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之所以会这么想,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江焕的爸妈开店之后, 离外公外婆又近。有人来外公外婆家里面做客, 一聊天说八卦的时候,难免就会说起自己亲戚还有儿女之间的事情。

  这么一聊起天来,就会说——

  你女儿在干什么呀?

  你儿子做什么的呀?

  你女婿在外头, 生意做得景气不景气啊?

  孙子考大学了没?

  孙女谈男朋友了没?

  ……

  然后外公外婆就老有面子了。

  大女儿在城里开店,二女儿在街上开店。儿子在省城工作。

  聊天的大姐、婶子、老奶奶们就会下意识的撇开城里和省城,因为不熟悉,然后会问:“哟?在街上开店?哪家店啊?”就像镇上的人不关心国家第一裁缝, 世界第一裁缝一样,他们只会关心镇上第一裁缝。

  当外公外婆说起来是“宝宝宝贝”这家母婴店的时候, 大家就开始纷纷的夸赞起他们养孩子养的好, 有出息。然后外公外婆就会顺势夸耀下去,说江爸爸江妈妈时不时的给他们拿点钱,家里面就只喂了几只鸡下蛋吃, 想要吃鸡说一声就给买过来了, 田地什么的也不让他们种, 直接请人做,可心疼他们两老了……众人纷纷奉承,外公外婆越发的感觉有面子。

  因为以前都在默不作声做的事情,外公外婆因为江爸爸和江妈妈不能带给他们大女儿小儿子一样的体面, 就充耳不闻, 装聋作哑,一昧的偏心大女儿和小儿子。

  现在江爸爸和江妈妈能给他们的体面最多, 给的钱也是最多的, 出的力也是最多的, 地位不说凌驾于他们儿子之上,至少也是凌驾于夏军海一家人之上。

  外公外婆对江妈妈刚才说的话深以为然。

  夏军海听完这些话其实心里面心虚的厉害,可是心里面越心虚,面上也要表示淡定。她直接唱起撞天屈,“二妹你说这话真的是诛心啊,我跟你姐夫两个人要是没诚心孝敬爸妈,我们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这年头孝敬父母都是尽力而为,你只看到我们家在城里面开店生意红火生意红火,可是你没有看到我们在城里面开店,要跟好多人打交道,这里要送礼,那里也要送礼。”

  “而且城里跟农村不一样,也没有地可以种。喝一口水都要花钱买,更别提那些米面粮肉。”

  “家里的生活开支好大不说,我们家王斌也快30岁了,不得给他攒点彩礼钱娶媳妇?”

  江妈妈不想听她在这里故意装惨卖惨,她直接打断说道:“不管你怎么说,都不是你三两个月才给爸妈200块钱,还年年从爸妈这里拿走大几千块钱东西的理由。还说买米买粮,你们家还需要买米买粮吗?不都直接从爸妈家里面拿的吗?”

  “不孝敬爸妈放在一边,天下没有不想着自己子女好的父母,爸爸妈妈把我们生下来,就是怕我们孤单,将来有困难也好互相扶持做个伴。你这边苛刻着父母的养老钱,爸爸妈妈心疼你不会说什么。可你从爸爸妈妈家里面拿东西拿的也太多了。爸爸妈妈到底是跟着弟弟过日子的,弟弟还没有盖新房子,你们在城里面倒是新房子住的欢乐。好歹也给弟弟想一想呀。你们年年拿那么多东西走不亏心吗?”

  江妈妈说这话说的情真意切,字字珠玑。外公外婆听了这话大为感动。

  江焕和顾然听着,只觉得江妈妈功力深厚,不去洗脑简直可惜。

  外公和外婆深以为然。

  看着大女儿一家人,眼睛里都透露起嫌弃来。

  夏军海还要再说什么,可是外公这个时候却对夏军海说:“你二妹说的没有错。以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再提。不求你们怎么帮衬你们的弟弟,我们老两口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现在做工也做不动了。总不能还叫我跟你妈老两口去贴补你们,既然你二妹在家里面务农开店都能够一个月给我们七八百块钱。你这个当大姐的,在城里面开店赚多赚少,总不能低于你妹妹给的数。”

  “今天我们就去请村支书过来做个见证。确定一下每个月要给的养老钱。往后你们给多是你们自己的心意,反正不能给少就是了。”

  夏军海一家子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生到这种地步。

  明明就是想吃两条鱼而已,怎么就变成了每个月必须给爸妈赡养费了?这tmd叫什么事呀?

  外公外婆在关心自身切身利益的时候,那行为作风有时候年轻人都比不过,家里离村支书家也不远。这会儿在家里面饭菜又已经做好了,请了村支书过来吃个饭,喝个酒,做个见证。

  夏军海一家子现在已经奇虎难下。

  爸妈都已经六七十岁了,提出这样的要求过分吗?不过分。赡养老人是每个做子女应尽的义务。毕竟法律最大程度的保障着大众的利益。

  于是众目睽睽,在村支书的见证之下一份赡养责任划分书新鲜出炉。

  主要要求:三个子女必须每个月给他们老两口1000块的赡养费。

  其余要求:若干。

  江爸爸和江妈妈干脆利落的摁了手印,签上名字。反正他们本来就一个月给了江焕的外公外婆不止这么多钱。有时候钱虽然只给了七八百块,可是买衣服买鞋子买菜买肉还有买营养品这些,没有三五百块钱也下不来。

  夏军海一家子吃完饭回城的时候,在车里就开始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至于吃鱼不吃鱼,这件事他们最近这段时间估计都不会再考虑。一条8斤重的青鱼一条4斤重的桂鱼,没吃到就算了,却惹出来一个月1000块的赡养费。感觉下半辈子都不会爱吃鱼了呢。

  桂鱼现在三四十块钱一条,说句不好听的话,反正桂鱼没有小刺,一两斤重的和三四斤重的味道又能有多大区别呢?100块钱就算只能买两条,1000块钱也能买20条。一个月1000块钱赡养费,一年365天,他们家一年300天都能吃桂鱼。

  真是日了狗了!

  早知道今天不开口跟江焕也要那两条鱼了。

  等到夏军海他们一家人气急败坏的回城里之后,江焕和顾然还有爸妈去看养在厨房里面的鱼。那条大青鱼和桂鱼还艰难的存活着,眼见着进气多出气少。至于其他的小鱼仔仔江焕特意闻了闻没有臭。

  江妈妈手脚干脆利落的把厨房的碗筷洗完之后,还给江焕的外公外婆收拾了一下房间。焕和顾然还有江爸爸已经把小鱼仔仔挤干净了。

  这边把大青鱼杀了之后给外公外婆他们留了一半,一家人这才离开。

  往街上的店里去,把摩托车推出来之后,4个人骑着摩托车一路往家里去。

  回到家里之后,江爸爸和江妈妈喂鸡的喂鸡,喂鸭的喂鸭,喂猪的喂猪。

  江焕则是站在井水边洗自己的脚,是的,没错。为了干嬴这一仗,他到现在还没有洗脚。顾然去给他把凉拖鞋拿过来,江焕洗干净脚后直接穿上了。

  然后,院子里两个人互相看着、接着齐齐的叹息了一口气。

  两个人都被对方的动作弄笑了。

  心累。

  是真的心累。

  两个人穿过堂屋走过厅房直接回到卧室,齐齐的躺了下来,也没有把被子掀开,直接躺在了被子上。

  顾然感慨的说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你家的亲戚都这么奇葩的吗?”

  江焕突然盘腿坐起来,非常有精神且振奋的对顾然说:“你这个‘都’用的就非常的好。字义非常准确。放在这句话里面也显得非常的恰当。”

  ↑返回顶部↑

  易读手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