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和离后被世子盯上了(重生)>第41章 配不配的我说了才算……

  秋风渐起,院中树影婆娑,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赵观南拒绝不了她,也拒绝不了自己那颗卑劣的心。

  “姐姐不后悔就行,其他的我会安排好的。”

  赵观南说完就起起身告辞,不知是怕她反悔还是怕自己不忍。

  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又或许是阴谋一步步逼近,连日来变故频生,而这些事都让二人定婚之路顺利了不少。

  宫宴过后的第二日,曹严华死在了大理寺狱中,死因不明。

  曹严华的死瞬间将荣庆王府卷入风口浪尖中,毕竟曹严华入狱数月来一直安然无恙,可才在荣庆王入京不过短短几日就死了,难免让人怀疑。

  得知消息的高暮云急匆匆的去找父亲,本以为能借使团来大邺之事暂缓事态,可如今人一死父亲又正好在京中,众口铄金,积毁可销骨,这个时候即便她们王府是清白的,又还会有谁信?

  “父王,咱们就眼睁睁看着别人嫁祸无动于衷吗?”

  比起王府接连受诬陷,高暮云更看不懂父亲为何一直不为所动,任由事态发展。

  “不急,再等等。”

  晨起在院中习拳的老王爷不疾不徐的回女儿。

  “等什么?”

  高暮云不知道都到了这一步了,父王为何还不着急,走到父王面前将人拦住,不准他再动。

  老王爷看着爱女,叹了口气,从侍从手中接过帕子擦了擦汗,挥手屏退了侍从后才对女儿说道:“等你哥嫂进京。”

  “什么!哥哥还要入京?这样不是···”

  这样不是等于将她们一家都交由人宰割了吗,朝廷本就忌惮驻守一方佣兵的藩王,她自幼常留在京,赵家那边长公主常年与穆北候分离也是这个原因。

  淮南是她们家最后的依靠,如今哥哥也入了京,朝廷又怎会还顾忌。

  “正是要让朝廷和圣上放心,才不让荣庆王在这场莫须有的罪名中毁了,放心父王在京中待不久的,等你哥哥一入京,父王便要返回淮南了。”

  “可是事情还未完···”高暮云想说圣上又怎么会愿意放父亲走。

  老王爷拍拍女儿的肩,又笑着叮嘱道:“我的云儿放心,这王府有父王和你哥哥在,别的你都不用担心,只要依旧做你蛮横霸道的小郡主就好,父王永远为你撑腰。”

  知道父王是在故意逗自己笑,高暮云不想这个时候父王还为她分心,她撇撇嘴不满:“我才没有蛮横霸道呢。”

  荣庆王府彻底陷入风波,就在众人都在等宫中的圣上态度时,八月初荣庆王府小王爷高暮川携家眷举家入了京。

  小王爷的突然入京打乱了不少了人的计划,四方院内老者给了莫老一封信,让他即刻飞鸽传书去往淮南。

  没想到这个高盛入京之前就已盘算好了,他既然舍得让他的嫡子入京,想来自己淮南营中的苦心部署已让他察觉到苗头了,如今只希望能在高盛回淮南之前,再保住一些人以备后用。

  人心贪婪,怒火烧不尽,春风过后必会再生。

  高暮川入京后朝中对于荣庆王的微词少了许多,大理寺全力在查曹严华的死因,南罗使团那边也没什么动静。

  看似已风平浪静的局势下,暗流却不断。

  俞秉文把赵观南又秘密约到上回的茶楼雅间。

  “说吧,又想找我给你卖什么命?”

  每回被俞秉文叫来这个地方,都没好事找自己,赵观南已经习惯了。

  俞秉文眉间满是郁色,眼中带着血丝,话中带着罕见的颓委,面容憔悴道:“曹严华是死于他杀的,他的夫人也一并被人杀了。”

  “什么!”

  没想到他一口就是一个惊雷,事情好不容易的按下些,竟然还埋了一个这样的祸患。

  俞秉文叹气,就是因为南罗使团还在京城,大理寺才隐瞒下了曹严华的正在死因,可如今查到的消息和好友有关,他又不得不和他说,最主要的事希望赵观南这边能有些新线索。

  毕竟长公主得知儿子在西南遇刺后,一直在调查刺客的事。

  “据那夜和刺客交过手的衙差描述,刺客极有可能是在西南刺杀你的同一人。”俞秉文说完看好友,想看看他什么反应。

  “莫老?他又出现了?”

  赵观南蹙眉问,母亲此前在京中几乎都查了个遍,没找着人本还以为人出京避风头去了,没想到只是人藏的好,还又出来作案了。

  见好友讶异的样子的,俞秉文知道穆北侯府手中应该也没什么线索了,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人到底什么来头,竟连长公主都没查出来。

  此人先是出现在西南祝家,后又杀了曹严华,这整个贪墨案包括西南吃空饷的事也基本可以断定都是这个莫老背后的人一手策划的。

  此前俞秉文因灾民册的事还怀疑过荣庆王府,可自曹严华被杀后他反而开始相信了高暮云的话。

  曹严华在公堂上已经指认了荣庆王府,这个时候灭口已经是迟了,老王爷历经三朝断不会做出这么自引矛头的事来。

  案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赵观南不解问:“你刚才说曹严华的夫人也被人杀了?没道理啊,她知道的不是都交代了吗,这个时候刺客为什么还要冒险杀她?”

  “不止这一处怪的地方,据勘察曹严华死之前并无半点反抗。”

  “曹严华是被人一剑刺穿凶口而亡的,她夫人死因亦是相同,但她夫人明显挣扎过,地上血迹凌乱,曹严华被人发现死了的时候,还是靠墙坐着,身上衣物齐整,地上血迹成片。”

  俞秉文也想不明白这点,那葛氏在他们的多番盘问下,早就把所有的自己知道事已吐了个干净,杀手却还要冒险杀她。

  曹严华犯的是诛九族的重罪,他家人也无一可逃,这个时候不知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他心甘情愿再听那个人的话,自愿赴死。

  俞秉文困于眼前迷雾之时,有人给他送来了线索。

  这夜他刚和赵观南分别赶回大理寺时,被徐世钦拦在了大理寺门口。

  “曹夫人的死不简单。”

  “你知道什么?”之前曹严华要杀葛氏就是这个徐世钦提起告知了圣上,这才救下了葛氏,本以为当时是因她知道董璗的事,可如今看来当时曹严华要杀妻或许另有隐情。

  “俞少卿不妨验尸。”

  徐世钦将自己心中的猜想说了出来,葛氏死后圣上曾问过他,可知道缘由,当时他也不明白,离去之时遇到皇后带着小殿下来圣上时,才突然想起曹严华年近四十膝下竟无子。

  从他要事败后要杀妻来看,葛氏在他心中毫无分量可言,可就这样一个人妻子多年无所出竟也没纳妾,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徐世钦说起要验尸时,俞秉文突然想到曹严华死时嘴角那抹诡异的笑,快步就跑进了大理寺府衙中,急忙叫来了仵作,去了停尸房。

  验尸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成婚十数年的葛氏竟还是个处子之身,随后仵作详细去检查了曹严华的下体,发现曾受过严重的创伤,患有隐疾多年。

  俞秉文恍然明白了过来,立刻去查曹严华多年前相关卷宗,卷宗记载正德二十二年,他因病请辞在家歇了半年,一年后他的发妻因病亡故,三年后娶了母族那边的远房表妹葛氏。

  曹严华贪墨两百万两,给了董璗六十万两,剩于一百多万两至今不知道所踪,即便真如他之言其余脏银给了荣庆王府,可他冒着杀头的危险贪了银子自己竟不留半点这说不过去,人心难填,功名利禄到了手中就难再放手。

  查不到他背后之人,便只能去查他犯下这滔天大案正真的动机,俞秉文豁然开朗,开始着手调查他当年受伤之事。

  他处心积虑瞒着甚至死也要带走葛氏可见他对此事尤为在意,而且曹家在京中也算名门,若他当年真是因为受伤导致了不全,曹家不可能不追究。

  可俞秉文从未听过曹家有和谁家结过仇怨,光是这一点就反常。

  俞秉文这边刚有些眉目时,淮南出事了。

  八月中旬,朝中收到加急奏报,淮南三大营中,上善营和青柳营内有将士哗变了,正值两国签订盟约之际,圣上命荣庆王火速赶回淮南镇压,朝中上下严防死守消息泄露。

  南罗使团那边到没什么异动,不过八月中旬是赫岚的公主的生辰,使团那边给穆北侯府送来了邀帖,请赵观南届时和齐昭一同前去赴宴。

  邀帖最后还提了一句说希望可以在京中时喝到世子和齐小姐的喜酒。

  本来正想着该找个什么借口让母亲答应自己和齐昭定亲的赵观南,收到这封还带些挑衅意味的邀贴笑了,在手中拍了拍就拿着帖子去了母亲院中。

  “娘,您怎么看?”

  把邀贴给母亲看后,赵观南在一旁问。

  合上帖子后,高怀宁轻瞟了一眼儿子,“你自己惹的事,现在问我怎么看?”

  “您说现在淮南出了这么大的事,南罗的人还揪着之前的事不放,这紧要关头我也不敢得罪他们啊。”赵观南为难坐在边上。

  “淮南是生乱了,但我们大邺也不是好惹的,穆北侯府世子的婚事还轮不到一个南罗王爷来指手画脚,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不必理会。”高怀宁不以为意。

  “唉,做做样子给南罗看也简单,不过是找人去齐家提亲交换庚帖等人走后再退掉到也不麻烦,只是和齐家定亲,怕是对我这名声影响不大好啊。”赵观南不大乐意的说道,愁眉苦脸的。

  “你有什么名声?”高怀宁想嫌弃的看向儿子,“这种事怎么也是女方吃亏些,齐家那女子好歹也是靖文公府唯一的主人,人不嫌弃你就行了。”

  若不是那齐昭是和离过的人,高怀宁还真想将错就错,直接让儿子成婚算了,还弄什么假定亲。

  “看来这事只能委屈我了,我这就去准备准备。”

  见母亲没有反对,赵观南从母亲手中抽过邀贴,唉声叹气的出去了。

  已经掉入坑中的高怀宁还不知道自己刚才无意中已经遂了儿子的愿了。

  赵观南动作很快,在赫岚公主生辰前已经忽悠着母亲派了媒人去了靖文公府提亲下了礼。

  在赫岚公主生辰前夕,赵观南带着了齐昭进了宫中拜见皇后。

  仲秋之时,天已转凉,秋高气爽金桂飘香。

  坤宁宫外有一片桂树花林子,穿过一路香气宜人的林子,他们踏进了坤宁宫中。

  二人拜见皇后谢见微后,齐昭被谢见微留了下来说话,深宫内苑赵观南不好久留,去了前殿等她。

  赵观南走后,皇后屏退了一众宫侍,连自己的贴身宫女也赶了出去。

  谢见微仔细看着眼前人,越看越觉得像,越像她就越害怕,这是她头一回这么肆无忌惮的看着齐昭。

  “你们本就是假定婚,又何必特意进宫来一趟?”

  谢见微端起桌上的青瓷茶盏细细抿了一口,高高在上的问齐昭。

  “娘娘怎知就是假的呢?”齐昭笑了,挽起手中的袖子露出那串手珠拨动着,一下一下看着谢见微脸上的笑意慢慢僵了下来:“臣女手中的珠串是世子眼巴巴送我的,婚约的真假的也不过在臣女的一念之差。”

  “看来你这是想借机赖上穆北侯府了,你以为长公主会让你这种身份的女子嫁进侯府吗?”谢见微面对齐昭的故意挑衅并未生气,只是话音冷了下来。

  “娘娘似乎是害怕我进穆北侯府?”

  “笑话!”谢见微放下了手中的青瓷盏,眼中带着凌厉,“本宫只是觉得你不配!”

  “配不配的,娘娘又不是我说了似乎并不算。”赵观南冷着脸大步走了进来,宫侍跟着后边不敢拦战战兢兢的也走了进来。

  之前刺杀的事和皇后有关,他才走出殿外不放心就又返了回来。

  赵观南说着站到齐昭身侧拉过她的手,面无表情的看着谢见微提醒:“如今齐昭已是我的未婚妻,所以我希望娘娘以后不管是什么原因能约束好自己的手下,否则我打狗的时候可不会在乎谁是主人了。”

  “你什么意思?”

  谢见微已有不好的预感了,因为就在上月程全被人打断了腿,但一直没查出是什么人做的。

  “娘娘心知肚明。”

  话已至此,赵观南拉着齐昭就往外走。

  “观南,我是为了你好,这个女人不能嫁入赵家!”谢见微去拦他,急急道。

  当初刺杀之事她一直以为自己做的隐秘,如今竟被赵观南知晓了,还不知他们查到了什么,谢见微不敢放人走。

  谢见微去拦人,宫女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附在她耳边轻声不知说了句什么,她停下了脚步,眼睁睁看着人走了。

  被赵观南一路拉着走到了坤宁宫外,齐昭一直都没说话。

  “你刚才都听见了吧,抱歉我···”

  “手珠是我眼巴巴送的,人也是我心心念念想要的,姐姐要为你的哪一句话道歉?”赵观南停下,眉眼间带着笑意意味深长的问她。

  对上他带笑的目光,齐昭道歉的话突然说不出来了。

  秋日的阳光洒在青石道上,也洒在了齐昭面上,脸上温度倏地热了起来,被赵观南牵着的手也在生烫。

  日光灼灼,眼前蓦地暗了下来,齐昭看着那张突然朝自己靠近的俊脸惊慌失措的闭上了眼,鸦睫不安的颤动着。

  半响,发间微微一动,耳边传来轻笑:“姐姐别怕,有桂花落在你头发上了。”

  待那温热的气息远离面颊后,齐昭才窘迫的睁开了眼,却见赵观南正将指间一抹幼黄的花瓣送进口中,惊得她眼珠瞠圆的看着他。

  “有些口渴,暂时先缓解缓解。”

  赵观南盯着人目不转睛,慢悠悠的解释着。

  齐昭再不敢看他,低下头小声催促:“快些出宫吧,不早了。”

  赵观南低头,看着那鹌鹑似的人以及那张芙蓉面上藏不住的嫣红,眼中笑意更深了,他们之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二人走后不久,坤宁宫内

  谢见微看着因匆匆赶来额头上都冒出汗珠的人,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全然忘了规矩,冷嘲热讽道:“人已经走了,陛下来迟了。”

  高衍见向来温婉体贴的妻子,此刻像是全然变了一个人,只是眉宇微蹙,也并未斥责她。

  宫人瞧见帝后气氛不对,也都躬身退了出去。

  “陛下,就没有话要和臣妾说吗?”

  看他默不吭声,谢见微更气了,第一次气愤的直视着自己眼前的丈夫,也是她的君上。

  “说什么?皇后不是都知道了吗。”

  高衍的话音冷了下来,“程全朕已经处置了,皇后还想听朕说什么?”

  “我是为了你好,陛下以为朝丞中见过惠嫔娘娘的人少吗,先皇做的没错,她本就不该活着。”

  见他如此护短竟悄无声息的就处置了自己身边的人,谢见微也不甘示弱的回他。

  在听妻子提及先皇时,高衍眼中终于染上了浓烈的怒意,他一步一步走走至妻子面前,面色发白气息焦躁不已:“你应该庆幸,当日城外刺杀失败了,否则就连朕自己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来。”

  高衍说完,转身就要离开坤宁宫。

  “可她会害死你的!”

  离去之人,未有片刻停顿直直走出了坤宁宫。

  谢见微瘫坐在椅上,掩面苦笑着,作为皇后,她知道他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一步步走到如今有多不容易。

  她绝对不会允许有任何人来破坏如今难得平静的局面。

  即便不能杀了齐昭,也绝对不能让她嫁入赵家!

  ······

  八月,自宋远死后爆出的西南贪墨一案,在经过近十个月的漫长调查后,案情终于临近尾声。

  淮南军中哗变一事也是起于此案,参与哗变的兵士大多来自西南各地,事态严重案情无法再拖下去,大理寺烛火多夜彻夜未熄灭,俞秉文更是近半月未回过家,直接住在了大理寺中。

  多番轮审,终于从此前荣庆王带回京中那些人中撬开了突破口,此前那些将领众口皆言参与安排虚职是受荣庆王口头之意,与曹严华相同,拿不出任何实证指认。

  但老王爷做事周密,与人一齐交给大理寺的还有不少那些人和祝天立私下来往的信件,包括每月的各种分成。

  经过大理寺调查证实荣庆王提供的所有证据皆属实,顺着线索又查到了不少他们与祝天立勾结的罪证。

  大理寺一干官员接连几日轮审同一人,终于那人熬不住交代了,拔出萝卜带出泥,所有证据中并没有一项是能直接证明的荣庆王府参与进贪墨一案的。

  他们攀咬荣庆王不过是为了最后一线生机,毕竟营帐中受主将指使贪墨与自己主动贪墨罪责相差甚大,后者必死无疑,前着顶多抄家革职。

  虽还有近百万两灾银了无踪迹,但为稳朝中与边境局势,圣上下旨令大理寺结案。

  整桩贪墨案中主犯曹严华与祝天立皆已死,曹祝两家三族内所有家产抄家充公,董璗与西南诸位押送入京的罪臣判于西市斩首示众,淮南一众涉案主将依军法杖毙,抄家查办。

  当年户部随行官员除刘豫之与曹严华勾结,事先知情革职斩首,其余诸位以渎职之罪下贬到各地,

  所有人中唯徐世钦因在案件中戴罪立功,又因朝中人手紧缺,暂时保住了工部侍郎一职,以罚俸三年,十年内不得再擢升之令处置了他,虽看着未伤筋骨,但他此生仕途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至此这桩由宋远之死引出的贪墨巨案,以数十位涉案官员的性命结案为终。

  除此之外,陛下还下了一道特殊的旨意,封荣庆王府高暮川为兵马司副指挥使,明面上是给了他护卫京畿的重要差使,但也彻底把人留在了京中。

  高暮川领旨后,妹妹高暮云不干了,想再进宫去和皇上求情,凭什么她们王府本就是这桩案子中的受害者,现在还要哥哥一直留在京中,这样天下百姓怎么看待荣庆王府。

  高暮川拦住了妹妹:“云儿,别去了,没用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

  “你以为陛下下旨结了案,是相信我们王府吗?”高暮川叹了一口气,看着妹妹:“父王命我入京就已料到这个结局了。”

  “可我们王府是无辜的!”高暮云执着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三司查证都未能证明她们王府有参与贪墨一案半分,陛下这道旨意却几乎是在迁怒于荣庆王府,她怎能接受。

  “案子虽然结了,但事情还没完,消失的那一百万两灾银,你以为朝臣们心中没有数吗?圣上下旨结案不过是为平局势,而留我在京中也不过是为了堵自百官的口,咱们是宗室既然牵扯进这种事中,陛下就不得不做表态,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父王总说不要让妹妹过多参与朝中之事,但既生在皇家又怎能避免,高暮川和妹妹阐明其中缘由,又安慰道:“好了,父王安排哥哥入京还有另一个打算,不只是为质子更重要的是借着留在京城暗中查明到底是谁要害我们荣庆王府?”

  高暮云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哥哥说的有道理,但她就是不愿受这气。

  贪墨之事起于京城,幕后之人也定在京中,此事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那他们王府也将一直遭受猜忌。

  父王年事已高,自己迟早是要回淮南的,高暮川说罢拉着妹妹往门内走去:“行了,哥哥在这儿陪着你你还不乐意吗,安儿可是早上起来就巴巴的要去找姑姑陪他玩呢。”

  “那事情有进展了你不许瞒着我。”

  不情不愿的被哥哥拉进了王府中,高暮云不忘提条件,等真找出了人,她一定要先用鞭子狠狠抽他一顿才能解气。

  “好。”高暮川笑着满口答应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