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时间改为假期,他们也就没继续留这儿的必要了,纷纷收拾行李回家。坐上返航飞机,江远有点儿后知后觉地问周先:“那我接下来这段时间……又没事儿干了?”

  粉丝们刚开始夸江小远有事业心了知道上综艺了,才录一天就打道回府,好像不太好交代。

  周先深以为然的表情,仿佛在说“你还知道粉丝都说你没事业心啊”。

  江远语塞:“……”

  周先又说:“也没事儿,毕竟还有个毕业大戏撑门面。”

  江远:“…………”

  江远是他们班毕业大戏的男主角。本不想挑大梁,奈何全专业、全校乃至外校的人都想看江远演戏,学校老师又都对他寄予厚望,男主角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落在了江远头上。

  在宿舍吐槽起此事,江远郁闷地说哪怕让他演男二,怎么都比男主强,他真不想挑大梁。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啊哈哈哈!”室友大笑,“但凡你这两年多演两部戏,也不至于这样。”

  他们懂江远一心扑在音乐上,压根不想演戏的心情,“好不容易抓到机会,谁能轻易放过你?”

  江远冷漠:“哦。”

  录制时间后挪的事儿他没告诉宗源,想给大影帝个惊喜。谁曾想到家一看屋里没人,宗源跟导演磨角色去了,还没回来。

  第二天早上,江远朦胧地感觉有个人在旁边,睁开眼睛看到大影帝身穿白色浴袍坐在床边。

  “什么时候回来的?”他俩几乎同时开口问。

  俩人不禁都笑了起来,江远先说:“昨晚九点多到家的。”

  今早的阳光格外亮,晨光里,刚洗完澡的宗大影帝脸上没有妆,发梢还带着水汽,很清爽的样子,眸光闪动,眼底有笑意掠过。

  “我刚回来。”宗源说,他声音低沉,却也清润,“来看你一眼,没想喊你。时间还早……再睡会儿吧。远哥。”

  江远含糊地说了句什么,握了下宗源的手,翻身继续睡。

  余光忽地扫到窗外,睡意登时无影无踪。

  晨光格外明亮的原因在这儿——下雪了。

  许是今冬有宗源在身边的缘故,从秋到冬的三个月里,竟从未觉得冷。

  宗源新电影一月份开机,也往后延了一个月。导演想再完善一下剧本,另外组里有个大三的学生,导演想等他放假,免得学校那边总有事儿。

  其实不等放假也行,一听是跟宗源拍戏,没有学校不放人。宗源昨天还跟导演说如果可以的话,十二月开机最好,年后或许有其他安排,能不延的话尽量不延。

  导演问他下一部接了谁的戏,他亲自去协调档期。导演全家都是搞艺术的,打小在这个圈里混,上一代名导全是他叔,跟付盛那野路子突然蹦出来的不一样,他在这人情世故的圈子里混的开,说调真能调。

  宗源难得心虚地顿了一下,说跟经纪人核实一下再说。

  下一部戏还没安排呢,他年后的安排,无非是空出来,留给放假的江远。

  好在导演没往下问,算混过去了。

  江远在阳台拨弄积雪玩,“看来这个假期又没了。”

  宗源只穿了件浴袍,头发还没干,便没跟进阳台看雪,留在客厅遥遥地看江远,“那,等毕业之后?”

  江远正在考驾照,想过阵子俩人都有空的时候自驾出去玩。他还打算再买一辆猛禽,找回当年在高速上一路飞驰的感觉。

  这个念头诞生于年初一个深夜,跟现在差不多温度。江远趴在床上,大腿还有点儿抖,身体不想动,大脑有点儿白,只在与宗源有关的未来这一件事上转得起来。

  他说话也懒洋洋的,还有点儿哑。

  宗源靠着床头,抚摸江远后脑,面对江远的提议,笑着应了声“好”。

  奈何碰一个俩人都有空的时间实在太难。

  快一年过去了,愣是没碰到合适的机会。欧洲电影节大概是他俩本年度最自由的一段时光,可身边也总围着人,要么小陈,要么翻译。

  -

  江远他们班的毕业大戏定了部民国剧。江远在戏里主要两个造型:穿西装打领带戴无框眼镜西洋表的世家精英少爷和穿着朴素长衫埋伏在敌战区的卧底。

  这个结果出来时江远内心是崩溃的,就差冲到班长桌前揪衣领问:“你们真觉得我形象符合这角色?你们让我演卧底?我能演好?不怕砸我手里???”

  幸亏就是个毕业大戏,演好演坏能看见的人都不多。否则,《他无所不能》给观众留下的、他有演技的良好印象,就全没了。

  周先还在旁边说风凉话:“正好大家想看你民国的造型,到时候多拍几张照片发出来,也算是粉丝福利了。”

  室友早前那句安慰顿时又浮上心头,但凡他这两年多接部戏,多拍点儿照片,都不至于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到十一月末,班长他们写好剧本,江远也就忙了起来,天天去院里学生活动室报到,参与剧本围读。

  宗源那边也忙得不行,为让演员更好地进入状态,导演把几个主演打包送到市局刑警队。宗源白天去观摩学习,晚上还有额外的打戏训练。

  开始几天江远还勤劳地每日都往返于学校与宗源家之间,后来发现他天天都要去学院读剧本,而宗源又日常早出晚归,就吃早饭时能跟宗源说上几句话。

  渐渐,他也不再折腾自己,干脆就搬回宿舍住,省的他总是围读最早退场的那个。

  到寒假,毕业大戏暂告一段落,江远微微松口气。宗源却不能休息——电影开机,预计两个月,过年不放假。

  不过宗源放不放假的也跟他没关系,江远没空探班——《改编》重新开机,半封闭式录制,为期两个月。

  -

  下午三点多,江远抵达录制基地。

  学员们前天已陆续到齐,在一块儿住了两天,之前有人参加过录制,又都是刘铮从几大知名音乐学院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优秀,没接触过也大多听过彼此的名字。

  晚上刘铮把四位导师和学员们拉出来吃饭。从出房间开始就有摄像机跟着江远,到餐厅一看四周架了不下十台机器,江远心下明白,录制开始了。

  二十八名选手一个接一个入场,做自我介绍。当介绍到第二十位选手时,江远眉峰一挑,简直不相信自己耳朵。

  选手名叫贺信,是全场为数不多的已签了经纪公司的选手。这倒没什么,只签了公司但没出道的人很多,江远所在的小破公司都有俩这样的练习生。

  关键跟贺信签约的公司是隐云文化,老板叫赵隐,旗下还有一家江远现在十分讨厌的独立工作室——于承个人工作室。

  赵隐和于承在搞什么?上一个被推出来跟他打擂台的走远了,送下一个过来再战?江远心说他可不上于承赵隐的当,绝不帮于承赵隐免费培养新人。

  下一秒,就听贺信尊敬且认真地说:“这档节目里,我最想合作的对象是江远老师。”

  江远嘴角一抽,营业式假笑:“嗯,期待与你合作。”

  内心:谁放这人进来的?

  全网都知道于承工作室针对他,还选个跟于承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选手参与录制……没十年脑梗干不出来这事儿!

  吃完饭,江远悄悄问刘铮贺信怎么回事。

  “跟sunshine一个情况。”刘铮没明着说,但跟明示也没多大区别,“放心吧,尽量让你俩错开。”

  晚上江远给宗源发微信说这事儿,打到“赵隐于承两个人脑子可能有问题,师兄失败又安排个师弟过来送”,想想又都删了。宗源正拍戏呢,为这事儿烦宗源没必要。

  翌日早上醒来,拉开窗帘放阳光进屋,开窗户,新鲜冷空气往屋里一灌,江远心情又好了起来。这时节浅阳不那么潮,比夏天舒服。

  上午彩排,下午重录导师初舞台。第二次在舞台上唱《活得潇洒》,江远游刃有余,细节方面处理得更好,获得满堂彩,江远自己也很满意。

  再接下来选手唱歌,江远四人点评,等所有人都唱完,就进入了初分组环节。

  选手先选,可平行选两位导师,然后导师反选,每组不限人数。

  刘铮强调初分组对每位选手接下来的舞台非常重要,给大家一晚上的时间考虑和讨论,明天九点前上交志愿表。

  想的挺好,充分考虑到了双方的心意,选手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导师,导师们有权挑自己看中的学员。

  结果才看到第二份志愿表,蒋思晟那边大声喊刘铮,“这有个人想选我和老王,但我俩都对这学生不感兴趣怎么办啊?”

  刘铮之前没考虑这问题,思考两秒,道:“你们俩猜拳吧,谁赢了谁收。”

  蒋思晟赢了,嘀咕着“刘铮不按常理出牌哪儿有让赢家吃亏的”,无可奈何地把该学员的志愿表收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又往下看两份,蒋思晟喊江远:“这小伙注定是你的,一心就想跟你合作,表上都没写别人。”

  接过来一看,姓名那栏工工整整两个字:贺信。

  江远:“…………”

  他求助地看向刘铮。

  刘铮:“…………”

  接下来又出现好几次学员选了导师但导师对这位学生没想法的情况,倒霉的江远和蒋思晟在这一环节屡战屡胜。最后一位选手心仪导师一栏填了老王和江远,喜欢做Downtempo音乐,先前交上来的demo也都是这风格的。

  老王江远对视一眼,老王憋着笑问:“还猜吗?尊老一点,直接收你夹子里吧。”

  老王是第一届冠军,属实是在场这群人里年纪最大的一位。

  “尊老后面还有俩字儿呢!”江远抓狂,“我手里人够多啦!”

  平心而论,选手挺有天份,也挺有想法,就是跟江远和老王擅长的音乐不搭,更适合蒋思晟。

  江远神色萎靡,从刘铮对贺信事件不发表意见开始,“这群孩子都怎么想的?谁更适合他们,他们心里没数吗?我这老些年就没写过Downtempo,找我干啥呀。”

  “听你那语气,好像比他们大了多少似的。”蒋思晟在旁边看热闹,“话别说那么满,年轻人,我当年也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写轻音乐。”

  江远一滞,刚这句话没过脑子,大意了。

  蒋思晟假模假样地说:“哎,其实我想帮你分担点儿,可我这儿也攒了一堆,无能为力。”

  江远立刻说:“我拿贺信跟你换,你不想要的都都送我这儿来!只要你替我带贺信!”

  “……能吗?”同为原创时代选手,蒋思晟知道江远跟于承不对付,距彻底撕破脸大概只需一根□□。他行事知轻重,小事儿幸灾乐祸没什么,这情况能帮还是尽量帮一把。蒋思晟看向刘铮,“导演?”

  刘铮:“……当然不行!”

  贺信志愿表里压根没写蒋思晟的名字,换什么换!

  昨天才公布的规则,今天就推翻?开什么玩笑!

  “先不守规矩的是他——您明明说要选两个导师,他偏只写我名字!再说您昨天公布的规则里没这条——没说碰上导师和选手想法不匹配的情况怎么办!”说着说着,江远敏锐地察觉到规则中的漏洞,并抓住不放,“而且不止一例啊,我们四个都碰上了!您得给我们个说法——”

  刘铮:“……”

  作者有话要说:T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