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三十二日(穿越)>第68章 12月(4)

 

  距离儿子方烨然的死,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段时间方默和他的妻子都不太好过,儿子的人格阴影终日笼罩在他们生活之上。

  但事实很快就能清楚了。

  方默在一大清早就出了门, 临上班前将车拐弯变道, 如约来到“清道夫”芮涛的办公室。

  这是一处典型的心理诊所, 规模中等,在写字楼中的高层, 诊疗室有着落地窗,芮涛会根据病人的心理情况选择拉上厚窗帘、薄窗帘,还是彻底敞开, 也会根据病人面对窗外广阔天地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状态。

  “人有堕落的欲望, 站在高处, 会很想往下跳, 一直坠落下去。”芮涛站在敞开的明亮窗前说,“但与此同时,人又会恐高, 恐得不仅仅是高,还有内心深处跃跃欲试的坠落欲望。一半基因刻着毁灭,另一半基因又拼命拽着它。”

  “人真是复杂的生物, 不是吗?”芮涛转身,面对方默坐下, 柔和的晨光将诊疗室照得格外洁净舒适,但是芮涛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方默感到阴冷刺骨。

  “结果,就是你儿子那事我们的调查结果, ”芮涛说, “我们的人到了你说的研发中心才发现那儿全是碎石瓦砾,根本看不出原来是什么样子, 更别说找人找线索了。不过,他收到了一段无线电波,从废墟传出来的。电波的内容是,国家为避免机密外泄,直接采取暴力行动,没有查清研发中心有没有人就直接炸毁了。发出电波的人——应该就是你儿子吧,当时就在研发中心里,察觉到炮弹袭击后第一时间求助,在外面执行炸毁任务的人应当能收到求助信号却没有理睬,为快速完成任务不加犹豫地把他一起给炸死了。那段电波是他临死前发出来的,在仪器没有损坏前,会被反复发射,他希望有人能听到他的遗言。”

  方默问:“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我没办法。”芮涛摊手,“信不信在你。”

  方默点头,付完尾款离开。

  他全程冷淡镇定,但低垂的眉眼、紧绷的嘴角昭示了他不平静的内心,他走出去的步伐仿佛踩在滚烫的赤铁上,每一步都被灼烧得血肉模糊,偏偏还要咬牙强装无事发生。

  如果他信了,仇恨的种子就会在他的心里掩埋。将来有一天也许能用得着,也许永远用不着。但为的就是那合适的时机万一来临时,能正好把那颗满含恨意的种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芮涛就这么看方默离开,随后在病历本上装模作样写几个字。也并非完全装模作样,他写的都是加密文字,会被送进情报库里。在那个时机来临时,按条件所需搜索到这一个人的仇恨,然后加以利用。

  方默在八点五十抵达他的办公室,他这辈子只有妻子生产的那天早上迟到过。

  下午五点,准时下班。他唯一一次早退是儿子在十三岁时遇到车祸。

  回到家,面对形销骨立的妻子,方默说:“忘了他吧,忘记我们有过一个儿子。”

  入夜,方默把自己关在安静的书房,拨打了一个月前和儿子遗体一起拿到的号码:“严部长,我,我要举报。”

  “你不信他吗?”严飞问方默,他们都在方默家附近街道的一间情报局安全屋里,底下的一二楼是晚上正热闹的足浴店。临时安排见面,也只有这里最安全。

  方默摇摇头:“我不信。”

  “为什么?”

  “哪怕他说的是真的,方烨然是在研发中心时被炸死的。但政府在规划相关任务时,一定会提前对该地点人员进行摸排。作为一名工作性质极其敏感的军职技术人员,不仅没有第一时间主动上报,到了那时还隐而不报自己能进入三十二日的事实,实际上就表明他暗含心思。被炸死是他活该。”

  方默话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痛惜。

  严飞的目光看似随意扫着他,实则秘密把控着方默所有的脸部细节,以他从事三十年情报活动锻炼出来的敏锐觉察力,来判断方默此时是虚伪还是真情。

  得出结论之后,严飞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方默说:“那个芮涛,还有他的清道夫组织……”

  严飞说:“我知道了,我会留意的,谢谢你的坦诚。”

  “师弟,给我做做心理治疗吧。”

  黄昏,芮涛看够了窗外凄冷的初冬暮色,走回室内中心,躺在病人用的躺椅上,对正在整理文件的田路说。

  田路奇怪地回了下头,见芮涛玩味的姿势便觉得那句话只是在戏弄他:“你一直在抗拒我。”

  田路自从答应芮涛来协助他之后,不是没有尝试过用一些方法去探寻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专修社会心理学的芮涛对于个人心理学也很精通,对田路的各种试探都十分圆滑地拨弄开。

  芮涛笑道:“抗拒别人的窥探,是心里有秘密的人的本能。但我把你喊到我身边,其实也是一种求救。能不能消解我的本能抗拒,救我于水火之中,就看心理医生你的本事了。”

  田路停下手里的动作,现在的气氛很好,光线昏暗,看得见别人的轮廓,但看不清脸上的表情,这种环境会让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戒备小上很多。不少人的秘密都会在卧床夜谈中对身边人吐露,因为看不见别人的实时表情,无形中减少了许多心理压力。

  他走向芮涛,这一次或许可以试试接近芮涛的内心。

  但门铃声打断了他。

  芮涛不无可惜地从躺椅上起身:“又有客人来了。”

  他去开门的时候,顺便按亮了灯,室内灯火通明起来,秘密缩回触角,躲进人心里最隐蔽的角落。

  把客人领进来,芮涛冲田路笑了笑,田路便按照规定离开房间。

  见客人四处张望,似乎是不放心的样子,芮涛说道:“我敢保证,没有比我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里,但也正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里,各种利益方权衡之后,才要把我这里打造成真空地带,没有监视、监听、监控。”

  那人点点头,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存储芯片从手机壳里取出来递给芮涛:“紧急,不能通过三十二日转递,要立即传出去。”

  芮涛挑了下眉:“好,我知道了。”

  客人走后,芮涛索性锁上诊疗室的门,来到前厅,揽住田路的肩膀:“师弟,吃饭去。”

  芮涛选了一家环境不错但也不算很昂贵的西餐厅,吃完后,有服务人员来问:“先生,请问用餐愉快吗?有什么建议请一定要提出来,我们会及时改进的。”

  芮涛说:“菜品没话说,就是擦嘴巾有点硬了。”

  服务员欠身:“不好意思。我们会尽快更换采购渠道,以便为您提供更舒适的用餐环境。”

  芮涛和田路离开后,服务员开始收拾桌子,把一托盘的碗碟垃圾送往后厨,走到后厨通道的监控死角时,他立即翻开用得皱巴巴的擦嘴巾,在里面找出一枚存储芯片扣在手心里,接着从容地继续自己的工作。

  第二天上午,这家西餐厅例行旧事地在店外竖立小黑板上更换主推菜品,招揽顾客。和昨天的主推菜品比起来,今天的变化不算很大,五种菜品中,就有两道和昨天重复了。不过这是很正常的事,有时候他们的主推菜品甚至和前一天一模一样。

  这家西餐厅的地理位置不好不坏,但因为离很多西方领事馆不远,领事馆工作人员有时候会顺道来此用餐。

  A国领事馆的翻译官下班后开车经过西餐厅,瞥见主推菜品板,似乎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菜,便将车停下来,进去吃午餐。他这个行为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哪怕怀疑他用外交豁免的身份来做间谍,去吃一点自己家乡的食物又有什么出格的呢。

  翻译官点了主推菜品上的三道菜,其中一道熏三文鱼就是和昨天重复的。

  “菜上齐了,先生。”还是那个服务员,端上一盘熏三文鱼。

  翻译官独自吃起来,夹了一片三文鱼送进嘴里,小心地咀嚼着,像是在怀念大洋彼岸家乡的味道。他的舌尖碰到了坚硬的触感,他抹了一下嘴,手垂下去的时候,将芯片弹进西装口袋里。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情报已经很久了,事实证明哪怕华国官方怀疑过、监视过,也暂时没能发现情报链中这最关键的对接环节。

  他们选择传递情报的暗号的确在主推菜品板上,但并不是某种特殊菜品登上黑板就意味着有情报,这样太惹人注意了,时间一长,华国的反间谍人员就会发觉其中的规律,再加上现在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发达,只要拍下高分辨率照片,再不起眼的、人脑可能忽略的暗号也会被计算机总结出来,什么窗帘、窗户、门口花盆摆设、灯的开关、小黑板上的字迹、花纹,没有哪种细微的变化能逃过计算机的火眼金睛。

  于是他们只好选用更复杂的暗号。餐厅每天都会摆出今日主推菜品,有时候会和昨天完全不一样,有时候会和昨天重复一道、三道、四道乃至于五道一模一样,但只有重复两道的时候,才代表有紧急情报传递。

  这样的规律很难被跟踪人员发现,因为他们更多地关注这个人去了哪里、在他去的时候有哪些异常,对于他没去的那很多天就没有太多影像资料留下,也就没了对比。除非他们已经怀疑这家西餐厅是据点,正在不间断监视。

  这对情报人员的要求很高,他必须得每天经过餐厅并在一两眼的掠过中记住所有菜品。但现在做情报工作,就是很艰难。

  下午翻译官回到领事馆继续上班,借助领事馆的加密通讯频道,将芯片内容传回了A国情报局。

  彼时A国正值深夜,但因为情报的紧急级别较高,一个正在睡梦中的小组负责人惨遭被叫醒,去了局里负责解密信息。在当地时间早上九点,他把解密后的情报汇报给局长、副局长。

  “什么意思?”局长叫道,“华国那个被导弹困在地底的人其实被Joker救出来了?”

  “是的,很不可思议,以二次导弹爆炸的方式。”那个小组负责人说,“但是情报来源可靠性很高。”

  “Joker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们当然都知道Joker是谁,三十二日里三十二社区的创立者,但他们都以为那只是一个技术比较厉害的骇客小子。从别的情报源中也得到过Joker的相关情报,每一条都显示Joker非比寻常,但没有哪一条比刚刚得到的情报更让他们震惊。

  小组负责人说:“这正是我们急需要查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