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24章 入V了,请大家多多支持啊!……

  顾奶奶一听:“啊哟, 那敢情好,正好今天家里有腊肉,这中午炒了菜给他们补一补。”

  屈氏一听:“是镇上的有钱人家送的吗?”

  顾奶奶翻了个白眼:“什么有钱人家?你当是大风刮来的?这是你闺女挣来的。”

  屈氏很意外:“那……那……”屈氏不明白了,之前婆婆和闺女去镇上的时候, 不是说跟有钱人家的老太太有关吗?怎么现在又?

  顾奶奶:“这事情等老头子和老二来了再说。”

  顾灵已经拎着自己的袋子进了厨房里, 并且从袋子里拿出两个梨,然后把每个梨洗干净切成八块, 两个有十六块。这梨还是钟敏云送的六个, 一个给了杜嬷嬷、两个那天中午做了水果甜点,一个叫顾奶奶和顾灵一起吃了, 剩下两个顾灵带回来给家人尝尝。

  “姐, 你在干什么啊?”顾森和顾木像两条小尾巴一样的跟了进来,看见顾灵在切果子。他们没有吃过梨, 但也知道这是果子。

  顾灵朝着他们道:“进来。”

  “姐,这是什么果子啊?”两兄弟走到顾灵旁边,顾森好奇的问。

  “这是梨,很甜的。”说着, 给他们兄弟一人一块,然后又把剩下的放进盘子里。

  顾木先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 比糖水还要甜。”

  “什么东西比糖水还甜?”屈氏进来了, 看见了桌子上的梨, “这是什么果子,好大?”

  顾奶奶道:“这是乖宝同窗给她的果子, 啊哟, 这果子可贵了,叫梨,市井里在卖五六文钱一个了。”

  屈氏一听, 五六文可以买五六两的肉了,这果子吃的她牙缝也得塞住。

  顾灵自己拿了一块,又拿了一块塞进顾奶奶的嘴巴里:“奶,您一路累了,吃块梨休息一下。”

  顾奶奶满意道:“还是乖宝孝顺。”

  顾灵道:“那是必须的,您是家里的当家嘛。”接着,又拿了一块给屈氏,“娘,这两天奶不在,您操持家里也辛苦了,您也吃一块。”不过没喂了,直接送到屈氏手里。免得老太太看见了,心里酸丢丢的。

  顾奶奶看了屈氏一眼,心想,乖宝还是最孝顺她。

  屈氏则是想,闺女心里也是想着她的。

  屈氏咬了一口梨,难怪这梨要五六文钱一个,可真心甜。等等,她好像忽略了什么:“娘,您刚才说灵儿的同窗是咋回事?”

  顾奶奶呸了一声:“啥大呼小叫的,不就是同窗吗?灵儿去私塾念书了。”

  “啥?”屈氏连让儿子去念书的概念都没有,更何况女儿,她都反应不过来了。不过农村里,谁家都没想过供孩子去念书的。

  顾奶奶不想解释第二遍:“等老头子和老二来了再同你们说。”

  “好嘞。”屈氏也没有多说。对于婆婆当家这件事,屈氏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当然,她自己如果能当家,她也高兴,但是她知道没希望。好在婆婆是向着二房的,婆婆有好的东西,也是给二房的,所以屈氏对于婆婆当家这件事,接受的很坦然。

  顾奶奶是个闲不住的,吃了一块梨,就开始数这几天存下来的鸡蛋,一天五个鸡蛋,去掉每天家里吃的,应该还有七八个鸡蛋,顾奶奶一数,还有七个。她把七个鸡蛋拿出来,下午回镇上的时候得带着。乖宝私塾里念两天休息一天,刚好她们在镇上住两天回来拿一次蔬菜鸡蛋。至少在镇上的时候不用买菜了。

  数好鸡蛋,顾奶奶又去看了鸡和猪,这是她的命,可不能有损失。

  顾森和顾木坐在顾灵的身边,小口小口的吃着梨,他们吃的非常仔细,就连核也给咬碎了,碎成了渣渣再吐出来。

  “要是每天能吃到这个梨就好了。”顾木小小年纪,也有不小的心愿了。

  顾灵看着他,灰扑扑的衣服,瘦瘦的脸,就一双眼睛贼亮贼亮的。她忍不住的伸手,撸了一把他头上的呆毛。“等姐姐挣钱了,就每天给你吃一个梨。”哪怕样式卖的再差,一天一个梨也是吃的起的。如果样式卖不高,她再去画画,到时候拿到书斋去卖,总能卖点钱。此外,她还能写画本子插画,一天一个梨,弟弟小小的愿望必须要实现啊。

  顾木听了,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不用一天吃一个梨,我一天吃这样一块梨就够了。”小小年纪也知道家里不富裕,所以他所求不多,只一块梨。

  顾灵道:“真的,那你和哥哥两人吃一个梨,一人半个。”什么梨不能分开,她可没有这种观念。

  顾森听了,也忍不住看向他姐姐。

  顾木晃着脑袋问:“半个是几块啊?”

  顾灵道:“四块。”说到这个数的问题,顾灵看向顾森,“大弟,你想去私塾念书吗?”

  顾森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一时之间有些茫然,然后摇摇头:“不想。”他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每天带着弟弟上山割猪草挖虫子,捡柴,地里头忙的时候就跟着家人下地。

  顾灵也没有多问,因为他想不想不重要,反正她肯定要带他们去念书的。

  中午的时候,顾爷爷和顾老二回来了,两人砍了一上午的树,一共砍了六棵,然后又背下来,很累的。但是想想赚的六十文,他们就开心。

  看见顾灵和顾森、顾木坐在院子里,两人一愣。

  “爷爷、爹。”顾灵叫了声。

  “哎。”两人应了声,接着没有反应了。不亏是两父子,一样的沉默寡言。

  “都回来了,吃饭了。”顾奶奶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在里面喊道。

  “来了。”顾灵第一个应声的。

  “来了。”顾木学着姐姐,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学人了。

  午饭还不错,顾奶奶用腊肉炒了青菜,又做了一个鸡蛋丝瓜汤,然后蒸了茄子,用酱油和盐拌一拌,还炒了个咸菜豆角。七个人四个菜,菜虽然少,但是每一碗分量很足。老百姓的家里都是这样,菜种类不多,但是分量大。

  吃好饭,顾奶奶道:“我有事情跟大家说,顾森,你带着弟弟出去。”

  “哎。”顾森听话的带着顾木去了院子里玩。

  而屈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要说闺女去私塾的事情了吧?一上午了,她心里总是痒痒的。

  顾爷爷和顾老二也看向顾奶奶,反正不管老婆子(娘)说什么,他们都是没有发言权的听众。

  顾奶奶很满意他们的态度:“这事情要从分家第二天说起,分家后的第二天,我带着乖宝去镇上医馆,结果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白胡子道士,那白胡子道士说,我们家乖宝是女状元下凡的,要想乖宝有出息,得走对路。

  我顺着一想,状元不就是读书的料吗?所以为了乖宝着想,那天我就送乖宝去私塾报报名了。”

  顾奶奶说的轻巧,在场的所有人听了,却大吃了一惊。一向沉默寡言的顾爷爷和顾老二也震惊了,老婆子(娘)送孙女(女儿)去私塾念书了?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老婆子(娘)疯了吧?

  确实。像他们这种实实在在的人,连孙子(儿子)都没想过送去念书,更何况孙女(女儿)。

  顾爷爷和顾老二不能说多疼丫头,只是这家里的顾奶奶当家,他们万事不管。

  “老……老婆子,你……”顾爷爷都震惊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那你现在想说什么?什么有钱人家的太太让乖宝去陪她,这也是假的?”

  “假的。”顾奶奶直接道,“那天给乖宝在私塾里报了名之后,我愁着乖宝每天上学来回不方便,就在镇上买了房子。”

  天啊!

  屈氏的眼珠子都瞪大了,婆婆闷声不响的瞒着大家干了大事情了。

  “你……”顾爷爷差点晕倒,“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你懂啥。”顾奶奶不以为然道,“所以前两天,我就带着乖宝住在镇上,乖宝在念书,我就给她做饭。我之所以没告诉你们实话,是因为你们的脑子都不怎么聪明,说了你们也不会明白。”

  顾爷爷此刻只担心一件事:“家里还有多少银子。”

  屈氏此刻也只担心这个。其实分家的时候家里大概有多少银子,大家心里也是有底的。大房没要,屈氏就不提起,可现在婆婆带着闺女去镇上把银子霍霍了,她能不担心吗?

  好吧,在她眼里,去镇上买房子倒不是霍霍银子,他们成了镇上人,也是备有面子的。但是给闺女去私塾念书,在屈氏看来,就是霍霍银子。闺女都十三岁了,再三年都要嫁人了,念什么书啊?有这银子不如给顾森和顾木娶媳妇。或者说给他们念书也好啊。

  顾奶奶道:“还有四两左右。”碎银和铜板就不说了。

  “什么?”顾爷爷的声音不由的放大了,“你那里有三十八两银子的。”这可是他们存了一辈子的银子啊,竟然只有四两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瞧你出息的……”顾奶奶道,“我就知道你们没眼光,没见识。我告诉你们,亏得我狠一狠心送乖宝去私塾念书,现在乖宝可挣钱了,可给我挣面子了。”

  屈氏咽了咽口水:“娘,灵儿怎么挣钱了?”

  说起这个,顾奶奶眉飞色舞了起来:“乖宝现在会画画了,画的可好了。她的画被人家看重了,人家要买她的画。”在顾奶奶眼里,顾灵画的挂件样式,那可不就是画吗?“乖宝在私塾里认识了很多大户人家的姑娘,有镇上酒楼的楼家姑娘、有富绅李家的姑娘、还有富绅钟家的姑娘,那可都是镇上顶顶厉害的人家。”

  李家和钟家顾家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镇上酒楼顾家人是知道的。

  “乖宝画的画就是被富绅李家的李太太买下的,就是李家姑娘给介绍的。李家说了,等他们把画卖出去,再来谈价钱,如果他们把画卖的高,那么给乖宝的钱就高了。”什么画画做成的兔子之类的,顾奶奶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大家想买的就是乖宝的画,“还有啊,这腊肉整整两条,也是用乖宝的画交换的,就那么小,我手掌那么大的一张画,就值两条腊肉。还有这梨,镇上在卖五六文一个,乖宝一幅画能换六个梨呢。所以啊,我送乖宝去念书就对了,不然乖宝怎么认识那些人?怎么把画卖给他们?”

  “那灵儿的画能卖多少钱啊?”屈氏忙问,她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反正家里的事情她做不了主,镇上的房子也买了,闺女也去了私塾,这些都改变不了了,那总要问点实际的吧?

  能卖多少钱,顾奶奶也不知道。但是,她会告诉你她不知道吗?“你关心这个做什么?这都是乖宝的钱。”

  屈氏赔笑道:“我这不是高兴嘛,我闺女能挣钱了,我当亲娘的总要乐一乐。”

  “现在还说不准多少钱,要等李家把画卖出去。李家挣的钱多了,我的卖价才高。”顾灵适时的解释,免得老太太说不出来丢了面子,“不过,去私塾念书的银子肯定是能挣回来的,不然李家也不会看中我的画。”

  顾奶奶马上有了底气:“听听乖宝说的,她去私塾一年四两银子,光画画就能挣回来了,我家乖宝多聪慧。”

  屈氏跟着道:“可不是,我生的闺女,肯定聪慧。”

  顾奶奶眯起眼。

  屈氏马上又道:“虽然是我生的,但也是当家的种,可当家是娘您生的,所以也相当于您的种,这孩子身上可实打实是您的血脉啊。”

  顾奶奶赞赏的看了屈氏一眼,这话中听,乖宝身上流的可不就是她的血脉嘛。

  顾灵看顾奶奶心情甚好,便又道:“奶奶,我们下午走的时候,把大弟和二弟也接走吧,等我从李家那里分了卖画得的银子,也送大弟和二弟去私塾。”

  顾奶奶道:“如果从李家分的银子多,就让他们去私塾。”瞧瞧乖宝去了私塾之后,画画都能卖钱了,还能认识富绅家的姑娘和酒楼家的姑娘,到时候送两个孙子去私塾,也让他们开开眼见。

  “奶奶,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了。”她憨憨的噘了个撒。其实,等从李家那边分了卖样式的银子之后,她还要主张重新分一次家,该属于大房的银子和田地,顾灵也不想让大弟二弟占有。

  也许按照古代人的思想,大房没有儿子,田地让大房使用到顾大伯和顾大伯母过世,之后由二房的儿子继承,这本没有错。但是不管怎么说,大房在这个家也是勤劳的做出了贡献的。如果大房是好吃懒做之人,顾灵也就随便他们了,可他们并不是。

  只是,这会儿银子还没有看见,她就算提出来了,老太太也不会同意。所以还得等等。

  顾灵想的明明白白的,不管是第一辈子,还是第二辈子原主的结局,那都是她无法改变的,唯有这辈子,要分就分的清清楚楚。她也不想落人口舌,也不想加重顾兰的怨恨。

  午饭后,顾奶奶和屈氏去了地里,摘一些下午去镇上要带的蔬菜。

  同时,顾家大房里,顾大伯母第一次对着顾兰蹙眉。

  “兰儿,你一大早的去哪里了?走了也不打个招呼,吃午饭了也不见你回来。你可知道你不在,大伙儿都要等你一起吃饭?”顾大伯母总觉得女儿变了,变的有些不乖了,不听话了。

  顾兰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她一大早的去打听了,也把该知道的都打听清楚了。原来奶奶和顾灵住在那里的房子是买的,原来奶奶送顾灵去私塾念书了。如果说前几天,她觉得能够分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就算分家分得的钱少,但是只要能够脱离顾家,顾兰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哪怕住在草屋里,她也觉得幸福。

  可是现在,她愤怒极了。

  凭什么他们住草屋,顾灵就能够住镇上?还买了房子。

  凭什么他们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顾灵就可以去私塾念书。那可是私塾啊,就是寻常人家的男娃都没有机会去的地方,顾灵一个女娃,凭什么去?

  镇上的房子,加上私塾,再加上杜嬷嬷,顾灵稍微一算,就知道这些钱加起来得有三十两银子了。三十两银子啊,那可是她带着两个妹妹辛苦养鸡、养猪了十来年的钱啊,凭什么都花在顾灵的身上?

  顾兰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觉得委屈,她双眼渐渐红了。“娘,你知道我今天去了哪里吗?发现了什么吗?”

  顾大伯母看见闺女红了眼眶,她就着急了:“你……你这是怎么了?兰儿,你可别吓娘啊。”

  顾兰退后几步:“娘,你知道吗?我们家把一个鸡蛋分开来五个人吃,把一碗米熬烂了五个人吃,可是你知道顾灵那边在干什么吗?他们在镇上买了房子,奶奶还把她送去私塾了。这凭什么啊?买房子的银子、送私塾的银子,不都是我们大房一起挣的吗?”她没有说全部都是他们大房挣的,因为二叔和二婶也是个勤劳的人,这一点她从来没有否认过。可是顾灵呢?她算什么?如果今天被奶奶送去私塾的是顾森或者顾木她也就认了,谁叫那是顾家孙子,可是顾灵和她们一样,都是丫头啊?凭什么她就是特别的?

  “这……”顾大伯母也大吃一惊,“他们在镇上买了房子?灵儿还送去私塾了?”她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你奶奶平时疼灵儿也就算了,怎么还送她去私塾?”

  顾兰道:“所以娘,我们得想办法把属于我们大房的那一份要回来。”

  顾兰之前没有这个想法的,可是现在她忍不了了。其实顾兰的想法也正常,有句话叫眼不见为净。之前即便知道顾奶奶有不少银子藏着,可没有拿出来,她没有看见,便也算了。可现在她看见了,银子又是用在她最恨的人身上,她哪里能忍受的了?

  “这……这……”顾大伯母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她不敢啊。她十多年下来被婆婆拿捏惯了,连反抗都不敢,哪里还敢想要银子,“兰儿,不然还是算了吧。咱们家已经分家了,现在也好好的……”

  “娘……”顾兰打断她的话,也清楚她想息事宁人的想法,顾兰知道她娘的心思、也知道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道,“娘,且不说奶奶藏着多少银子,我们往少算,这十来年下来,也有三十两的。

  我们这边的规矩,分家产的时候,如果一房有儿子,一房没有儿子,那么儿子也算一份,所以爷爷奶奶算作一份、我们家算作一份、二叔和二婶算作一份、顾森一份、顾木一份,一共五份,我们家也能分的六两银子。

  娘,如果这六两银子拿来给你去医馆看身体,说不得……说不得你还能再怀上弟弟呢。”

  顾大伯母被顾兰的话吓了一跳:“这……这我都三十一岁了,还能再怀上?”只是心思却不由的动了。

  顾兰道:“怎么没有?镇上三十多岁的妇人又不是没有怀上的?就是咱们村子里,不也有老来子吗?”

  但凡怀上老来子的,无一不是三十以上的。

  “娘……就算不为了我们三姐妹将来有个依靠,哪怕是为了您和爹将来有人养老,您难道不想怀上弟弟吗?”

  生不出儿子,是顾大伯母心中的痛,也是她膝盖直不起来你的原因。而今顾兰的话,给了她希望。“那……那要怎么做?”

  顾兰上前,到顾大伯母耳边道:“……”

  “这……”顾大伯母为难了,“会不会……”

  “不会的娘,您相信我,难道我还能害您吗?如果你不愿意,我来试也行,但是您面对奶奶的时候,可一定要挺住。”

  “不不不,我不敢。”顾大伯母一想到要和婆婆较劲,她吓的腿都软了,“你还年轻,不能试,还是我来吧。”

  顾兰听了,马上道:“那我去镇上一趟,把东西买来。”

  “你……你真的要……”顾大伯母还有些犹豫不决。

  顾兰道:“娘,那是我们的钱,是你怀上弟弟的希望,难道你不想要儿子了吗?”

  顾大伯母咬了咬牙:“好,我听你的。”

  顾兰心头一喜:“那你给我钱,我去医馆买东西要钱。”

  顾大伯母有些不舍的拿出二十文:“你仔细着花啊。”

  “我晓得。”

  顾大伯母看着顾兰快步出去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觉得这闺女越来越陌生了。明明是她的闺女,长得一样、声音一样,可是为什么她会觉得陌生呢?她的闺女一向听话,可现在主意却大了。如果不是闺女做事一样勤快,看着他们的眼神不是陌生的,她几乎要怀疑这不是她的闺女了。

  呸呸呸,想什么呢。就他们家这样的,狐狸精也不乐意找她闺女。

  顾兰是走去镇上的医馆的,走了大半个时辰。

  医馆里的小二看到有个姑娘进来了,热情道:“客人好,请问要什么药吗?”

  顾兰道:“我想买巴豆。”

  小二也没有多问,当下就把巴豆卖给了给顾兰,顾兰拿了巴豆就走了。

  “咦?”顾森坐在牛车里,头朝着外面看,正巧看到了从对面走来的顾兰,“姐,我看到大堂姐了。”他忍不住道。

  这会儿是下午了,顾奶奶和顾灵带着顾森、顾木一同去了镇上,牛车上还有不少蔬菜。下午牛车拉的客人少,所以他们放了蔬菜也不会显得拥挤,如果是大早上的,可不就挤死人了。

  本来照着顾奶奶原本的打算,下午要让顾老二挑一些柴火送去镇上的,但是今天凑巧了,顾老二下午还要去砍木头,所以顾奶奶让顾老二明儿一大早的送柴火过去。

  顾灵听到顾森的话,凑过去一看,只见顾兰从镇上的方向回来,她走在路上,整个人很单薄。她正想着要不要打招呼的时候,见顾兰抬起了头,她们的视线对上了。接着牛车从顾兰的身边过去了,顾灵转过头,顾兰也朝着身后看,两人相交的视线越来越远。

  哎……

  顾灵叹了一声气,收回视线。

  而顾兰直到看不见牛车,才默默的转过身。她抓着手里的巴豆,想着自己连两文钱的牛车都坐不起,可顾灵呢?那一瞬间,心里的滋味很不好受。随即而来的是强烈的憎恨和愤怒,该属于大房的一切,即便讨不回来,她也不想成全二房。

  ……

  牛车是在镇入口停下的,顾奶奶背着背篓,背篓里是一些蔬菜,不重。因为明儿顾老二会送柴火过来,到时候屈氏一起来认认路,所以顾奶奶拿的东西不多,余下的让他们拿。顾灵和顾森牵着顾木,顾木在中间,看看哥哥又看看姐姐,好高兴。

  顾森记得上一次来镇上是去年买年货的时候,那会儿可热闹可热闹了。年底了,乡下人都往镇上赶,所以镇上特别热闹。而这会儿是下午,街上的人不多,除了市井摆摊的人,所以没有年底那样的热闹。

  不过和乡下相比,也是热闹的。

  小贩子们吆喝着各种买卖,看的顾森移不开视线。

  “姐姐,你念书的私塾在哪里啊?”顾森好奇的问。

  顾灵道:“明日姐姐去私塾念书,等到中午的时候杜嬷嬷会来送饭,到时候你们和杜嬷嬷一起来便能知道了。”

  “杜嬷嬷?”第一次从姐姐口中听到陌生的人,顾森还一脸的不解。

  顾灵解释:“杜嬷嬷是奶奶买的嬷嬷,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杜嬷嬷。”

  顾森即便没有去过大户人家,但是耳濡目染,也知道大户人家是顶顶有钱的人家。他点点头,脑海里还有些懵。

  等到了家里,看到前面的院子,顾森的视线一下子被侧房的两层楼给吸引了。“这房子好特别,有两楼。”

  “好高的房子啊。”顾木也惊讶道。

  “老太太、姑娘,你们回来了。”杜嬷嬷正在自己的屋子里缝缝补补,听到外面的动静,马上出了房子。杜嬷嬷已经住在侧房里了,她选了楼下的一间,觉得平日里出入方便。

  顾奶奶道:“回来了,这是我两个孙子。”

  杜嬷嬷:“大公子好、二公子好。”

  顾灵:“顾森、顾木,这是杜嬷嬷,你们喊杜嬷嬷便好。”

  顾森和顾木听话道:“杜嬷嬷好。”

  杜嬷嬷是有眼力的,一看这两位公子,便知道这是憨的。杜嬷嬷笑了笑,又对顾奶奶道:“老太太,今日早上,你们走了之后,这片来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打听我们家。”

  顾奶奶把背篓放下,不解的问:“打听我们家做啥?”他们一不偷二不抢的,也没得罪什么人啊。

  顾灵也听到了杜嬷嬷的话,她想起了方才在牛车上看到的顾兰,顾兰是从镇上的方向回来的。于是有了猜测,她先对顾森道:“大弟,你带着小弟去楼上看看,那两间是你们的房子,不过你们现在还小,得住在楼下,等小弟长大些,就可以住到楼上了。”

  顾森一听他们能住楼上,便很高兴道:“姐姐放心,我会看好小弟的。”

  等顾森带着顾木走开,顾灵便道:“杜嬷嬷,那来打听我们家的姑娘是不是这样高,穿着……”顾灵照着方才看到的顾兰的衣着形容了一番。

  杜嬷嬷道:“奴婢没有瞧见那姑娘,是隔壁的桃娘子说的,不过奴婢打听了一番,根据桃娘子说辞,那姑娘的穿着和身高,也同姑娘形容的这般。”

  那就是顾兰没错了。

  顾奶奶一听:“乖宝,你认识那姑娘?”

  顾灵:“……是顾兰。”

  “什么?是那个贱丫头?她来打听什么?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当初把你脑袋磕破了,我只要她赔了八百文算饶了她了,她还敢来打听。”顾奶奶一听,整张脸都沉了下来。

  杜嬷嬷看的一愣,许是她没见过顾奶奶这种尖酸的样子,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顾灵赶忙拉住顾奶奶:“奶奶,其实……其实有件事,我也想同你说的。”

  顾奶奶对上顾灵,又换上一张慈爱的脸:“乖宝,你要同奶说什么?”

  顾灵拉着顾奶奶去了书房,然后让顾奶奶坐下,她轻声道:“奶奶,我也是进了私塾,才知道了很多道理,更是知道了读书人、富贵人家很注重名声。”她说话极慢,一个字一个字的,希望顾奶奶能听懂。顾兰来镇上打听是个机会,本来她还愁着怎么重提分家的事情。

  “啥名声啊?”顾奶奶在顾灵的事情上,是极极品的。

  顾灵假装担心道:“我们在镇上买了房子,以及我在私塾里念书的事情,恐怕顾兰马上也会打听到了。如果,如果她去私塾闹我们分家的事情,我铁定丢脸。”

  “她敢。”顾奶奶狠狠道,“我们分家怎么了?那是她爹娘都同意的,村长都作证的。”

  顾灵:“可是……可是我们有近四十两的银子了,还有这些田地,都没有分给他们家,如果她把这件事说出去了,私塾里的同窗肯定要笑话我的,如果一个不好,我被私塾劝退了,我丢脸丢大了,说不定因为这辈子都嫁不得好人家了。再说了,我想嫁到好人家,我想嫁给富贵人家,那肯定是注重规矩的,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肯定不要我。”说完,顾灵嘟着嘴,很是难受的低着头。没办法,要想说服顾奶奶,得从她最在意的地方入手。可她最在意的不是她吗?

  在顾奶奶心中,宝贝孙女自然是第一位的,一想到分家的事情会影响到宝贝孙女的名声,她就担心的不得了。“那怎么办?那……那这些都是我做主的,跟你没有关系,你一个小姑娘哪里管得了分家的事情。而且,谁家分家让小姑娘管了?如果被人说闲话了,就推到奶奶身上。再不行,奶奶去跟大家解释。”

  “那不行的。”顾灵强烈的反对,“奶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怎能叫奶奶受此委屈?再说了,如果推到奶奶身上,叫人误会了……叫人误会了奶奶的品行,我以后也嫁不到好人家了。而且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岂不是成了白眼狼了?还那不如叫我一辈子做个老姑娘得了”

  “不行不行,你怎么能一辈子做老姑娘呢?奶奶还想看着你风风光光的嫁人呢。”顾奶奶一听这话就着急了。再仔细想想乖宝的话,又觉得这是实话,如果她给乖宝说亲,肯定连带着男方的爹娘等家里的长辈也要打听一番的。“那……那老大两口子生不出儿子,还分什么田地跟银子?”

  “那如果将来我嫁了人,生不出儿子,婆家也要把我赶出家门,也不分田地和银子给我呢?奶奶是不是会很生气?”顾灵拿自己作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