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我给你们家生孩子,就是铁了心跟你们过日子。我的孩子在哪里,我的根就长在哪儿。除了养大孩子,等汪源出来,还能咋办啊?”

  柳飘飘抹了一把眼泪,一把推开汪母,狠心道:“我自己是泥里长大的孩子,不想我的孩子走我一样的路,我已经联系了好医生,马上就要动手术了。”

  汪母听她说联系好了医生,哪里顾得上别的,急忙说:“飘飘,小源在老家给咱们留了一点钱,足够我们不缺吃不短穿的过一辈子。”

  柳飘飘震惊了,居然私藏这么多钱?

  她心里乐坏了。

  庆幸她听了江蜜的话,特地试探汪母。不然直接跑了,真的就啥也捞不着了。

  “我不信,除非我亲眼看到。”

  柳飘飘要把钱弄到手里才安心。

  汪母真的怕了柳飘飘,谁让汪家只有柳飘飘肚子里这一个孙子呢?

  “你在家里等我……”汪母担心自己一走,柳飘飘就流掉孩子,想了想,做了决定:“你跟我一块回老家。”

  她觉得柳飘飘有句话说得对,一个女人啊,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

  肚子里揣着谁家的蛋,那就是谁家的人。她可能会背叛男人,但是绝对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汪母想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了一点安慰,柳飘飘跟她是一条船上的人。

  两个人一起去了老家,老家的房子修了一下,砖木结构的,用木板隔出两层的小屋。

  楼上用来放杂物,木头打了一个粮柜储存粮食,然后还摆了一张木床。

  柳飘飘看见汪母从粮柜里翻出一个布包,拆开外面包着的土布,露出一个铝饭盒。

  汪母打开铝饭盒,里面有一沓十块一张的钞票,还有一根手指大的黄金。

  金条!

  柳飘飘看直了眼睛。

  这得多少钱啊?

  汪母看到柳飘飘震惊的表情,心里止不住得意:“小源说纸币不好收藏,金子收多久都不会坏,所以费了力气弄来金子收着。”

  柳飘飘拿着金条,估摸着有一两重,不动声色的套话:“如果藏的钱多,那当然是藏金子方便。”

  汪母没有否认,还很痛快的把钱全都交给柳飘飘管。

  柳飘飘拿到钱了,折腾了一番,整个人累了,打着哈欠瘫在床上睡觉。

  床没有铺,只是平铺一层水稻秸秆。

  汪母下楼去转悠一圈,特地来到柳飘飘身边,看她睡得很沉,叫了好几声都没有回应。又等了好一会,下楼拎着锄头走了。

  她一走,柳飘飘睁开眼睛,戳烂窗户上的薄膜,透过小洞看见汪母进了茅厕。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才见汪母出来,往地里去了。

  柳飘飘挠了挠下巴,汪母多少年不在老家待着,咋会在地里种菜?

  她们今晚是去亲戚家吃饭,更用不着汪母去地里干活,拎着锄头干啥?

  突然,她想到一个可能——其他的钱,是不是藏在地下?

  柳飘飘坐不住了,不敢打草惊蛇,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去茅厕,而是去地里找汪母。

  汪母坐在田埂上发呆,瞧见柳飘飘来了,惊讶道:“你不睡了?”

  “床太硬,还有一股味儿,我睡得腰酸背痛。”柳飘飘看了一眼菜园子,地里的泥巴没有新翻的痕迹,“你咋来地里了?”

  “没啥,我打算自己做饭,不想麻烦别人,到了地里才发现自己没种菜。”汪母心虚,怕柳飘飘看出什么来,直接说:“时间还早着,我们回县城算了。”

  “行。”柳飘飘回去的路上,忽然捂住肚子装不舒服:“你等等我,我先去解手。”

  不等汪母说话,她就钻进茅厕,关上门。

  她扫了一眼茅厕结构,外头是隔开的两个猪圈,里面才是茅坑。

  猪圈是荒废的,堆着水稻秸秆,她眼尖的发现外面的泥巴像是刚刚挖开过。她扒开稻草,抓了一把泥,还是湿的。

  “飘飘,你还没好吗?”

  汪母不安地喊一声。

  “好了好了。”

  柳飘飘出来了。

  汪母看她脸色没有异样,眼神瞥了一眼猪圈,见没有被动过,松了一口气。

  柳飘飘见汪母没有怀疑,也松了一口气。

  两个人回到城里,柳飘飘发现汪母盯她盯得更紧了。

  几天后,她才找到机会,带上老相好去汪源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