改进学习。找了空他就向场外的前辈讨教两句,越是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他们越是愿意教导年轻一辈的演员,跟他们说话都是一种智慧。

  只短短一天的时间,苏清河就明白了袁导一开始对他说的那么一句话的意思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脱了衣服一看,膝盖上是两团的淤青。他伸手戳了戳,呲牙就咧开了,太疼!洗完澡出来,他在箱子里翻找出一瓶云南白药,往膝盖上喷了喷。

  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给萧屹去了个电话,两个人聊电话这成了他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那样。电话那头的男人不是话太多的人,苏清河会跟他说拍戏的时候遇到的事情,如果是他疑惑了,那头的男人会给他答案。在他的心里,萧屹俨然成了一本人形字典,百科全书。

  第二天睡醒,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这一部片子里,他的戏份不多,每天拍摄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但是除了呆在片场,他还是呆在片场。给演戏下来的前辈端杯茶倒杯水,等着前辈空闲了坐下来,听他们磕叨,话里长话里短,都是一些有趣的事。

  多学,多看,多听,便是如此。

  在片场里呆了一个星期,苏清河都跟片场里的老前辈们混熟了,每天顶着晚辈的幌子去偷师学艺。有天他坐在梁老师的身边,听着梁老师说,“我的孙儿也与你一般大了,只是我的孩子们都不喜欢演戏这一行啊,没有一个人走上我的这条路。我也不勉强,他们爱做他们自己的事,就去做自己的事去吧。”

  “是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想跟爱好。”苏清河偶尔地也会插上一句话,站在他们后辈的立场,说出他们的心里想法。

  “哈哈,是啊,不能勉强。”人的年纪到了老的时候,智慧也是跟着增长。梁老点头说道。

  老人们坐在一起,也会说到经常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说话,给他们倒水,扇扇扇子的年轻孩子们,话里无不是对苏清河的赞许,开口都是,“嗯,是个好孩子。”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做事都先学会做人。也许年轻一辈的他演戏还做不到老艺术家们所认可的那个地步,但是做人前辈们都是认同的,这也是苏清河在袁导的剧组里所让大家喜欢的地方。

  一个长相漂亮的小伙子,虚心好学,礼貌谦逊,待人接物都是做得可圈可点。而苏清河演技的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地方,这就是一颗刚发芽的种子,不断地灌水施肥,他就不断地向着阳光往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