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满面愁容,别人家艺人什么样他不知道,反正江远是真够他头疼操心的。

  偏偏江远还很无辜地看着他说:“我跟你报备过呀。”

  不停有电话打进来,接了几通,周先愁容变木然。调到静音模式,关了手机屏幕,倒扣桌上。

  “长点儿心吧。”周先叹了声气,言语中带着点儿不悦,“那样的照片是能随便留的吗?以为留国外就没人能看见?”

  “哪样的照片?”江远明知故问。要甩锅给宗源,忽地觉得像这般给周先打两记预防针也不错。现在狗仔厉害,保不齐哪天他和宗源的同性恋关系就会像现在这样被曝光。

  想着,他手机震动起来。

  “记者还是朋友?调静音吧,别接了。”周先语气还有点儿硬,但也缓和了很多。

  江远摸出手机看来电人,半晌没说话,任由手机响,像是在斟酌措辞。

  待周先不耐地皱了下眉,江远才干巴巴地解释:“宗源……老师打的电话。”

  周先:“……”

  第三天录节目,吃了一肚子新瓜的蒋思晟也打趣江远,“没去欧洲?关系不好?”

  “我那是故意顺着粉丝思路说的。她们就想听我说没去欧洲,然后戳穿我。”江远面不改色地瞎编,“这波我在第三层。她们以为她们通过微博等蛛丝马迹发现了我本不打算公开、不想被发现的欧洲私人行程,但那其实是我故意给她们留的线索,给她们拨开迷雾看到真相的机会。”

  蒋思晟:“……说人话。”

  江远:“……这事儿不早被扒烂了吗——还有人不知道我去欧洲吗,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一天到晚瞎‘爆’,什么事儿都能‘爆’!”

  他底气不足,于是音量越来越高,“去都去了,一起吃个饭怎么了!哪里不正常?”

  蒋思晟倒是没料到江远是这个反应,打量江远,停顿两秒,道:“吃饭没什么,正常。不过我看你现在这个表现,不太正常。”

  互黑和互怼是他俩相处模式,平时没少往对方伤口上撒盐,都一笑而过。今天……蒋思晟眉毛挑了起来,饶有兴致地盯着江远,笑容里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中午吃盒饭,蒋思晟仍不时将目光放在江远身上。

  江远忍无可忍,“专心吃饭吧蒋老师。”

  看看两个多月一成不变的盒饭,再看看江远,蒋思晟乐了,说:“看你吃饭,我下饭。”

  平心而论,录制基地盒饭挺好吃的,问题在于连吃太久,翻来覆去就那些样式,便不太受得了。

  不过即便如此,蒋思晟脸庞仍日渐圆润,以至于近两期蒋思晟出场自带大量弹幕——观众们好奇刘铮给蒋思晟喂了什么,还呼吁刘铮给蒋思晟在食堂加个机位,想看蒋思晟是怎么吃成这个样子的。

  “……您肚子都圆了。”江远本想顺手拍一把,想到周围全是摄像头,又缩回去了。

  蒋思晟乐呵呵的,也不生气,“说明没白吃嘛。”

  江远:“……”

  -

  在全世界八卦宗源江远关系的氛围里,决赛来临。

  江远组每天都特别热闹——总有其他组学员过来蹭八卦听,尤其蒋思晟组的成员。

  学员之间关系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江远蒋思晟关系好,他两组学生之间就相处的很和谐,常在一块儿玩。以至于备战决赛时,出现了这样一幕奇葩的情景:

  江远组里负责编曲的学员因为跟自己队友讨论不出结果,便去跟蒋思晟组里创作能力强的学员商量怎么写歌——你给我改歌,我给你改歌,合作愉快。

  这事儿不怪学员,毕竟每个导师在选择自己队伍成员时,必须要考虑队伍配置。得有能唱歌的,也得有会创作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搞创作。

  学员写歌的时候想找人讨论,自己组里找不到合拍的人,那就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儿,找其他组的吧。

  对手比队友更了解自家决赛演唱曲目可还行?各队选管和跟拍pd暗示江远和蒋思晟赶紧管管,结果两组导师也都不正经,不动如山谁也不管。

  问就一句话:“格局放大一点嘛,有交流才有进步。”

  有交流才有进步没错,可你们俩老这么搞对其他组不公平啊。

  眼看两组都快合并成一个组了,副导演坐不住了,出面让两组学员各自回其练习室,一场闹剧才算落幕。

  相比之下,于承组状态整体低迷。吃饭时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组上层笼罩着一层可怕的低气压。

  江远八卦地看了两眼,组员马上就懂事地凑过来讲于承组发生了什么。

  趁镜头不注意,捂着收音器,神神秘秘地说:“于老师太强势,不给他们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前天分part的时候就闹的挺不愉快,昨天练习效果不好,当场吵起来了。”

  好奇心得到满足,江远下意识给学员一个赞许的眼神。其实还想说一句“再探再报”,可惜正在录节目,别的不多就摄像头多。他摇摇头,给个“你们别瞎说”的眼神。

  可惜江远和组员接触时间短,差了点儿默契。学员点点头,压低声音,凑的更近,说:“我和他组里的贝斯手是同班同学,是真的。”

  江远只好轻咳一声,打断学员,别再往下说。

  “专注自己的舞台,其他人的状态与我们无关。”吃完饭,江远给大家打气,“前几个舞台大家表现很优秀,三个月了,最后一个舞台不要松懈。”

  说是打气,也是在暗示:专心准备自家舞台。

  这回学生听懂了,没人质疑,余下几天里也都是这样做的。

  不过这期播出后,粉丝们自动把这句话翻译成了粉圈名句:专注自家,不给黑子眼神。

  一开始江远觉得莫名其妙,还有点心虚,担心是不是又给周先增加工作量了,他不愿意麻烦人。

  结果周先非但没问罪,还夸了句江远:“这个想法对。”

  乐洲随声附和:“对,不给黑子眼神!”

  江远狐疑地看着周乐三人,这俩人同时夸他说的对,一种荒谬的不真实油然而生。

  转念一想他的话某种意义上讲也没毛病,于承日常下水军黑他,可不就是黑子头。

  -

  决赛地点在浅阳文化中心。说起此事全节目组上下从学员到导师无一不感谢刘铮——顺应时代潮流,改决赛录播为直播。

  现场门口水泄不通,粉丝应援随处可见,文化中心几公里开外的小超市都有粉丝挂上的条幅。据被周先临时调来帮忙的美工小哥说,机场那边更夸张,粉丝们恨不得路人一下飞机就能看见他们正主。

  不过刘铮只肯顺应一半潮流,死活不开打投,碰都不碰,沾上一点儿都不行。

  有赞助商找到刘铮,想与热门选手合作拍几支广告。刘铮提供了一份名单,结果品牌方商务那边委婉地说,还是希望根据真实人气来决定这个名额。

  什么算真实人气,怎么衡量?刘铮问。

  对方商务微微一笑:粉丝氪金力。

  听了这回复,刘铮想都没想,交代对接工作人员:换品牌。

  他做的综艺什么时候缺过赞助商?

  ……五年前吧。

  可不开打投,就意味着粉丝没地方花钱。之前的舞台都是录播,刘铮明确说了不要应援,不要带粉籍的观众,所以粉丝有心有力没地儿使。

  决赛终于是不限粉籍的大舞台,同时又是现场直播,各家选手粉丝瞬间就紧张了起来。尤其几位热门选手的粉丝,只等带头人一声令下,全军出击打个漂亮仗,为选手未来铺一道坦荡光明的大路。

  导师的应援团也不逊色,此处以江远和于承两家为代表,全网都知道这俩人已撕破脸,这节骨眼谁输谁抬不起头,官方后援会组织一系列个站散粉筹划好久,甭管有没有票,只要有时间,都去。

  江远下午才从基地出发去文化中心。路上周先得到消息,说门口围满了人,让江远千万从三号馆地下车场绕进来,那边没应援点,人少。

  他指着外面偌大的花墙,问周先:“各家应援点是固定的吗?”

  周先没多想,“嗯”了一声,说起其他注意事项。

  江远问:“我的应援点在哪儿?”

  “三号馆那边。”周先说,“节目组把你和于承的位置隔开了,于承在一号馆附近,中间是蒋老师和王老师组里的学员。”

  “真有他们的。”江远憋不住笑了一声,“诶,带我去看看呗。”

  江远吩咐的太自然,导致周先脱口一句“好的”之后,才反应过来,“看什么?”

  “看我的粉丝啊。”江远一脸“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的表情,接着又说,“让我看看应援是什么样的,平时都不搞这花里胡哨的,难得组织一次,让我见识见识。我听乐洲说这回她们弄的可壮观了。”

  周先拒绝,“决赛之后再看。”

  “忽悠谁呢。决赛之后肯定是庆功宴,还能给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再说那会儿就晚了,肯定看不清。”江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带我去看一眼,我就看看,在车里呆着,什么都不干。”

  周先不为所动:“等决赛结束。眼下决赛最重要。”

  这会儿学员的彩排刚结束,正准备去化妆、换衣服,把舞台留给导师彩排,而且晚上江远开场,他也确实没有去应援区闲逛的时间。

  不知谁向刘铮提的建议,开了三个固定机位直播后台实况,同时还到处溜达用手机直播,抓人采访的工作人员。

  江远一进后台就被堵上了,两台手机怼到他面前,“江老师下午好——粉丝们有几个问题想问您,方便嘛?”

  “问。”江远应得很爽快。

  “第一个问题,你毕业大戏准备得怎么样了?”

  江远:“…………”

  哪壶不开提哪壶。音综是音综,毕业大戏是毕业大戏,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你上一句说的什么来着?”

  工作人员一愣,“……粉丝们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江远:“不方便。”

  工作人员:“???”

  弹幕:

  【什么陈年破梗啊哈哈哈!工作人员故意的吧!这都能掉坑里??】

  【哈哈哈哈哈江小远人设稳如泰山,就是不爱演戏,就是爱唱歌~】

  【卧槽这个近景,江小远这张脸太绝了,还没化妆就这么好看!!!】

  【问点儿有用的,比如他和宗源现在什么关系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