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都市异能>恐怖综艺求生录>第25章

  翌日早晨,七点三十分。

  十二个人齐聚一楼大门前,大家的气色明显比前几天要好很多,尤其是那几个输了比赛的兄弟,感觉人都轻了不少。

  柯纯站在所有人前面,交代具体的计划:“每次送货车停在门口都会按两下喇叭,我们等下就散开贴着门站成一排,等着对方的反应。如果他直接开门进来了,阿启你就上去把他打晕,然后我们一起逃出去。如果喇叭响起后十秒没有动静,我会把手里的这张写有求救内容的纸条从门缝底下塞出去,其他人配合我一齐用力敲门。都没问题吧?”

  交代完,柯纯的目光一一掠过每一个人,让他庆幸的是每个人的态度都很积极,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想要逃出这个鬼地方的心思都是一样的。

  分针一格一格地往前移动,起初还会闲聊几句的选手们慢慢的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门外,好几个人把耳朵贴着大门,就怕错过一点点声音。

  七点五十五,一切安静。

  七点五十八,一切安静。

  八点整,还是没有动静。

  愁云一点点爬上每一张脸,柯纯的心里也开始打鼓。

  本来就没有送货小哥一定会来的准信,看这情况多半是要凉了。

  八点十分,有人再也忍不住发出一声嚎叫。

  紧接着两个兄弟崩溃地蹲下身子抱头痛苦哀嚎。

  从希望到绝望,只需要短短的十分钟。

  “兴许日子搞错了,不是今天呢?”费正启试图安慰丧气的大家。

  然而这个安慰却比风还轻。

  也许是这个结果早在柯纯心里有过预设,因此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失望,只是兄弟们的反应让他一时不知所措。

  “现在丧气太早了,我们还有机会的,其实……”为了安慰绝望的兄弟们,他想要坦白还有郎秋的老师可以依靠,但话没说完就被郎秋重重地打了下手。

  回头,柯纯见到郎秋严肃的脸,对他小幅度地摇着头。

  柯纯立马意识到是自己鲁莽了,希望被摧毁的崩溃场景就在眼前,他如何能再残忍地制造这个悲剧呢?

  柯纯话头一转,顺着费正启的话说道:“城堡里有吃有喝有电有水,今天失败了,我们可以再找其他办法,再不行,每天凿墙,一个礼拜总能凿出个洞来!”

  费正启马上附和道:“对啊,首先自己要振作,自己都放弃了,比赛还怎么赢?”

  “可我们昨天把大多数食材都用掉了啊!”一个兄弟抱头喊道。

  柯纯愣了下,才想起这茬事儿,他想了想,对所有人说:“我们先把所有事物都集中起来,看看够用几天,然后再制定具体的逃生计划,你们觉得呢?”

  事到如今,唯有此计。

  大家都赞同这个决定,唯有耿言彬在散开时悠悠道了句:“要是红玉还在,就不用那么麻烦。”

  一边说,目光还一边有意无意地瞥向柯纯,除了满满的讽刺柯纯感觉不到其他。

  二十分钟后,除耿言彬以外的人很配合地把自带的零食干粮等都带到大食堂,堆了一桌吃的。

  这是进入城堡一个月没有被消耗尽的面包、饼干、零食,还有几包方便面,看着虽多,但要真按十二个人头算起来,最多撑不过两天。

  他们本来想得很美好,今天送货小哥一来就能解放,于是昨晚上开开心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

  现在一想到这顿丰盛的晚餐可能会成为他们人生最后一顿大餐,唉声叹气如涟漪一般扩散开去。

  带头做饭的几个兄弟懊悔不已,柯纯也很自责,如果他当时能制止他们的话……

  快乐总是会让人麻痹大意。

  面对眼前拮据的情况,费正启决绝地对柯纯道:“我看我们还是马上动手凿墙吧。”

  在死亡的真实威胁下,大家的行动力激增。

  柯纯、郎秋、费正启三人主动担下了搜索城堡、物色突破点的任务,其余人中选出了两位看管食物以免有人偷拿。

  在一个小时的评测下,柯纯他们选定了食堂东面的那堵墙,从那儿出去是城堡的东侧,他们从二楼小窗确认过,东面墙外虽说也濒临悬崖,但有足够的空间通行一人。

  费正启找出他之前用过的铁锹,他们又在地下室的仓库里找到一把铲子。

  然后把大家召集起来,排好班,轮番干了起来。

  柯纯看到蒯安和站在人堆后面,脸色不是那么好。

  他有意地靠近蒯安和,试探地问道:“失联了?”

  蒯安和却没有回话,一声不响地转头离开了食堂。

  凿墙这个活远比影视作品上看起来的要难。就连费正启干了十分钟也已满头大汗,更别说其他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孩子,他们可能在家连扫帚都没拿过,更别说铁锹和铲子了。

  一铲子下去,墙上连一道缝都没有,手心已经红了。

  没办法,费正启只能从如何正确使用铲子开始耐心地教起。

  体力劳动一天后,大家的肚子开始咕咕乱叫,残酷的是并没有足够的食物分给每个人,一人份的量可能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一起活着,再苦再累再饿也只能咽下肚去忍着。

  这天晚上,柯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今天的事情,突然一个非常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坐起身来,冲对面的郎秋问道:“我们是不是被彻底抛弃了?”

  郎秋开着床头灯正在看书,漫不经心地回道:“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吗?”

  柯纯强调说明:“是字面意义上的‘抛弃’,没有人会管我们的死活,包括节目组。”

  这话引起了郎秋的注意,他把书反扣在被褥上,侧头看着柯纯问:“为什么这么想?”

  “蒯安和慌了。我今天看他脸色不好,故意找他说话,他逃了。你想想,他一直以来都很从容,无论我们怎么质疑,他都能和煦微笑,但今天我没见他笑过。”

  郎秋不以为然:“也许只是他被抛弃了。”

  “不只是他的反应。送货小哥没来也很奇怪。你想想,送货小哥是我们逃出去的机会,但反过来不也是节目组拿回主导权的机会吗?如果他们想要继续控制我们进行实验,肯定得再派人来,而最好的伪装不就是送货小哥吗?”

  “也许节目组也猜到我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所以故意错开时间让我们措手不及呢?”

  柯纯的思路豁然明朗:“那我们是不是派一个人守着大门比较好?一有动静可以通知所有人。”

  郎秋问:“谁去?”

  “我去!”

  说着,柯纯抱起被褥就要走。

  郎秋赶忙把人叫住:“不用那么麻烦,我有办法。”

  他从黑色的行李包里翻找了半天,拿出一个小东西揣兜里,然后对柯纯招招手。

  两人一起走到一楼正门口,就见郎秋掏出口袋里的东西,抬头寻找着什么。

  柯纯凑过去发现郎秋手中是一个硬币大小的微型摄像机,他不由赞叹:“你居然还有这种东西?”

  想到之前黏在蒯安和身上的定位器,柯纯暗自吐槽,这家伙是蓝胖子吗?

  郎秋笑了笑,他已经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撕下微型摄像机底座的胶带,粘到门檐上。

  确定粘牢之后,他松开手,大功告成地呼出一口气:“搞定了。”

  柯纯疑惑道:“这家伙只能拍影像吧,城堡里有什么好拍的?大家都在睡觉,没人会来门口溜达啊。”

  郎秋神秘一笑:“等下你就知道了。”

  回到屋里,郎秋解锁手机屏,打开一个APP,动作太快柯纯没有看清那个APP叫什么,不过屏幕上展现出来的画面是城堡门口的景象,不难推测这个APP应该是和那个摄像头有联动的,但这并没有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

  这时,郎秋从包里掏出了一副蓝牙耳机,分了一个给柯纯,吩咐道:“塞着它睡。”

  刚一戴上耳机,柯纯就听到了“滋滋滋”的噪声,他讶异道:“这是实时录音?”

  “那个摄像机上搭载了收音设备,APP上还可以调节音量,你现在听到的杂音应该是外面的风声。”

  “外面的风声?!”柯纯惊叫。

  这麦克风那么牛的吗?他们在屋里说话外面的人都不一定听得到!这小东西居然能收到声?

  郎秋就像是在炫耀他最得意的宝贝,介绍道:“这个收音器灵敏度很高,穿越性很强,可以拾取方圆一百米内的所有声音。万幸,在这深山老林里没有那些嘈杂的人声,不用担心耳朵受罪。”

  “那么说,如果有车接近,可以在它开到一百米外的地方就察觉到?”柯纯瞪大了眼睛,这个收音器太BUG了,尤其是可以穿越物理屏障这项性能,随身带着不是能把身边人的秘密都给听个一清二楚啊?!

  想到这儿,柯纯不由自主地抖索了下。

  郎秋有点好笑地看着柯纯的反应,跟着说:“所以今晚我们戴着它休息,一有动静就可以立马起来。”

  柯纯翘起了赞赏的大拇指,百宝箱郎秋,真好用!

  兴许是挂记着耳机里的动静,柯纯这一晚一直提着一根筋,只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小时。

  耳机里呲呲的风声、树叶的沙沙声持续了一整夜,没有其他异样的动静。

  第二天一早,他是被门外的喧嚣声给弄醒的。

  兄弟们纷纷出到走廊里,见人就问:“有没有水?”

  强烈的不安感敲击着柯纯的心,他赶忙跑到自己屋里的洗浴间,打开水龙头,一滴水都没出来。

  停水了!

  没想到不好的预感应验了,这栋城堡,包括这栋城堡里的他们似乎真的被抛弃了。

  然而更糟糕的情况在第三天的早上发生了。

  停电了。

  没水、没电、没食物,他们这些人彻底被遗弃在了这里。

  不安、恐惧、焦虑、绝望,各种各样的情感全都爆发出来。

  这一天,所有的人都非常暴躁。

  最暴躁的是凿墙工程的进展十分缓慢,两天的成果不过是凿了一小块凹槽。

  一个兄弟把铲子一扔,怒吼道:“老子不干了!”

  确实,按照现在的进程,凿出一个洞之前他们这些人会先饿死。

  一个起头,另外几个也纷纷罢手,与其浪费体力在这种没指望的事情上,不如好好保存体力,争取多活一天。

  结果,只有费正启一个人还在勤勤恳恳地凿墙。

  柯纯看着陆续散去的兄弟们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如同看着好不容易堆砌起来的建筑在一瞬间被击倒瓦解。

  他不甘心,也不会放弃。

  他主动拾起被扔在地上的铲子,正想要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时,忽然听到食堂里响起一声惊人的嘶吼——

  “冉晓信——!你还回来!”

  转头望去,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一溜烟逃出食堂,追在他后面的兄弟气红了脸,撞人就叫“追他!他把吃的都抢了!”

  一听这话还了得,所有人二话没说一齐追了出去。

  冉晓信逃回房间,把门一关,晚了几秒的其他人只能干巴巴地围堵在他的门口,用语言威逼利诱。

  费正启拍着门大吼道:“冉晓信!出来!”

  门里传来冉晓信的声音:“都是我的,你们谁也别想抢走!”

  柯纯用尽量柔和的语气劝道:“晓信,我知道你很害怕,我们都和你一样。但是你想想,如果你一个人霸占着食物,我们都饿死了,那么你一个人能怎么逃呢?不如大家一起分享,群策群力,这样活下去的概率才更高点。”

  哪知道冉晓信突然爆发了一般“砰砰砰”猛烈地敲起门来。

  “柯纯!”凶狠的呼唤,厌恶之情尽显无疑,“你还有脸说?要不是你搞这一出,我们现在会那么狼狈?每天饿得前胸贴后背,房间臭的要死,喝口水都不敢。凭什么我要遭这个罪?我赢了啊!猫捉老鼠我赢了啊!我为什么要和你们这群Loser一起忍受这些?!”

  他的每一个字都捶在了柯纯的心上,他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开口,心里头五味杂陈。

  冉晓信说得没错,如果顺着节目组来,他可以平安活到下一轮,吃得好住得好睡得好,但输了游戏的人呢?

  柯纯把头转向那几个输了游戏的兄弟,他们一个个都避开了柯纯的视线。

  这让柯纯的心凉了一半。

  费正启看不过去,帮柯纯说话:“纯是为了我们,为了集体,个人的事情只能先忍一下。”

  他说的话一直很正道,然而有些时候正道并不讨人喜欢,尤其是在自己的切身利益会受到严重损害之时。

  冉晓信激动地回道:“呸!集体个屁!我只代表我个人,我要赢这场比赛,然后活下去!你们的死活关我屁事!”

  一片沉默。

  就连费正启也没了声。

  沉默代表了认可。

  柯纯明白了,原来只有他一个人是真的想要集体逃脱的,而其他人不过想的都是明哲保身。

  他无力地吐出两个字:“好吧。”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开人堆。

  他知道费正启在后面叫他,但他不想回应,因为没有意义。

  也许在这些人眼里柯纯很“伪善”,他们愿意配合只是因为符合他们个人的利益,就好像这些天都是输了游戏的人在拼命干活,而赢家们都不care这事儿。

  输家知道他们无路可退,赢家还有遵从游戏这一条活路。

  但柯纯很不解,这场游戏胜者只有一个,为什么他们那么确信自己能够赢到最后?

  迎合节目组的路数,奋力地去赢,这件事本身就非常的“小丑”。

  柯纯不愿意,却没想到不愿意的竟然只有他一个人。

  尽管如此,现在柯纯满脑子还是想着当下的脱困之法,他觉得自己疯了。

  回屋时,郎秋已经在屋里了。

  他正坐在桌前,手机就架在桌上,而他的耳朵里塞着那一副蓝牙耳机。

  郎秋也没有放弃,这让柯纯的心灵得到了一点安慰。

  他走到郎秋身后,目光放到小小的手机屏幕上,还是那一个画面,除了光线亮一点外没有任何区别。

  柯纯拍拍郎秋的肩膀,问道:“怎么样?”

  郎秋稍微回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淡淡道:“没动静。”

  柯纯有些累,他在郎秋身边坐下,盯着手机屏的目光变得呆滞。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郎秋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问东问西,这让柯纯很舒服。

  郎秋身上的味道果真有奇效,先前还焦躁不已的心情慢慢地趋于平静。

  “对不起。”

  柯纯小道了声,把头一歪,靠在了郎秋的肩头。

  好在,郎秋没有拒绝。

  在郎秋身边,柯纯觉得全身心都被治愈了,要是一直能和他在一起,该有多好。

  他想着、想着,意识开始飘远。

  杂乱的思绪喧闹着渐渐远去,余下一片空白。

  等他再次醒来时,是被郎秋叫醒的。

  “有动静!”

  柯纯坐起身,瞥了眼窗外,已经全黑了。

  “看手机。”郎秋提醒他。

  柯纯忽的警觉起来,马上去看手机屏幕。

  一个女人,穿红衣服的女人。

  他渐渐撑大了眼睛张大了嘴,手指颤颤巍巍地举起,指着屏幕里的女人,不可置信地高呼:“怎么可能?!”

  屏幕里的那个女人,他们很熟悉,正是红玉。

  她正举着一把枪,对着画面右边。

  三秒后,她收起枪,从左边出了画。

  柯纯急着问:“她开枪了?刚刚她开枪了吗?”

  因为蓝牙耳机是郎秋戴着,所以他听不到声音。

  郎秋犹疑着说:“看情况,像是开了枪。”

  “像?没有枪声吗?”

  画面的右侧的动静解答了柯纯的问题。

  一个人从右侧爬入画面,由于摄像机角度的关系只能看到一个后脑勺,但从他迟缓的动作中不难猜测他是被打中了。

  “救……救命。”郎秋轻轻复述耳机中的话。

  那一声后,这个人倒在了大门前,再也没有了动静。

 

彩蛋2

  -----------------------------------------------

  主贴:那场实验的被试名单:竟然是他们?!

  瓜友们,一手资料,绝对可靠!

  我有一个亲戚是科研局的,前天找他吃饭的时候多灌了他几瓶酒,嘿嘿,请叫我心机小honey!

  你们猜怎么着?他给我透露了那场实验的被试名单!

  绝对热乎的情报,仅我一家独有!

  废话少说,情报送上。

  名单如下——————

  ↓

  ↓

  ↓

  你准备好接受惊喜了吗?

  ↓

  ↓

  ↓

  五十人大名单来了哟!!!

  ↓

  ↓

  ↓

  柯纯、蒯安和、冉晓信、耿言彬、薛友蕊、贝春冬、简虹、费正启、农乐蓉、浦金、梁绿蝶、程夏柳、桓建武、龙香藤、崔恨风、乔梦槐、匡向萍、戴收国、罗觅风、丁明明、纪超、张颜、钟钊、庞曼凝、习文耀、乔一凡、麦渊、龚汇、任杭、卢有易、汪向雪、储代梅、洪醉易、柳至顺、闻梦易、郝建始、蔡妙菡、陈乾、耿绮、纪向雪、胡凝冬、史从瑞、孔盼雁、蒙熙宁、闵鹏宇、余梦、谢耀、蓬谷月、卓远、叶秦

  怎么样怎么样?

  这非常明显了啊!

  群众的智慧果然厉害,瑞思拜!

  别问我最后结果怎么样,这是绝高机密,不可泄露!

  只能说,大家敬请期待!

  我已经满足了,匿了匿了。

  等一切结束后,我再找机会和大家详细唠唠!

  -----------------------------------------------

  于小阳滑动鼠标一路往下翻看跟帖,有喊“卧槽”的,有抱怨贴主说话只说一半的,有威胁贴主有本事别匿的。一小时前的发帖,已经翻了十几页,十几页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讯息,他又跳回到第一页,把那五十个人的大名单滚动至屏幕中央。

  这个论坛名为【人脑实验场】,是个小众的邀请注册制论坛。

  开设三年来,注册人数刚刚到两万,但看帖子热度,这两万的会员都是粘性很高的用户。

  【人脑实验场】,顾名思义,这里发布的内容必须和“人脑实验”有关。

  “人脑实验”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单词,它并不小众。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人脑测试”。

  “人脑测试”包括很多种,有娱乐性质的,类似于测试“人脑颜色”、测试“理智脑or感性脑”等等,这些测试题目很少,基本上大家图个乐子当个谈资,玩玩也就过了,不会放在心上。

  还有一种是专业性质的,需要到专门的机构里面才能测试。专业测试就会比较繁琐,专业人员会给你戴上头盔,问你很多问题,然后让你做许多题目。当然出来的结果也是更加全面,你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脑子在哪一方面比较擅长,哪一方面还有欠缺,之后会有专业人员针对你的大脑制定一个属于你的“大脑进化方案”。当然,费用也会更加昂贵。

  除了以上两种外,前年网上突然流行起了一个半专业类测试,题为“测测你的脑子有多接近人类”。这个测试有230道题,测试完毕后会出一份特别详细的结果报告,但它是完全免费的,最初是在朋友圈里面疯传,后来所有的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个测试流传到疯魔的程度,团体中开始就测试结果进行攀比。高分者被人吹捧、低分者被人嘲笑,直接把“人脑测试”推向了热度的顶端。

  也正是这个契机,“人脑崇拜者”孕育而生,而这个【人脑实验场】的论坛也是在这次热潮中悄悄建立起来。

  不过这个论坛的用户对于“人脑测试”没有什么兴趣,他们的关注点在于“人脑的研究和实验”。

  论坛上的第一个帖子就是揭发国家正在偷偷实行的“人脑实验”。

  帖子中表达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观点:

  “我们的大脑比人脑的10%还不足。”

  贴主列出了一系列政府官方组织的一场场关于“人脑研究”的实验数据来佐证的观点。

  纵使他们拥有比人类更强的记忆力、信息处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但在创造力、应激反应力、感受性等数据上却远远落后于人类。

  他们甚至不知道“爱”是一个什么情感,90%以上的新人类觉得“爱”可有可无,但有60%的新人类对“爱”表现出了明确的好奇。

  自此以后,论坛里经常会发布各种各样的“人脑实验”,大多数都不知真假,但有一个观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人脑实验”从百年前就开始了——百年前,还是人类和新人类共处的年代,那时的社会还是人类占优。

  其中有一场很传奇的实验,论坛中的人称之为“那场实验”。

  “那场实验”据说是八十年前由政府主导执行的,但更多的资料却无从查起。

  有人说“那场实验”是披着“综艺”的皮,骗了很多无知的青少年,目的是要研究青少年的大脑发育。

  有人说“那场实验”把一整座城都封了,里面的每个人都是被试。

  有人说“那场实验”最后无一人生还,全都成为了实验的牺牲品,至今他们的尸骨还在某座山上无人发现。

  有人说“那场实验”的真实目的是改造人,被试都焕然一新以新的姿态回归生活了。

  众说纷纭,“那场实验”的神秘色彩越来越浓,渐渐成为了传奇。

  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在论坛里发布关于“那场实验”的爆料,真假难辨。大家虽讨论得激烈,却很少有人当真,因为从没出现过“实锤”。

  直到一个多月前那个“综艺”的开播。

  《通往歌神之路》,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吸引力的名字,至少对于【人脑实验场】的瓜友们来说。

  起先于小阳也不知道这个节目,职业关系他并不需要天天出门上班,但即使大部分时间在家度过,他的兴趣也只在电脑和游戏上,电视机于他而言只是个游戏显示屏而已。

  九天前,论坛里有一个热帖一直霸占着首页的位置,热帖的主题是“《通往歌神之路》是人脑实验?”

  于小阳感到好奇,就点进去看了下。

  主贴贴出了节目的截图,是一群人在一个昏暗的房间。

  那个房间阴气森森的,中间摆着一个破旧的手术台,四壁上挂着奇奇怪怪的工具。

  房间里有一个人,另外门口聚了一堆人。这些人表情各异,惊惶、害怕、紧张、气愤,于小阳是第一次见到那么生动的表情。

  这几个人绝对不是“新人类”。

  于小阳想,却又不禁疑惑,如今居然还有“人类”的存活?

  据他的情报,“人类”要不死绝了,要不就在政府管辖的实验室里当研究对象,断无可能还上综艺演节目!

  等等,这个综艺会不会是政府所为?

  想到这一层,于小阳觉得主贴的可信度蹭蹭上升。

  他随即打开视频网站搜索起这个叫《通往歌神之路》的节目来,看到“封锁的密室”那一段后,更加肯定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这些可怜的“人类”,还以为自己生活在“旧年代”,还在坚持着自己可笑的梦想,像小丑一样任人摆布。

  倒是那个叫“柯纯”的人有点意思,竟然敢在节目里直接和镜头叫板,于小阳作为一个“新人类”都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叫好。

  从那天以后,于小阳家的电视机总算开始干起了它的本职工作。

  于小阳依旧每天在家摆弄电脑和游戏机,唯一的不同就是电视机上同步播放《通往歌神之路》这档综艺。

  看了两天后,于小阳发现了一个让人惊愕的事实——他也许认识这其中的一个人!

  其实最初看的时候就觉得其中有个人长得很眼熟,在他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后突然就想起来了!

  于小阳的爷爷曾经留给他一本手札,手札里夹有一张老相片,在那张相片里好像就有这个人!

  想到这儿,他一刻不停地翻箱倒柜找到了那本手札,并且翻动纸张果然掉出了一张照片。

  由于年代的关系,那张照片已经微微泛黄,上面是一张集体照,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在剧场外排成三列一齐对着镜头比树杈。照片的背面注释:零九届话剧社留影纪念。

  于小阳听他爷爷说过,他爷爷大学时候是学校话剧社的场务,那时候剧团里有一个人缘特别好的前辈……

  他在照片中找起那个人来。

  “有了!”

  于小阳激动地用食指点住一排正中间的那个笑得十分灿烂的青年。

  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像!和节目里的那个人几乎一模一样!

  这人叫什么名字来着?

  于小阳努力地在记忆中搜索,然后他确信他爷爷没有和他说过名字。

  “也许手札里会写。”

  那么想着,于小阳迫不及待地翻开手札。

  手札里是他爷爷苍劲有力的文字,记录的是他从大学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的日记,每一篇都很简短,这省去了于小阳很多功夫。

  他专注于提到“话剧社”的文字,一目十行地查找。

  “这里!”

  ——

  x008年6月22日

  今天蒯学长因为迟到给我们每个人买了根棒冰,剧场空调坏了三天了,这根棒冰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以后也要成为像他那样的前辈。

  ——

  蒯!

  节目中的那个人也姓蒯。

  “蒯”绝对不是一个常见的姓,于小阳觉得很难用巧合来解释这个事情。

  他继续往后翻看。

  蒯学长在他爷爷的心里是一个和蔼可亲、体贴学弟学妹的好前辈,会主动问候大家、给大家带吃的、替他们场务分担劳动,还很能体察人心、主动开解迷茫的后辈,总之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好人。

  这个膜拜的口气与爷爷说与他听时一模一样。

  于小阳心里已经基本认定这个蒯学长和节目里的蒯安和一定有关系。

  至于他们是什么关系,他现在还不好判断。

  又往后翻了几页,他的目光定在了某一页上。

  ——

  x009年7月5日

  今天大家给蒯学长举行了送别会,一是庆祝他毕业,二是给他践行。他被一个唱歌综艺选中,再过十天就要入营了。我知道蒯学长的梦想就是站在舞台上唱歌,真心祝福他。

  ——

  唱歌综艺?

  于小阳警觉起来,这个蒯学长也参加过唱歌综艺?

  他继续翻看下去。

  ——

  x009年9月3日

  蒯学长入营快两个月了,奇怪的是节目一直没有定档,甚至连节目名都没有公开。听学长说,入营之后要上交手机,所以没办法和他联系。剧团里的人都在吐槽这节目故弄玄虚神神秘秘。算了,再等几天吧,我们都等着集体给学长打call呢!

  x009年10月10日

  今天剧团里又讨论起了蒯学长,没有人知道他现在怎么样。节目也迟迟没有定档。这是不是有点奇怪?我们已经托关系去问了,等结果吧。

  x009年11月20日

  蒯学长那个节目还是没有消息,托关系问来的结果是无可奉告。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了,除了蒯学长以外还有好几个人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会不会是一场诈骗?集体传销?担心……希望蒯学长没事。

  ——

  于小阳拧起眉头,直觉告诉他,当年那个综艺和现在这个综艺一定有关系。

  同样的姓氏、同样的容貌,一开始于小阳怀疑这俩是不是直系亲属,但现在他的心中浮起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假设——他们会不会是一个人?

  于小阳自己也知道这个想法有多么荒谬。

  人类的寿命是有期限的,八十年前二十几岁的青年在八十年后如果还活着就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怎么可能还保持年轻的容貌参加这样一档综艺节目呢?

  可要用巧合来解释这一切未免也太传奇了。

  传奇……

  这两个字在于小阳脑中闪过的时候,他忽然如被雷击中一样,呆坐在沙发上。

  “那场实验”也是八十年前。

  也许真的是一个“传奇”!

  可,怎么做到的?

  有了这个大胆的假设后,于小阳特别关注【人脑实验场】中关于“那场实验”的每一个帖子。但让他失望的是没有找到靠谱的情报。

  直到今天的这个爆料贴的出现。

  五十人的大名单,只要去一一核实他们每个人的身份,就能确定现在这个节目和八十年前的那场实验是不是真的有关系!

  于小阳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正中的那五十人的名单。

  已知的名字是在节目中的公开信息,其余那些名字节目中并没有公布,因此这份名单也有“伪造”的可能。

  但如果是“伪造”的,有一点让于小阳很不解。

  这份名单里少了两个公开的名字——郎秋和薄亦然。

  如果是贴主故意想要博人眼球伪造名单的话,怎么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

  在跟帖中确实也有人拿这点质疑贴主,但贴主发完贴后就遛得无影无踪,别说回复了,于小阳查过此人的IP和网站痕迹,发完贴后他再也没有登录过,IP也是虚假的。

  不管这份名单是真还是假,对于小阳来说都是一个突破口。

  他撸起袖子,深吸一口气,狂敲起键盘,投入调查中……

 

第三卷:无声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