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爱豆的我搞极限运动爆红了>第85章 岩门山长板速降赛?开始

  屏幕上的灰色山路不断延伸,  延伸成遥远的蓝色光路。

  每一个选手在沈梧云眼里都凝成有实体的蓝色线条,随着速度摆出动作。

  沈梧云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的瞳孔墨黑,焦点集中在屏幕上,好像一切在他眼中都无所遁形。

  他眼里,屏幕上有十一名选手,多出来的那一名是沈梧云自己。

  沈梧云将自己放在了整条山路上,同这十名滑手一起荡起山路上的灰尘沙粒。

  前面是一个弯道,第一组目前领先的选手已经准备切入,但在沈梧云的模拟前,他选择切入的角度更刁钻,瞬间比领先选手快两秒。

  时间一晃,在最后一个弯道漂移转过弯。

  第一组结束,第二组上场。

  第二组结束,第三组上场。

  ……

  第四组结束,第五组上场。

  沈梧云一直仰头看着屏幕上激烈的角逐。

  沈梧云只盯着上面的山路。

  他需要寻找最合适的角度,让他最快、最好的切入弯道。

  在无人机航拍下,整条速降赛道完整暴露在所有人视野下。

  如同层层叠叠的盒子蛋糕般,这条有69道弯的山路像蛋糕上不断拐角的条形奶油,每一处弯道角度都超过45度。

  红红火火的树叶在两边的枫树上招摇,日本红枫簇拥在赛道两侧,如同紧身衣一般,夹裹着赛道,一眼望去,只能看到红黄色的树顶。

  整条赛道旁好似如履平地。

  但只有选手们才知道,  被红枫挤占着的地域是海拔高达一千多米的绿色悬崖。

  岩木山因为气候缘故,植被分布分界性明显,红枫林不远处山地裸露在外,分明的砂砾尘土清晰可见,再到不远处两边便洋溢着绿意。

  这条山路也是游人们从山脚爬至山顶观光的徒步的唯一路线。

  灰色山路在绿浪与红波间中盘旋蜿蜒,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架起供游人的天梯,远远延伸,仿佛天地浑然一体。

  山谷间回荡着观众们的怒吼与咆哮,加油与呐喊。

  风掀起横幅荡起波澜,穿过一面又一面旗帜。

  “不要去想如何才能更快,不要在意别的选手,将这些杂乱摒弃在外,这些都不属于你。”

  “只有前面的路,是你的路,是你的方向!”

  沈梧云眼中的红枫、绿草、灰色土粒……全部被抛掉,由蓝色丝线凝实的十名选手也消失不见。

  整条赛道上只剩下他自己。

  再没有别的风景,别的颜色。

  只有延伸向前的灰色山路。

  屏幕上的光线倒映在沈梧云的瞳孔上,透出白亮的倒影。

  王庞看了屏幕半天,除了选手们比赛激烈,就没看出啥来。

  他走前一步,凑近沈梧云,依照王庞对沈梧云的了解,沈梧云陷入思考时,嘴里总会喃喃几句。

  王庞听到沈梧云的声音。

  “第五个弯,切入……开始进入蛋糕塔,弯道密集……”

  “直接切入,走内道,回头弯切入!……”

  “要加速了,漂移下坡……”

  王庞听了一会儿,脸色稍变。

  沈梧云果然不只是在看比赛,他是在模拟比赛过程!

  滤去了在赛道上激烈追逐的选手们,只印刻下一个又一个弯道,计算每一个弯道切入的时机与角度。

  王庞张了张嘴,虽然已经了解到沈梧云的超常天赋,但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他顿了顿,没再做其他举动,而是沉默保持安静,他跟魏导能做的就是在这种时刻不打扰。

  岩木山69道弯和曼岛TT很大的不同在于,过于密集的弯道,无论是回头弯还是发卡弯。

  这些如蛋糕塔般层层叠叠的弯道堆积在一起,很容易打得速降选手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时机把控不对,因为弯道角度过大,漂移过弯产生的动力很容易把速降手带出弯道,掉下去。

  第五组比赛结束。

  解说员慷慨激昂的声音响起,“很好!五组比赛结束,上午场的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半,系统已经将选手们的各项成绩录入进电脑中。接下来就是第六组选手上场比赛。”

  沈梧云闭了闭眼,稍稍缓解了下长时用眼的酸涩。

  在上场前,他在脑海中再次将弯道飞快的过了一遍。

  要记住在狭窄弯道注意转弯角度,防止因为惯性摔出路面。

  要记住在几个回头弯的拐弯处,因为下过雨,气候潮湿,道路并不完全干燥,有几处还余有湿滑的痕迹。

  “请第六组参赛选手前往备赛区。”工作人员提示道。

  沈梧云站起身,最后整理了下自己的各项护具,接过王庞递给他的墨黑色磨砂质地的头盔,走到赛道起点处,将绑定自己的身份信息的专用手环递给工作人员。

  所有选手除了手上带着的黄色手环,还带有印刻有专属编码的专用信息手环,用于比赛信息登记。

  工作人员接过信息手环,将手环贴在赛道边的机器上。

  “滴”了一声,机器小电子屏上面显示了沈梧云的参赛信息。

  人总是对美丽的事物抱有莫名的好感,工作人员对沈梧云友好笑笑,“加油。”

  沈梧云接过手环,道了声谢。

  从机器中间穿过,走到属于6-6编号的起始位置,沈梧云将头盔戴上。

  独特的流线型结构的全盔,哑光磨砂质地极具质感,在不经意出流露出低调的艺术感与科技感。

  远处的镜头照例扫过,沈梧云恰好将这顶头盔戴上,墨黑色全盔将优越的的下轮廓掩去。

  但被翻起的pc遮板下,是一对极好看的眉眼,几乎只是一眼就让人想窥探全貌。

  就连摄像头都一直流连在这双浓黑的眉眼处,久久没有移开。

  有观众不自觉发出声音,细碎的声音响起。

  每个赛道上都用白色专用油漆标上每组编号,镜头扫过,观众能看得十分清楚。

  渐渐地,观众席上讨论声逐渐变大,参与讨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6号选手好像有点帅啊。”

  “真的好看,他的眼睛有种奇怪的魅力,让我不自觉沦陷!就像是缪斯……”

  “是东方选手,很久没有让我心动的东方面孔了,好想看他整张脸。”

  随着镜头一一扫过其他各国选手,解说员开始一一介绍。

  其中,赛道次数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也是必提的一环。在现在这种信息化社会,无论是什么信息数据都会被记录在内。

  如果赛道次数有特殊情况,将会被解说员重点提及——毕竟这也是一个不小的看点。

  此次比赛会与日本一家知名电视公司合作,线上平台同步播放,在遵循比赛规则的同时解说员也要挖掘不少看点,吸引观众,增加收视率。

  解说员声音一刻不停,经过长时间的解说,嗓音已经嘶哑,但这并不能消减他的热情,“第六组第六号选手,来自中国。”

  偌大的电子屏上显示了沈梧云名字的英译与中文。

  “根据系统信息,也是因为特殊原因,这名中国选手的试滑只有一天时间,当然这是经过商议了的。嗯,该名选手的试滑次数为——”

  声音戛然而止,从屏幕上看好像解说员突然噎住了。

  解说员瞪大双眼,意识到场合不对,继续念道:“该名选手的试滑次数为:2,两次!”

  不怪解说员感到震惊,虽说是只允许有一天的试滑时间,但也没有限制试滑次数,通常哪一个选手不是接连不断的试滑?

  但沈梧云,他的试滑次数竟然只有两次?!

  不,说试滑两次其实并不准确,解说员是知道沈梧云需要在那一天拍摄广告的,所以沈梧云真正只试滑了一次。

  这简直像是在开玩笑!

  如此魔幻的场景就这么出现在现实中,解说员还久没回神。

  只滑行过两次就敢踏上这条足足有69道弯的赛道,要么是实力超群的大佬,要么是不知者无畏的小白。

  解说员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根据资料显示,沈梧云除了岩门山长板速降比赛,此前可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速降比赛!

  疯了吧??

  不只解说员这么想,在场稍微有经验的观众也是这么想。

  “他怎么敢……?”

  这一次参加比赛的两百名选手,虽然也有只参加过一两回的,但试滑次数都起码超过了十次。

  往届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在只试滑两次的情况下就正式参加比赛。

  至少,在场每一名滑手都没试想过这种可能,他们所有人都恨不得钻研透每一个路段、每一个弯道。

  罗宾听到同声翻译的解释,几乎是错愕至极地看向冷淡站于自己起始点的青年。

  他疯了吧?一定是疯了吧??

  罗宾心中有个声音不断如此循环,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压抑住内心的不安。

  只试滑过两次,即便他赢了,也好像有点胜之不武。

  罗宾喘了两口粗气,最终安慰自己,这跟他有什么关系,是沈梧云自己只试滑两次的。

  不论是输了还是死亡,都是他活该。

  次野尤一郎也在听到解说员的话后,皱起眉,但很快眉头又放松开来。

  如果智腾本和没跟他说过,他大概也会以为这是个不知死活的新人。

  但有了智腾本和的介绍,次野尤一郎知道沈梧云绝对不会这么鲁莽。

  令他害怕的一种想法是,沈梧云只需要试滑两次就够了。

  这侧面显露出的实力让他感到强烈的威胁。

  无论外界是如何议论纷纷,沈梧云都岿然不动。

  全盔的固定扣“哒”地一声扣好,沈梧云将pc遮板放下,将一切探究的、错愕的、不可思议的、鄙夷的眼神全部阻拦在外。

  所有在外的针刺只能就此止步。

  沈梧云的眼神平淡,深邃般黑。

  这一刻,他别的想法都没有。

  他只想赢,而且是绝对的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宝宝们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