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明月席地而坐>第225章 霜火

  方岐生拧干了湿漉漉的毛巾, 水珠砸进木桶中,飞溅起翻腾的水花。

  隔着一扇门,隔着疏朗的风声, 他听到液体落在地面上的沉闷温吞声响, 听到酒杯磕碰在木桌上的清脆声响, 然后,便是聂秋那句掷地有声的“往后, 我将以生铭记死”。

  聂秋应该是彻底放下了, 方岐生想。

  他以前总觉得聂秋与这个世间格格不入,有种微妙的割裂感,好像有壁垒将他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密不透风, 外面的风灌不进来, 里面的风也吹不出去,聂秋算得上是个温润的性子,客客气气的,却总叫人觉得疏离,那种无法消除的距离让他看起来很冷淡。

  这世上的人, 一举一动, 无非是关乎生死,而聂秋却既不顾生,也不顾死。

  即使是被戚潜渊在邀仙台上斩首于众,聂秋那时候的表情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是惊愕,了然,随即带着点嘲弄的意味,轻微地笑了笑, 甚至没有丝毫的愤怒和绝望。

  江蓠是恨不得风浪不够大,好将她粉身碎骨,聂秋是恨不得火燃得更烈,好将他烧成灰烬,前者是为了理想,而后者,大抵是觉得天地之间偌大,却没有他的归处。

  所幸,聂秋在重生之后便逐渐改变了想法,他自己兴许没有察觉,不过,方岐生却很清楚,聂秋比原来更添了那么一分烟火气,连以前未曾露出过的真诚笑容也变得鲜活。

  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聂秋已经开始畏惧死亡。

  他浑身是血,面如枯槁,眼中无光,身在魔教总舵的那一个夜晚,被方岐生哄着睡过去的时候依旧抓得紧紧的,生怕方岐生会消失,又像是在怕他自己会再次消失。

  恐惧不总是负面的情绪,至少,这是人与生俱来就理应拥有的感情。

  是因为想要活下去,所以才会畏惧死亡,而并非畏惧死亡本身。

  聂秋说,往后的几十年里,他将以生来铭记死,把他自己作为一个象征,沉云阁曾经存在过的象征,那些飘渺虚浮的记忆,并不是假的,他可以坦然地说出那是发生过的。

  只有坦然面对过去,才能够真正放下过去。方岐生想着,将毛巾搭在木桶的边缘处,没有径直走出去,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将门外那一席月光留给聂秋,留给静谧流淌的时间,至于他,等会儿再出去倒水也不迟,总归是迟早的事情,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方岐生的头发还是半湿不干的,他向来不喜欢把头发擦得太干,匆匆忙忙把水珠擦去后便将干毛巾搁下了,也不管风吹了之后会不会头疼,几缕发丝坦然地横亘在覆着点水迹的脖颈上,又被鬓间滚落的水珠牵扯着往下坠,向松松垮垮的衣襟深处蔓延,将那一块布料的颜色浸得更深,宛如泛着暗光的鸦羽,收拢了翅膀,在他的胸口处暂作休憩。

  他踱了几步,想到聂秋说的话,记起这里是聂秋小时候住的房间,忽然就起了兴致。

  其实,方岐生一直好奇聂秋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聂秋曾说过他刚进沉云阁的时候就被师兄错认成了女孩子,年纪还小,骨骼没有长开,所以分不清男女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这么说了之后,方岐生就更好奇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儿到底有多讨人喜欢。

  房间是打扫过一遍的,还残留着淡淡的尘土味道,陈旧久远,仿佛翻开了一卷古书。

  这么一个小小的房间里,自然是没有聂秋小时候的画像,想来他也不是个自恋到会专门托人去画自己的那种人,方岐生顿觉遗憾,也知道这种期望大抵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却默不作声地承载了聂秋盎然肆意的少年时候。

  檀木桌案的边缘处,有几根手指宽的地方颜色偏浅,许是聂秋常在这里伏案读书。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类型的书,聂秋小时候看的书很杂,有关礼仪的书,有关习武的书,有关经商的书,有关儒家的书,有关医学的书,一些充斥着神话色彩的古书,甚至还有讲人文风土的抄录册子,囊括百物,方岐生略略一翻,里面都写满了工整的小字。

  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凳子,隐约可见脚印,聂秋应该是借助这个板凳来拿上层的书的。

  除此之外,方岐生还发现聂秋在床头的暗格里藏了些小玩意儿:干草编的蛐蛐儿,也许是哪位师兄送给他的;又丑又杂乱的穗子,也许是他在师姐的帮助下第一次做的;小兔子图案的绣花玩偶,针脚细腻,栩栩如生,也许是他另一位师姐一针一线绣好给他的。

  他将暗格推回去,在心里添了一条,之后得记得提醒聂秋走的时候带上,免得潮了。

  方岐生自己也喜欢收集这种小玩意儿,为此,周儒说过他好几回了,叹着气,问他是筑巢的燕子还是过冬的松鼠,只不过他收集的多半都是从其他门派夺来的战利品而已。

  兜兜转转走了一圈,方岐生差不多也把聂秋的房间都摸熟,就快反客为主了。

  他心里盘算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提起木桶,准备开门出去倒水,顺便喊聂秋沐浴。

  腐朽的木门“吱呀”一声,拖着尖细的、长长的尾音,应声而开,显出院中的景象。

  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皎洁的月光,伴着森白的一具具枯骨,在黑夜中保持缄默。

  方岐生微微皱起眉头,他刚才刻意没有去听院中的动静,所以,他自然不知道聂秋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不知道聂秋为何会挑在这时候离开,明明他这时候应该来问自己是不是洗好了——方岐生走上前去,那张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柄长。刀,像个奇怪的预兆。

  他放下手中的木桶,伸手将那柄刀拿起来,翻来覆去地看了看,确实是含霜刀无疑。

  实在是太奇怪了,方岐生想,好端端的一个人,说不见就不见了,连刀都没有拿。

  说起来,含霜刀是出了鞘的,刀身在皎洁的月光下泛着凛冽的寒光,像凝聚了霜雪,上面没有沾血迹,而且刀鞘离刀也就隔了几寸距离,不偏不倚,明显不是急忙放下的,也就只有木椅被推得偏离了方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异常的地方。

  这含霜刀是聂秋**的,为什么?只是想借此叙旧吗?因为这刀是师父留给他的?

  那么,他为什么又在叙旧的时候匆匆离去,心绪不宁到连自己的刀都忘记带走?

  方岐生思忖片刻,还是先去把那桶凉透了的水倒掉,随手将木桶放在了门边,他束起黑发,披上外袍,回身掩门的时候将四时剑匣和含霜刀都拿上了,以防发生意外。

  这沉云阁也不算太大,踏出院落,没过多久,方岐生就看见了一个玄武门弟子,他摆手将他唤过来,问道:“你刚才看见右护法了吗?他往哪里去了?”

  “禀教主,右护法行色匆匆,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离得远,没有听到他说的是什么。”一身漆黑的玄武门弟子恭恭敬敬地说着,指了一个方向,“他往那边去了。”

  他见方岐生要走,说道:“教主,需要属下通知门主封锁此地吗?”

  “不必。”方岐生停下了脚步,又问道,“来的时候有看见可疑的人吗?”

  玄武门弟子摇了摇头,方岐生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他甚至有一瞬间怀疑聂秋是风声鹤唳了,但是聂秋又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到的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他如此慌张。

  离昆仑洞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方岐生不希望在此之前再发生对他们不利的事情。

  但是,这并非他能够决定的,他心中甚至隐约有了不详的预感,知道这是个坏消息。

  绕过废弃的比武台,走过藤蔓遍布的凉亭,极目远望,沉云阁背靠的那座高耸山峰向前倾倒,浮云遮蔽不了陡峻的悬崖,只能让它看起来更加凶险,方岐生离得近了,便觉得那座藏在黑暗中的山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崩塌,像暴风雪一样将他们掩埋。

  他压下不安的心情,深吸了一口气,心知聂秋应该就在前面,便继续走了下去。

  夜晚中的影子更似鬼魅,晦暗的月光,婆娑的树影,被黏稠的蛛网连成一片,藕断丝连,又有阴风阵阵,不断地在缝隙中挤压,丝丝缕缕的寒意扑面而来,方岐生原先以为骤降的温度是他的错觉,直到绵长的铃音响起时,他才意识到聂秋用了步家的铜铃招鬼。

  那一阵阵的寒气往聂秋的袖袍里涌,将他的衣袍吹得翻腾,如同袅袅的巫山云雾。

  聂秋垂下手臂,铜铃声随之褪去,他抬手止住方岐生欲向他靠近的动作,没有立刻向他解释自己那些所作所为,而是仰头看向了面前高耸入云的断崖,半晌,才压抑着什么情绪似的,一字一顿,从唇齿间慢慢吐出几个字来:“成亲之前应该欢欢喜喜的。”

  方岐生应了一声,不含任何情绪,聂秋辨不清那是认可还是反对。

  “所以,我可以等到那之后再说吗?”他说,“我不想在这种时候坏了难得的好心情。”

  “你听起来不像心情好的样子。”方岐生用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现在就告诉我。”

  聂秋闻言,转了过来——大概聂秋也料到他会这么说了,所以连挣扎都不挣扎了——方岐生甚至有点怕见到他满脸是血,所幸,聂秋只是神情暗沉,身上没有半点血迹。

  “生生,你就当我接下来的话是呓语也好,把它当作是我的一场妄想也罢,总之,我希望这只是我的猜测。”聂秋将方岐生的手,连同他手里的含霜刀也一并收拢在掌心中,轻轻地握着,“我告诉过你,师父用的是双刀,我走的时候,他也将那两柄刀都留给了我。”

  “那两柄刀,一柄名为含霜,一柄名为饮火。”

  方岐生恍然明白了什么,却没有出言打断,只等聂秋说出他的结论。

  “我逃离沉云阁的时候,饮火刀硬生生地折断了,又过了几年,我大仇得报,再回到沉云阁之后,就将那柄断刀放在了这里,从此再也没有拿走过。”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就将饮火刀放在了师父的身边。但是,当我将含霜刀拿出来,又准备将许久没见过的饮火刀一并拿过来的时候,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柄刀了。”聂秋说到这里,自己都觉得荒谬,“一个遗落的地方,一柄折断的长。刀,怎么会忽然不见了呢?”

  方岐生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所以你是觉得,有人在我们之前拿走了饮火刀吗?”

  “玄武门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那柄刀,我唤了红鬼去寻,翻遍了整个沉云阁,却连影子都没找到。”聂秋说道,“我很好奇,一柄断成两截的刀,拿走它的人是准备用来做什么?”

  这件事本身并不让聂秋恐惧,他可以肯定饮火刀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饮火刀对他而言是一个回忆,对其他人而言却是无用的断刀,即使是拿走了,最多也只影响到聂秋的情绪,并不能对他造成实质上的影响,只是深思下来,让他恐惧的反而是这些细节。

  那个人是怎么知道沉云阁在竹林深处,又是如何穿过重重阵法的?那个人是怎么知道饮火刀就在沉云阁,就在师父这里,又怎么能做到如此从容,仿佛通晓一切?

  以及,他还想知道,拿走刀的那个人……是不是徐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08 09:00:00~2021-03-11 21: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冬至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oon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