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爱豆今天掉马了吗?[重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顶着当前最热的话题,节目组硬是坚持到综艺开录,宗源江远一同上飞机,跟其他几位嘉宾汇合了,才不紧不慢地宣布最后这位已经不算神秘嘉宾的嘉宾。

  这季邀请的嘉宾四女两男——小陈提的建议,穆鸿林大战导演组无数回合才达成一致。如果邀请四位男MC,两组一对比,宗源江远远超朋友范畴的关系必然暴露。索性只请他俩,剩下全找女嘉宾,这样即便他俩再怎么往一块儿凑都显得很正常——男嘉宾与女嘉宾保持适当距离,刚刚好。

  穆鸿林也很支持,六位嘉宾平分到的镜头总比七位多。

  因是宗源综艺首秀,招商效果格外好,节目组便特别舍得砸钱,请了四位影响力高且口碑好的女嘉宾。配得上宗源的咖位,也不会给宗源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但不客气点儿说,宗源在这节目里就是一麻烦——一切都以宗源为先,什么事儿都得考虑宗源能不能接受、宗源会不会同意……当然,等播出时,宗源这两个字,抵消以上麻烦绰绰有余。

  嘉宾中两位是比江远大几届的学姐,当红小花,年年有爆剧;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制作人,影视OST常客,年度金曲获得者,连着上三年春晚了;还有一位今年意外伤病被迫提前退役的游泳运动员,满身荣誉,奖牌多到数不清,体育局特批她来参加综艺,到处走走,放松心情。

  旅游地点也升级了,往年国内+国外结合的拍摄节奏,这一季从头到尾都在海外拍。也是考虑到这季嘉宾的人气——全员正当红。国内人多粉丝多,录制期间难免被围观;海外人少,相对来讲粉丝也少,被围观的概率小。

  录制先导片时抽签决定集合地点,总共四个签,澳洲、南非、南美和北欧,抽到澳洲的人最多,北欧其次。于是旅游地点就这么简单地定了下来,先去澳洲,再去北欧。

  第一次集合的地点也由抽签决定,依旧是四个签:凯恩斯、黄金海岸、墨尔本和珀斯,抽到黄金海岸的嘉宾最多。

  清晨的温度正舒适,走出机舱通过安检,录制正式开始。

  节目组贴心地提供了第一天的住宿——黄金海岸希尔顿冲浪者天堂酒店,三餐就不管了,嘉宾自行解决,节目组只负责拍。

  一起去旅行本质上是个轻松愉快的综艺,导演组从不难为嘉宾。开录之前便为几位嘉宾拉了微信群,方便他们提前熟悉熟悉。毕竟要一起去旅行,嘉宾们彼此陌生,纵使后期手段通天,也剪不出好看的节目。

  安顿下来后,几个人碰了下意见,便决定在酒店餐厅解决午餐,顺便商议之后的行程。

  谢宛彤是江远学姐,自然也是宗源学妹,最近接到几个电影的剧本,在很努力地向宗源请教;叶文是唱歌的,只聊了几句就和江远找到了共同话题。

  李芷霖自小跟队训练,睁眼睛闭眼睛都是游泳,日常接触的除了队友就是教练和训练师,不擅长人际交往,在这个场合里显得很紧张,不被cue就不说话,只闷头吃饭。罗薇也不怎么说话,不过她在认真听宗源和谢宛彤对话。

  “要不是经纪人给我看了江小远和宗源老师一起过安检的照片,我真不敢信,宗源学长真参加这节目的录制。”谢宛彤笑着说,“做梦都想不到,我能和宗源学长参加同一节目。”

  众人皆知宗源不接综艺,私生活十分神秘,也就这一两年,经常跟江远一块儿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俩带火了不少饭店。

  叶文笑着接话:“这一趟旅行肯定也能带火很多餐厅。”

  众人笑了起来,江远看一眼身边的宗源,大笑着摆摆手,谦虚地说:“夸张了夸张了,菜做的好吃,怎么着都能火。”

  谢宛彤八卦地问:“你们俩一般是谁主动约对方出去吃饭?”

  江远又看一眼宗源,笑着说:“那肯定是我啊,你看宗老师像是那爱出门的人吗?”

  他一早就想好了,宗源不爱应付这迎来送往的场面,所以就他多说一点;另外影帝是要逼格的,下凡需要过程,“舔狗”的角色他来当吧。

  大家又笑了起来,身边摄影师也跟着笑。待笑声渐歇,宗源穿了件黑色的T恤,手肘放松地搭在江远椅背上,小臂线条分明,“应该也有我主动找你的时候吧?”

  “比如?”谢宛彤抢着问。

  宗源思索一瞬,赶在江远开口前接过问题,“欧洲、浅阳,都是我主动找他。”

  “嗯。”江远认同地点头,“就您说的这俩地方,您也找不到别的饭友。”

  宗源侧头看江远,于是江远立即改口道:“其实也是宗老师照顾我,怕我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地方吃饭。”

  午餐吃的时间不长,都很疲惫——做十几小时飞机,傍晚出发清晨抵达。幸好澳洲和国内时差小,免了倒时差的罪。

  江远宗源住一间房。导演组原本提出,如果需要,可以为宗源安排单间。穆鸿林和小陈却是不敢,怕宗源天天去江远房间呆着,也怕江远天天去宗源房间报道。干脆就住同一间,遮镜头都变得名正言顺了起来。

  回房间歇了会儿,没说几句,宗源站起来把正对着他俩的摄像头遮上了。

  江远压着声音笑,一边游刃有余地“指点”宗源,除了正对着这个,还哪儿哪儿有镜头;一边调侃宗源:“这还是白天,才刚开始呢。”

  遮了摄像头还有收音设备,什么都不方便说。宗源抬手摸了把江远后脑,无奈地笑了下,“要睡一会儿吗?”

  “要。”江远无声地说。晚上五点集合,足够他睡一个舒服的午觉。

  敲门声忽然响起,声音很轻,节奏也比较慢,敲门人应该挺紧张。江远过去开门,见到来人有些意外,恍然又觉得正常,“小郑导演。”

  刚进房间就遮摄像头,小郑不来找他才怪。

  小郑是江远的跟拍导演,打了声招呼,小心翼翼地问江远:“宗源老师忙什么呢?”

  江远往卧室看了一眼,“没忙什么,怎么了?”

  “那个……现在是下午,录制第一天……那个,可能需要多一些素材……”小郑惶惶道。虽然盯的正主江远不是大佛,可与江远同进同出的宗源却是尊无论如何都得罪不起的大佛,小郑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无意间惹宗源不快。

  “让摄影师过来随便拍一圈就行!”小郑顺着江远视线看见宗源,陷在光影中一动不动,顿时更为紧张,“主要就是拍点儿你刚住进来的素材!不会太久!”

  江远侧身放小郑和摄影师进门,宗源不动声色地坐在茶几旁,微笑着点个头便算作打招呼,直到小郑带着摄影师离开,才站起来,比口型:“休息吧。”

  定了下午四点半的闹钟,不到四点便被小郑和刘哥喊了起来。刘哥是宗源的跟拍导演,也是一起去旅行节目组的副导演,如果宗源这边临时有什么要求,刘哥直接就能处理。

  小郑和刘哥来给他们送今天的任务卡,说是任务卡,其实就一件事——选接下来几天,在澳洲旅行的导游。

  他们这群人里,只有李芷霖此前来过澳洲,不过她是来训练的,足迹仅限墨尔本,早出晚归游泳馆宿舍两点一线。拿她自己话来说,跟没来过没什么区别。

  而且李芷霖本就偏内向,于是谢宛彤道:“不如按节目组的法子,抽签?”

  幸运的江远抽到了唯一一张带字儿的签——他是导游。下一张任务卡也就紧跟着递过来了,介绍接下来几天的拍摄流程。

  跟以往差不多,十四天的时间,去四个城市打卡;给他们六千刀的预算,机票以外的一切开销都从这六千里出,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再要,只要江远能拿出一个合理的预算表。

  但区别于从前的是,这次的打卡城市不用他们抽签,决策权不在他们,而在观众。节目组搞了新玩法:网友投票。

  以前是先拍,拍完剪辑,定档播出前宣布嘉宾;这回节目还没开录呢,有哪些嘉宾观众就都知道了。这样从录制到剪辑、再到播出,战线拉得太长。宣传很是个问题,如何恰到好处地刷存在感?于是导演组决定,让观众全程参与进来。

  说着,征集意见的微博就发出去了,到第三天早上,热度最高的三个地点再加上目前所处的黄金海岸,就是江远他们六人未来两星期的目的地。

  晚上各回到房间,办入住时听说明天要换住宿地点,便都没搬行李,都留在节目组为他们租的小巴车里了。这会儿要洗漱睡觉,却有些不方便了。

  海风咸湿,燥热中透着清爽。天还没黑,远方海天相接,连出了一道虚幻的白线。宗源江远站在酒店停车场边缘,大抵是这地方地广人稀,停车场简单粗暴地平铺在酒店对面。淡季游客少,车场里一多半都是节目组租的车。

  “彤彤需要那个28寸的银白色日默瓦行李箱……透明箱套,上面标着数字2,霖霖的是也是28寸,箱套上有游泳队的logo,叶文姐的行李箱是黑色的,8号和9号,两个都要……薇薇的也是日默瓦……嗯……11号行李箱。”江远对着手机核对大家需要的箱子,“好了宗源老师,开找吧。”

  行李箱摞得比他还高,女嘉宾的箱子好找,她们来得晚,放在最上面。他俩来的早,行李箱在最深处、压在最下面。而且每一个箱子都很沉,没有例外,特别不好搬。江远觉得这几个箱子上飞机得超重,跟宗源念叨:“回去提醒我找刘哥,得跟他说一声,额外申请一笔钱付超重的行李。”

  宗源停下手中动作,“机票费用节目组出。”

  江远:“……”

  他默默看向宗源,端详宗源,面不红气不喘,这就是坚持锻炼的意义?

  “宗老师,跟你家那几个大铁块比,哪个重?”

  “铁块。”宗源还是那副人前淡漠的样子,但在江远面前,他声音中多多少少添了分柔和。

  江远管他健身用的杠铃片叫铁块,宗源也就顺着江远叫铁块。这没什么,不过听江远喊一本正经地叫“宗老师”,令宗源不习惯。

  通常江远只有在揶揄他、起坏心眼时喊“宗老师”,今天一声接一声的“宗老师”……宗源总觉得他远哥不怀好意。但后面一直有扛着设备的摄影师跟着他俩,宗源只好装作无事发生。

  搬行李搬得江远满头大汗,搬完赶紧回宿舍拿了瓶冰水,喝了两口想起来自己的行李还在电梯口,光顾着送女嘉宾的行李箱,忘了自己的。他攥着矿泉水,一边往客厅走一边喊,“宗源,帮搬一下我的行李箱——”

  给谢宛彤送行李时,听她说今天的拍摄结束了,收音器可以摘掉了,屋里的摄像头又都挡得差不多,所以江远也没多想,直接喊的宗源名字。

  叫一天“宗老师”他也别扭,来之前他以为他可以,喊一天之后,他怀疑他不可以。

  “已经拿回来了,远哥。”宗源也没想那么多,别扭了一天,冷不防听见这一声熟悉的“宗源”,条件反射就应了声“远哥”。

  走廊传来几道吸气声,然后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

  “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