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为第二期准备的歌曲名叫《远方的故事》。

  讲述了两对恋人,阴差阳错失散多年,其中一对幸运地重逢,另一对则不幸得到死也未能再相遇的故事。

  考虑到歌曲背景设定,江远大胆地在其中加入了丰富的民乐元素,练习时音乐老师还cue了下江远:“唢呐这段处理的不错,想法挺好的。”

  相比于其他六位首发选手,江远实在太年轻了;再加刚下映的《他无所不能》后遗症——高中生小安的形象深入人心,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把他当成成熟的独立音乐人来看待。

  不是说导演组轻视江远,只是说,音乐老师总不自觉地把江远当成孩子,看江远表现出色、作品优秀就忍不住多夸两句。

  抱着写字夹板坐在地板上的江远抿抿唇,露出了一个面对夸奖不太好意思的笑容,谦虚地说:“我喜欢这些声音融合在一块儿的感觉,经常做各种尝试。”

  音乐老师了然地点点头,猜你他也是全程追下来的,江远在里面没少用唢呐等民乐,虽不能当着镜头明说这句话,但他可以换一种方式问,“那几首歌也都是你自己改的?”

  截止到现在,江远总共也没发几首歌,“那几首”显而易见,指他在猜你节目中,瞎几把“魔改”的那几首歌曲。

  网上针对这几首改编歌曲的讨论也没停过。

  由于《他无所不能》主题曲之后,江远再没在音乐领域有所作品,原先对江远很有信心的网友也心声怀疑:茶叶罐到底有没有创作的能力?

  所以音乐老师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侧面帮江远澄清谣言——没找枪手,自己改的、自己写的。

  江远挠了挠头,“是我自己改的。”

  说完,他一咕噜从地板上爬起来,到固定机位前边,一脸认真地说:“都是我自己写的!作词、作曲、录音、混音、后期……跟歌曲相关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做的!”

  不要再怀疑了!!!

  旁边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他们是亲眼见识到了江远在音乐这方面的专业性,非常强,没有任何可怀疑的点。

  紧接着江远又想起什么,怕有杠精,谨慎地对镜头又补充了一句:“不包括宣发。”

  工作人员笑得更欢了。

  敲定歌曲最终版本,下一步该商议舞台效果了,江远施施然道:“我不要伴舞。”

  不远处的蒋思晟:“我也不需要——”

  导演组:“……”

  你们猜你出来的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第一期就是,江远和蒋思晟都不要伴舞,光一个人站上去唱,都没法跟观众互动。

  原创时代跟猜你不一样。猜你有多季累积下来的经验,来的观众不说是专业歌手,也是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听众。

  录制的形式有些像在音乐厅里听歌剧,一人一座,不能乱位置。台上歌手能否与台下观众互动并不重要。

  而原创时代却很有种音乐节live现场的感觉,观众人挨着人地聚在台下,跟着歌曲旋律舞动、尖叫。

  上期有位选手唱到兴头往底下倒了两瓶水,观众非但没觉得冒犯,反而更加兴奋。统计结果出来,也是那位选手获得了第一名。

  彩排导演意有所指:“你们这么搞,舞台效果出不来。”观众投票率低,容易垫底,容易被淘汰。

  说这话时导演正面对江远,几乎等同于明示江远。

  live表演经历丰富的江·过气歌手·远含蓄地说:“上一次看观众反应也还行,都挺配合的。”

  导演噎住,工作人员偷笑。

  三次彩排后,就到了正式演出的环节。

  江远第四个出场。他从漆黑的舞台中缓缓走出,因为江远不要伴舞,现场人员只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给台上加了不少烘托气氛的道具,还放置了大量的干冰,配合从斜后方打过来的灯光,舞台烟雾缭绕,仙气茫茫,就在观众以为这或许是一首轻柔的古风歌时——

  唢呐、琵琶、二胡、中国鼓等合奏声起,气势凶猛慷慨激昂,一重接一重,像潮水,浪打浪地推着音乐往前走。

  现场观众:“嗯???”

  唱到那对悲剧结尾的恋人时,音乐低沉沧桑、凄婉缠绵,唢呐声强,将那股世事无常、挣扎于尘世间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唱到那对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得以重逢的情侣时,琵琶与中国鼓交织的声音盖过了其他,用稍显欢快、饱满鼓点诠释二人相遇的喜悦。

  两两相称,一乐一哀,说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苦楚。

  一曲结束,观众还意犹未尽。两对恋人互为对照组,时过境迁,那蕴藏在词曲中的哀伤、岁月的沉淀令人为之动容。

  ……

  观众在下面疯狂喊江远的名字。导演摸了把脸,对站在他旁边的音乐总监说:“倒也是,他这歌……不要伴舞挺好的。”

  音乐总监笑,“江小远很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创作风格、理念有十年前的味道,但又能很好地结合现在的风格,咱们算找对人了。”

  他们一开始邀请江远,主要还是想借这一季度猜你的东风。毕竟是档全新的节目,爆点越多越好。

  对江远的水平,他们也犹豫过。后来跟蒋思晟碰了下,蒋思晟一直有跟刘峥保持联系,一听江远,当即就敢替江远作保,说就找江远,准没问题。

  然后他们内部才初步达成一致:若江远敢接,就让他来;来了发现水平不够,就迅速调整赛制让江远出局——反正节目组要的是江远的热度。

  不成想,江远是真厉害,无论是从视觉、听觉、还是现场观众反馈,都丝毫不输前辈歌手。

  录完节目,导演自掏腰包请选手们吃饭,老几位吃的欢,江远和另两位女歌手,宋琬、郑听谙都没怎么吃——夜宵太丰盛,对体重不友好。

  导演坐在主位,江远和她俩挨着,对面是老三位,于是不怎么动筷子的江远三人和对面没停过的老三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闻着饭味儿聊天,给江远煎熬的,眼睛都要绿了。

  蒋思晟坐在他对面,还故意逗江远,“吃点吧,反正经纪人不在。”

  江远悲痛地指了指桌子上、房间四角的机位,“可这些东西在啊!”

  没有人在这张桌子上探讨音乐,聊的都是些寻常话题。

  因为是第二次录制了,甭管之前熟不熟,这次又四天录下来,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导演借机让大家说说互相留下的印象。

  说到对江远的印象,大家意见高度一致,江小远表现出色。知道江小远颜值高,没想到原创能力也这么强……

  该施正发表意见了,他不直接说答案,反而先问江远:“上回咱吃饭时说的那个事儿,能不能提?”

  江远还没反应过来呢,宋琬问:“你们什么时候还一起吃了顿饭!”

  “录制前一天晚上,那天你们都没来呢,就我、江小远和思晟。”施正说着又看向江小远,“能不能提?”

  ……想起来是什么事儿了……江远觉得最好别说。

  然而……这饭桌上其他不知情人士的好奇心全被勾起来了,不说今晚上他别想走了。江远无可奈何地点头,“您说。”

  施正清了清嗓子,“我说实话,一开始听说江小远要参加这个节目时,我不怎么看好他。就算他再厉害呗,他才多大,有些东西没经历过、没体验过,他就是写不出来,唱不到能与观众共鸣的那个点。”

  “刚好这时候有人联系我,托我看顾江小远,这人是谁你们绝想象不到。”施正喝了口酒,“当时我就想,好家伙,找人走后门找我头上了?我看你几斤几两,绝不跟你客气——我不干昧良心造假的事儿。”

  导演“嘿嘿”地笑,“结果打脸了吧?”

  “可不。”施正看着江远,笑眯眯地说,“打脸了,哪儿用我看顾啊,江小远自己本事够用。”

  导演话锋一转,“谁托你看顾江小远?”

  施正和蒋思晟一齐笑了起来,江远捂脸,不想迎接施正公布答案后大家的目光。

  “你们猜。”施正还卖关子。

  “刘峥?”

  “付盛?”

  ……

  猜了一圈都不是,宋琬不敢置信地问:“……宗源?”

  施正打个响指,“对啦!”

  满屋人的视线齐刷刷地落到江远身上,江远缓慢地一点头,也拿不准接下来是把这事儿揽到自己身上,还是假装他毫不知情。

  然后宋琬一句话问得他压力倍增,“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江远张了张嘴,第无数次想:爱豆这个身份太影响他发挥了!

  -

  这顿夜宵吃到下半夜才结束。其实也没吃多久,主要怪录制结束得太晚,随便聊会儿就一点多了。

  各回各的休息室睡觉,江远却提着行李往基地外走——他只请了两天假,明天要上课!

  还是小班的台词课,旷谁的课江远都不敢旷台词课。

  下高速时天都快亮了,周先迟疑地问江远:“你是去酒店还是……”

  他观察了,江远几乎就没在酒店住过。看江远跟宗源走得那么近,八成都借宿宗源家了。

  想到这儿,周先忽然觉得酒店那房间开得浪费,都不如给江远在宗源家小区里租个房子,成本虽高了些,可多少能起个掩护作用。

  他对江远宗源之间的关系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江远睡得神志不清,闭眼睛缓了会儿,看一眼手机,才说:“直接去学校吧,在楼底下等会儿宿舍门也就开了。”

  去酒店呆不了几个小时又得折腾周先送他回学校,去找宗源也行,可这一大早的……他不想打扰宗源睡觉。

  虽然再过一小时宗源也醒了,江远指尖从屏幕上滑过,那个早上总得要起来健身、自律到可怕的大影帝。

  之前那大影帝还说要带自己一起健身,语重心长:“远哥,您现在身份不一样了。您是爱豆,得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型,很拉好感的。”

  江远觉得有道理,跟着练了三天,第四天就有些受不住了。浑身都疼,申请减量,宗源嘴上说着“前几天疼正常,坚持过去就好了”,然后暗中给江远加量。

  隔两天江远回过味儿来,等宗源再喊他起床健身,他死也不起来,问就一句话,“你是不是故意报复我?”

  宗源不吭声,一味的笑,然后健身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

  好几天没见着人了,还有点儿想。江远掐着点儿,估计宗源健身结束,吃早饭的时候给宗源发信息:【忙什么呢?】

  宗源回得很快:【看剧本】

  说着还给江远发来一张照片,还真是在看剧本。

  江远放大照片,凑近手机想看看这是个关于什么的剧本。

  下一秒宗源信息就发过来了:【关于扶贫干部,一代人脱贫攻坚的故事】

  江远懒得打字,戴上耳机改发语音:“跟我说这些干什么,有空跟你粉丝说说,天天来我微博下面留言。”

  宗源也改发语音,他声音听起来很是无辜,“是你先问我的。”

  江远:“我可没问你剧本内容。”坦然得好像刚刚放大图片看上面文字的不是他。

  ……

  现在他俩微信里全是这无意义仿佛发生在十岁孩子之间的幼稚对话。

  前天小陈给宗源送东西,不小心听到半句,心惊肉跳的;再一看宗源手机壳,心惊肉跳加倍。心说他好不容易才把穆鸿林应付过去,宗源又给他埋雷……影帝也不能这么任性啊。

  他委婉地劝宗源,“宗哥,穆哥前两天说想来看看您。”

  宗源平静地应了一声,无动于衷。隔了两分钟,很突兀地说:“回头麻烦穆哥,发几个合适的剧本给我看看。”

  给小陈激动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当下也不在乎什么聊天记录手机壳了,能接戏比什么都强!随便穆鸿林说什么——宗源想接戏,这五个字比什么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