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筑基,就是筑就大道之基。

  筑基的结果有好有差,最终取决于每一位修士对大道的理解。

  根据每个人领悟到的道法规则不同,筑就的道基自然也就各不相同。

  这就好比是建筑房子一样,如果地基十分浅薄,就算能在上面继续建筑房子,但最后顶多也就是一个小平房,就这还要担心以后房子会不会随时坍塌。

  但如果地基足够扎实足够深厚,那么这个房子的高度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这里的扎实,是指理论上的扎实,是指一个人对心法、对自己的灵根、对自己炼气期晋升到筑基期这个过程的理解扎不扎实。

  简单来说,一点点自己修炼上来的人,一定会比嗑/丹药嗑出来的修士对这些的理解更加的扎实。

  对于戚珈来说,在凌云界这一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算浪费,甚至可以算是一种机遇。

  毕竟戚珈从小接受的是现代社会教育,还未成年的时候就进入了部队,脑子里扎根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如此一个坚定且理智的人去理解很多关于修炼中的感悟、精神、天地之力、规则、道法等这么玄幻这么虚无缥缈的内容,有时候她真的是没办法理解的。

  好在这个时期的戚珈如今才刚刚炼气期,还没必要深入到那种程度,所以这种端倪暂时还不明显,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就拿《庚金九章》来说,戚珈修炼的时候真的就是完全按照心法上的内容执行的,没有一点掺假,这让她初期的速度十分快,如果只是就这么筑基了,那么她的道基就会很虚浮。

  如果戚珈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最好的成就也只能是修炼到《庚金九章》的最后一章,而没办法超越。

  但现在不一样了,戚珈为了控制自己的修为等级,一次次修炼后又一次次亲自将属于自己的灵力消耗掉,用于炼体、制符、供给辛金本源等等。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差不多一个道理。

  就算如今的戚珈确实理解不了很多缥缈的道理,但有了这么一年时间对灵力的控制和研究,经过一点点的打磨和辛金本源的辅助,戚珈已经从本质上了解了金灵力!

  这种将金灵力彻底理解并分散运用的能力,用扎实来形容已经不够了。

  至少对于金灵力来说,如今的戚珈已经比很多高阶修士了解的还要透彻,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灵根本源如此了解后,又怎么不称之为一声扎实!

  至于深厚,指的是炼气期时期存储的灵气深厚。

  如果真按照一个人修炼时吸收到身体里的灵力来算,戚珈曾经修炼的灵气数量足以让一个人晋升到筑基后期!

  虽然这些灵力最后全部被戚珈给用掉了,可无论是她的身体还是经脉丹田,在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灵力冲刷后,早就被扩展到了极致。

  如今的戚珈已经把自己的地基建的无比坚实,缺少的自然就只有灵力了。

  正闭目打坐的戚珈只觉得灵台越来越空明,围绕在她周围的金灵力似乎被分解开来,不再是一个个金色的小点,而是一种近乎于虚无的颜色。

  在戚珈第一次引气入体时,她感受到的灵力光点是不同颜色的,那个时候其实是戚珈本能的将金木水火土给认定为五种颜色,似乎那样才符合她对五种属性的理解。

  可是这一次,戚珈却觉得它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能量的一种。

  一种大自然、或者是天地,赋予给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修士的一种能量。

  这一次,当戚珈再次运转心法时,原本飞快旋转的灵力小旋涡们突然一顿,随即就像是被被吸引了一样,纷纷向中间汇聚,最后形成了一个有着九个面的晶体结构。

  冥冥之中,戚珈有种感觉,金灵力的形状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炼气期大圆满突破!

  筑基初期!

  筑基中期!

  秘境入口不远处,眼见着戚珈刚刚稳定没多久的灵气吸收速度再次加速不说,一口气冲破炼气期到达筑基期后竟然还没完,然后又以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速度继续往上攀升。

  正代表苍云大陆和凌云界进行友好交流的双方哪里还能坐得住,彼此对视一眼,连招呼都顾不上打,大家几乎是同时飞快的向戚珈的方向跑去。

  苏迟他们是因为担心戚珈那边的灵气会不会不够用,毕竟晋升的速度这么快,需要的灵力自然就更多,他们原本准备的灵石就有可能不够。

  至于凌云界这边的宗门代表则纳闷,戚珈看着挺稳重一个人,晋升起来怎么还没完了?

  一下子从炼气期突破到筑基中期,就不怕心境不稳么?

  说实话,戚珈还真不是为了修为的高低就不管自己的心境了,她是真的没控制住。

  刚刚戚珈一共爆发两次。

  第一次是辛金本源进入成长期的一瞬间,灵气需求量太大,所以才闹出那么大动静。

  第二次,也就是在戚珈刚刚明悟的那一瞬间,她的丹田里,那个已经自己组成晶体状的九个营养不良的灵气小旋涡,竟然同时飞速的旋转了起来。

  每旋转一次,九个灵气小旋涡彼此之间的灵力就多融合一些。

  如果将戚珈以前的修炼过程比作是吸收灵气的话,那么如今就是在吞噬灵气。

  戚珈第一次觉得自己心法运转的这么快,快到她似乎都要失去了控制,但每当戚珈觉得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九个小旋涡要融合失败时,小旋涡们的速度就会更快,快到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融合的更加彻底。

  最后,当九个灵气小旋涡真正融合成一个晶体,而不是只是挨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形状时,戚珈吸收灵力的速度也终于稳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戚珈才注意到,原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原本九个平滑的晶体表面上如今多了好多纹路,看起来十分的神秘。

  戚珈并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修士筑基后原本丹田的位置都会形成一片混沌的空间,那就是筑基后的丹田,而道基就是存在于这片开辟出来的空间中。

  只有修为慢慢增加,丹田内的空间才会慢慢变大,承载的灵力才会越来越多。

  修士对道的理解越来越深,道基才会越来越坚固,最后甚至是具象化。

  可是戚珈的顺序完全不一样,她是在筑基时就形成了自己的道基,她筑基后的丹田就是自己道的具象化。

  戚珈完全不需要扩展丹田空间来孕育自己的道,因为在筑基时她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道,那就是金灵力的本质,也是她的力量本源。

  大道三千,其实并不是指道的法门只有三千条,所谓道法三千,实则条条通大道。

  道,无形无状,它是缥缈的、不可碰触的,每个人体会的道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道自然不一样。

  所谓的修道、就是修自己的道,很多修炼者因为找不到自己的道而去模仿他人,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最后往往会因为无法坚定道心而导致自己的道基破碎。

  而戚珈,虽然没有任何的修炼经验,也许在悟性上也不如很多本土之人,但她的道心却无比的坚定且从未改变,那就是力量。

  以前的戚珈从十七岁入伍之后,每天的训练从未懈怠,训练量甚至一天比一天多,不是因为她有向上爬的进取心,而是她永远认为,只有力量才是自己的,自己每天多训练一点,体能、力量、速度再强一些,就能救下更多的人。

  而现在的戚珈也依然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她想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所有亲人、朋友、师长,她相信只要自己的力量足够,就一定能做到这点。

  她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在某种方面嫉恶如仇,看到不平之事想要去管,但她会不依靠任何人的自己解决,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修炼就能做到自己想做的。

  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在能力范围内她会伸出援手,她相信自己的力量,但从不盲目。

  戚珈坚信,只要她肯努力,终有一天她可以做到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一时办不到,不代表永远办不到!

  她修炼的目的从来不是长生不老、飞升成仙,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修自己的道,让自己永远不会因为某刻的懒惰而陷入被动!

  她的道不只是金灵力的本质,而是她自己的力量本源。

  她渴望拥有力量,但却永远不会迷之其中。

  似乎是感受到了戚珈的想法一样,原本还在持续壮大的金灵力晶体慢慢稳定了下来,甚至还能分出一部分去补充辛金本源和九转炼体。

  注意到戚珈的修为等级终于不再继续攀升后,苏迟他们这才放下心来。

  知道戚珈现在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稳定修为,所以双方又开始继续之前的扯皮、啊,不对,是友好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