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都市异能>一觉醒来徒弟全叛出师门>第82章 【一更】冼施主,顾施主……

  刚过晌午, 夏日太阳并不热烈,能容纳数百人的明辉堂内人头涌动,闲聊说笑声不绝于耳。问机阁和万剑宗发展多年, 各自镇守一方, 早已在界内成了南泰北斗一般的存在。

  虽说亲朋好友以这两家修士居多, 但也耐不住人脉庞杂, 各大宗门之间彼此牵连盘踞。说起来,这办酒宴和民间一家中举,满乡欢庆的场面也没什么两样。尚未正式开席,已经是人声鼎沸, 觥筹交错, 你来我往的热闹景象。

  但其中受邀恭贺的也未必有几分真心。

  谁不知道郑阁主家的小公子没拜入他爹门下,也没去万剑宗, 反而认了个杂门野派的修士做师父, 听说那人也只有出窍后期的修为。

  虽说放在一般宗门中, 这样年轻的已经能做长老座下的首席弟子,带着接触一些门中事务,但那也得是有强有力的师门做靠山。

  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真要较真起来,从家窝里抱出来的大雄鸡和凤凰从支中的孔雀,本质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虽然他年纪轻轻已经有出窍后期的修为, 但出窍和合体之间, 有散修从生到死数百年都未能跨越。

  否则三十岁出窍,三百岁还是出窍, 那这又有什么用?平白惹人笑话罢了。

  自从人魔大战结束后,这五百年来人界休养生息,没能培养出个能与魔君对抗的奇才, 也改变不了魔界人界分庭抗礼的局面,反倒是让常年的平静麻痹了双眼,活在醉生梦死和勾心斗角里去了。

  修仙界虽有仙道联盟,但谁不知道其中大权都被万剑宗攥在手心里,若他一家独大也就罢了,偏偏南泰北斗表面虽不和,却有姻亲相连。新晋的大宗门想要分走万剑宗和问机阁话语权,底下的小门小派散乱离心,各自抱团。

  除去长辈之间的勾心斗角之外,名门望族的弟子之间也不乏比较。

  种种原因下,郑盛凌这次的答谢宴表面上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早就是水冷杯凉,各怀鬼胎。

  “齐兄见多识广,对这如意门可有印象?”

  “反正我是听都没听说过。”

  “之前带师弟去秘境历练时,齐某略有耳闻,蛟潜秘境崩塌关闭好像就与这二人有关,之后才惹出了魔气与面魁的祸事。”

  “齐兄是去的明幻秘境吧?听说是上古大能遗留下来的,遍地珍宝名品。蛟潜秘境那屁大点的地方,咱们不清楚也是正常的。”

  “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那阵子各大门派都在戒严,上山下山都要盘查几百遍,好像真有这什么玩意似的,实在没劲儿。”

  “是啊,当时戒严了半个多月,结果呢?还不是连半点魔气都没查到?要我说啊,人家怕是还在幽都痴寻他那早亡的恋人呢,哪有空挑起人魔之间的纷斗?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所谓在劫难逃,也莫过于此了。”

  一群修士们聚集在一处窃窃闲聊,旁边有人路过时不小心听到,忍不住劝:“我见过如意门的掌门,他很好,并不像你们说的那样。而且,你们还是不要拿魔头开玩笑了……”

  突然被扫了兴致,围在一起侃侃而谈的世家弟子回身,上上下下扫量着对面那人身上的简单校服,半晌没说话。

  衣料简朴,也没有佩戴家纹。

  站在他们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过了一会儿,、方才那个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修士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这有什么,我们不过是说着玩玩的,难道你就从来没听过那魔君的小道绯闻?更何况人魔两界休战数年了,我们在自家谈趣还要看魔修的脸色?再退了一步说,现如今两方井水不犯河水,小道友提醒是好,可我看你也未免太过谨慎了些。”

  他说的自家,并不是指自己是问机阁的弟子,而是代指整个修真界。

  “道友此言非也。”

  他这几句看似说的弘大昂然,却让那小弟子皱起了眉,轻声反驳,“人魔两界休战数年并非是魔修对我们有所忌惮,而是几百年前那场浩劫魔界也受了不小的损失,再加上近百年来魔君深居简出,才换来些许时日的喘息。”

  “倘若魔君他日携数万魔修而来,我们如何能抵挡得住攻击?此前照金国旧都玄武城被瘴气所埋、深陷水害瘟疫之中,死伤百万……我且问道友,这笔账你当如何算?”

  这小弟子虽然修为不高,堪堪金丹水平,但字字珠玑,有理有据,无法不信服。

  面前的这群修士一时间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半晌后,那位齐某的修士才往前缓缓迈了两步,脸皮微微一掀,目光浅浅打量他一眼。

  “你是哪个门派的?”

  只这一句,就足够击溃对手所有的底气。

  “……”方才为冼玉他们说话的小道友垂下脑袋,半天后才嗫嚅道,“青、青城派。”

  这三个字一说出口,面前几人看他的眼神就更加淡了。

  青城派。

  小门小派,没什么风光的。

  这几人家世宗门虽比不上问机阁与万剑宗,但在界内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古皆闻蚍蜉撼大树,可敬不自量。可谁听过大树与寄生在土壤之中的蚍蜉计较的呢?

  那齐某嗤笑一声,并不打算再与他争锋。

  却不想,刚才他们几人围聚在一处时音量不减,早已引起许多人注意的目光。

  “青城派……许久未见有这样的少年了。”

  随着一声叹息,屋外传来一道不疾不徐、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众人原先还有疑惑,一听这道沉静悠远的嗓音,顿时脸色严肃了许多。

  “叮铃……”

  随着一道空灵的金玉碰撞声,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带着微晃的法铃跨过门槛、杖底落在明辉堂的青砖上。笃地一声撞击,刹那间梵音入耳,紫竹环绕,如痴如定,宛若置身于菩提之下,得以窥见释迦摩尼金身。

  那手握锡杖的圣僧穿着一袭赤布僧伽梨,面容清俊无情,眉心点一抹浅浅的红色印迹,他单掌立起,眉宇中却又露出几分慈悲。

  “……阿弥陀佛。”

  嬉笑闲语者皆归于寂静,众人神色皆是庄重与崇敬,十指相合,还了一个佛礼。

  还的这道佛礼,无人不真心实意。

  自北溟魔君打上引业寺、妙心一夜坐化圆寂后,世间苦难甚众,寺庙香火难续,佛道也日渐衰微。直到法华大师下山入世,才扭转乾坤,佛法讲度万人,一己之力振兴了佛道。

  多年前曾传闻妙心高僧虽然没有修为,但他生来修有佛眼,能看透世间奥妙。法华大师扬名之后,也被多次称为‘小妙心’。

  然而事实上,妙心不过机缘巧合下得了一双佛眼,修习的是小乘法;而法华大师却是天生慧心,上能辩得阴阳,下则窥得五行,修习的是大乘法,是从菩萨道的真子。

  五百阿罗汉曾道,‘阿罗汉自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

  阿罗汉,便是如来之子,胜者之子。

  他是真正的佛子,因故下凡修行,有累世佛缘之效,日后必然会修成一座真正的佛。

  他们把法华大师当做是上天的一种馈赠,只是谁都不知道,这份礼物会停留多久。

  法华大师生着一双微吊凤眼,眉宇之间微微透着些许菩萨慈悲,道,“爱生欲,欲生念,念执狂,抑郁而不得,终成魔。障生于此也。”

  魔欲为害,便成业障。

  说到底,魔修此前犯下的种种罪孽,不过是加在自己身上一层又一层的业障。佛道信奉前世罪孽后世偿还,这点也与酆都不谋而合。杀人偿命是古今通晓的真理,但魔修却偏要以魔入道,修成正仙,将此前罪孽一笔勾销。

  方才那个‘美人关’修士口中句句是散漫与松懈,想必是在和平年代生活得太久,完全不记得战时的苦楚,还说出‘井水不犯河水’这样惹人发笑的言谈。青城派的小道友看不下去,又更何况是与魔修理念南辕北辙的法华呢?

  他话虽未说尽,但有脑袋的都能明白大师想说的是什么,不禁向刚才口出狂言的那群人投去了严厉批评的目光。

  这会儿,那些人脸色早已臊得通红,隐隐感受到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郁闷之感。

  周围的看客未必是真的完全认同法华大师,但那又如何呢?

  就像方才他们试图以宗门显赫来堵住那小道友的嘴一样,如今法华大师的名望也把他们堵得死死的,傻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不是巧了吗?”有人见气氛太过尴尬,主动出来打圆场,“没想到这一趟过来还能碰见大师,您快坐下吧,我们还等着您抽空讲两句佛法,好看看自己有没有悟性呢。”

  法华大师虽是个和尚,但也并非是个不通情理的和尚,闻言微微一笑,顺势落座了。

  “陈明兄,你别太在意。”刚才被一同‘羞辱’的那群子弟里,有人安慰道,“法华大师是出家人,自然听不惯魔啊妖啊,我们也是被那个小崽子钻了漏洞,才会……”

  他安慰的这位陈明兄就是方才的‘美人关’,他自然是不敢怪罪法华的,只能拿青城派撒气,愤恨道:“我们聊得好好的,又不曾走到他脸上去说,他怎么这么爱多管闲事?!”

  其他被一同指责的人也有同感,那位齐兄也是满脸郁色。

  “对啊。”同伴不满道,“原先我们都没扯到什么魔啊修啊的,我们不是在说郑盛凌那小子的师父么?我看他们一个个都冠冕堂皇的,背地里谁不是在等着看问机阁的笑话?偏偏捉住我们的错处不放了,那郑盛凌的师父我从前也耳闻过,好像姓顾,许多年前一直在飞花楼里做散修,又是个异族样貌,你们说那个如意门掌门收他做徒弟,是不是脑子有病?要说魔修魔修的,我看他们才是……”

  话音未落,一道沉稳的‘请’字忽然自门口响起,他们心中一愣,接连转过身去,只见为首郑毅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姜温韵和万剑宗大师兄陆昭州,拎出来都是如今修真界内响当当的人物,全都两旁散开,迎着一人迈进门槛。

  那人穿着一修身劲袍,暮山紫底色衬得肤色冷白,羊脂玉扣挂在腰间,衣襟底下露出两道长衫边。墨黑长发冠于头顶,衣角轻落,探身迈进门槛时,他正微微侧脸与身后人耳语。

  与他相携一同跨入的修士,五官深邃头发微卷,一身墨韵长衣显得眉眼格外冷峻。可低着头垂在他身旁细听的模样,又不自觉露出些许温柔。美梦如画,相得益彰。

  一时间,不由得叫所有人都看怔了。

  刚落座的法华大师见到这两人,脸上毫无意外之色,起身露出一丝微笑,双手合掌,口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在所有人震惊又茫然的目光中,他不疾不徐、缓缓道:“冼施主,顾施主,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