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穿越重生>在古代遇上荒年>第44章 沈家蒋家来人

  知府大人行动很快, 说第二天到南山地,他第二天就到南山地,出现在蒋霄家里。

  蒋霄一见到知府大人那像狐狸的笑容, 就知道他来的目的。

  “知府大人, 请!”

  知府大人笑眯眯眺望远处,“你家的百亩田地长势真壮观。”这次收割得有不少粮食啊!

  知府大人看完, 满意的跟着蒋霄进屋里。

  “你家外的小院不错,看着就惬意。”

  知府大人一坐下来, 正事不谈,就开始闲聊。

  “大人, 您有话就直说。”蒋霄道。

  知府大人没有被拆穿的尴尬,他等着就是蒋霄给个台阶, 他才能顺着杆子往上爬。

  “那本官就直说了。”知府大人道:“你看啊,难民越来越多,粮食是重中之重, 粮食的紧缺我们都知道。朝廷上面是不会有赈灾粮到这里,有的只会到北方。府衙里的粮食远远不足维持,眼下, 你家百亩田地要收割, 本官代表难民,要一分部。”

  要?

  蒋霄挑眉。

  知府大人一看蒋霄神色, 赶忙补充,道:“当然, 和上次一样, 用银两买。”知府大人还以为能等他开口捐赠一部分呢, 瞧那神色, 是不行的了!

  “可以。”蒋霄道, “和上次一样数量,价格也不变。”

  知府大人有些为难了,问道:“可否增加数量,你也知道难民.......”

  蒋霄直接打断,道:“我有家要养。”

  知府大人听闻,脑门都忍不住抽搐,都忍不住面色不虞,“你家就那么几个人,几十万粮食,能养上千人,还能吃饱饭。不饿死人情况下,养难民都能养上万人,你跟本官说要养家?!!”

  面对知府大人微怒,蒋霄神色不变,淡淡道:“大人,您应该知晓,南山地接下来面临情况,若北下的那群流寇到溪山府,南山地要与对方抗衡,必须有足够武力。这批粮食,要招揽人手组建护卫队。既然是护卫队,那就得吃饱,才有足够力气对抗那群流寇。诚如您所说,上千人护卫队,几十万斤粮食是必要的。”

  虽然他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其实,他要是把人都暗杀了,那些事情都不存在。可他不会那么做,起码,太高调,是会被猜忌的。

  而且,这不是他一个人事情,流寇来袭,那就是整个溪山府外,所有灾民的事情。他可以揽下一大半危机,但不会全部。

  知府大人听完,面色缓和。他当初言明过,若发生袭击,南山地这边府衙官兵不一定能出手帮助,虽然也会派人,但只能是一部分,南山地确实要人手来防御。

  知府大人心里叹口气,道:“行,本官同意。”对方招人手,那就出粮食养,也是减轻难民数量。

  事情谈完了,蒋霄让人把做好的粉条,和未煮的粉条给端上来。

  “知府大人难得来一趟,这是红薯做出来的食物,叫粉条,请大人品尝。”

  “这是红薯做出来的食物?!”绕是见多识广,学富五车的知府大人,也是从未见过这种粉条。

  他拿起粉条详看一下,又把一小碗的粉条吃下,这味道很奇特,也很好吃。若是红薯能做出这样美食,不仅是溪山府不用整日吃红薯,其他地方,包括边境的也不用整日面对红薯。

  知府大人把碗放下,蒋霄也不等知府大人开口,直接道:“我可以把红薯配方奉上,只是,家里要建厂,需要一批工具,数量比较多,需要请知府大人批准。”

  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沉思片刻,让蒋霄把所需数量给他说出来,蒋霄把已经列好的清单递给知府大人,知府大人一看清单所需,重点是铁的数量,数目有些大,但还是在合理范围。

  “你要用这些铁制造工具?是什么样工具需要这么多铁?”

  “是的。用铁制造出来的工具是制作粉条用的,无作他用!这点,大人您放心!”

  “你要给我的配方,也需要用到这些工具,才能制作粉条?”要是这样,那就麻烦。

  “不用,给您是手工,人手就能制作出粉条。”

  知府大人想了想:“行吧,本官批准了!”

  “谢过知府大人!”蒋霄很满意不用和知府大人扯。

  知府大人也满意得到如此重要的配方!

  人手能做!最不缺人力!

  事后,知府大人他八面玲珑,可没想有自己后悔的时候,他那时应该多询问一下,工具制作和人工制造粉条的区别。而不是认定工具多,就需要大量投入,还需要大量的铁。那不仅是麻烦事情,每个人也用不起工具。在各种考量下,就把用工具制作粉条直接给否决,问都不问!

  知府大人这会高兴把配方收下,赞赏道:“蒋霄,有出息啊!这功,本官替你记上了。”

  “谢过大人!”

  眼下知府大人高兴了,不免多唠叨几句,说来说去,都是灾荒情况。

  “这场灾荒让北方严重干旱,北方田地都无法种植红薯。即便还有一点水源,那些水源都是用来给人活命的东西。北方只能靠南方运去的粮食赖以生存,那送过去就如同填海啊。我们溪山府,要不是靠难民开荒种植,可能早已饿殍遍地。”

  蒋霄拧着眉,“南边没有种植红薯往北方送吗?”

  “有,数量也远远不够!朝廷也颁发政令,让每个村多种红薯,种出来红薯由朝廷收购。但还是远远不够。”

  “种红薯田地是农民名下的田地?”

  “当然是农民名下的田地啊!”

  “........”

  蒋霄都不知道用何种表情来表达现在的心情。古代人思想,也太局限了吧。不过,这也是一种观念局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能征用农民田地,让农民多种红薯,却无法私下做主,以无名田地来种植。

  “你这什么表情?或者你有更好建议不妨说说?北方要粮食,边境也要粮食。要是你能解决,哪怕一半,那也是大功一件!”

  “........”蒋霄不想翻白眼,说道:“上面可曾考虑过,以无名下的田地,聘请人手来种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人应该明白吧?”

  知府大人哪会听不明白,这一听,他都完全震惊了,溪山府是他管辖,又是难民聚集地,他能有权下令聚集难民开荒,即便他身为知府,开荒的田地都是有限制,而且,溪山府外荒地,基本卖于难民也所剩无几。他便没往更深一层去想。蒋霄的话,是颠覆他想法,更是茅塞顿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若以圣上名义聘人种植,田地自然没有任何限制,与律法也毫不冲突。圣上旨意,要种植多少都能行!北方问题不就解决了!

  如果他上报朝廷,这可是真正大功一件!

  知府大人就这样既震惊又激动走了!

  知府大人认为事情很快解决,蒋霄并不那么认为,从溪山府上报到朝廷,朝廷上报到圣上,再由圣上颁下旨意,再到各州,各县各村下,还要又征人,一系列下来,这也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再到开荒,红薯收割时期,明年开春能否有粮食,都是个大问题。

  北方,若真发生大暴动,不知道用多少人命去填!

  蒋霄坐着喝茶,不紧不慢把冷却的茶喝下去。

  万明夕走了进来,问道:“知府大人他怎么了?”走的时候怎么那么激动!

  蒋霄把走到面前的媳妇圈坐到膝盖上,声音低沉道:“不管他。”把头埋在媳妇脖颈,嗅着他的体香。

  抱着香香软软的媳妇,蒋霄心里戾气都能沉静了!

  热气喷洒在脖颈上,万明夕感到很痒,他转动了脖子躲开,蒋霄黑眸浮现笑意,在他脖颈落下一吻,万明夕脖颈敏感一缩,直接跳开,瞪人,墨玉眼眸控诉人: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

  蒋霄看着气呼呼媳妇,直接笑出声!

  万明夕:“.......”

  ——

  招人手,和建厂房事情,蒋霄直接把事情扔给蒋阳和沈景庭。

  扔给他们还有一本册子,上面都是写好的招人方案,训练方案,各种注意,以及建厂的图纸。

  沈景庭比蒋阳靠谱,主事权归沈景庭。

  “我只要二百名。这二百名必须能应付我给出的训练!”

  沈景庭翻看了训练的书写,倒抽一口气。就连当过兵的武广洪听了里面内容,都觉得这一顿训练下来,皮都要脱几层,但也能与军队士兵匹比。若长久训练,绝对比军兵更强悍。

  蒋阳看了,倒是很兴奋!若他能训练过一次,他肯定更强。

  沈景庭道:“训练能安排在百亩田地后方溪流地,可他们住处,甚至他们的家人,我们要怎么安排?”

  蒋霄道:“就在南山地,那批难民住的地方还有地方,买下一片地方,把人移过去就行了,那里也可以作为训练场地。需要银两让蒋阳找他嫂子。”

  “这事交给我!”沈景庭知道怎么做了!

  蒋霄要做机械,城里才有打铁和做工具的地方,有些零件能让别人做,重要的部分还得他亲自动手。

  他每日就来回城里和南山地。

  几人开始忙碌,家里就由万明夕来管家,沈清泽帮忙着。

  沈家。

  沈景庭不在家,他还把堂弟沈景其给带在身边,家里事情沈父来管,平时也没事情管,就是大儿子不在家,更舒心。

  沈父和沈三叔就坐在大厅闲聊。

  外面传来声响,两人起身往外走——

  “这里就是沈家,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家。”带路的人说完,拿了报酬就走。

  “景浩,你去叫门,看看是不是你大伯的家。”

  “好的爷爷!”

  沈父和沈三叔对视一眼,走出去,就看见沈老爷他们,一行人像难民一样,狼狈万分。

  “爷爷,爹,是大伯和三叔!”

  沈家人如见到救星一样扑过去。

  “儿啊,你让爹好找——”

  “大哥,三弟——”

  “大伯,三叔——”

  沈父和沈三叔:“.......”这算什么事!

  ——

  蒋家。

  这边也来了几个人,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个个像乞丐。

  几个人一看见泥房子外的梁慧,哭喊扑过去,梁慧闪躲不及,被扑过正着,在她还没恶言惊叫出声,那像乞丐的人就先喊出声。

  “妹妹,我是大哥呀——”

  梁慧看了看,发现真的是她家大哥。

  “大哥——你们怎么成这样?!!!”

  又看着一张张难以辨认面孔,辨认几下,梁慧都认出来了。

  “爹,小弟,侄子?!!!”

  她的家人竟然都成乞丐!在得知母亲和大嫂在逃荒途中死掉,她更是痛心!

  等到沈景庭和蒋刚回家——

  沈景庭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沈老爷子和二伯他们的声音,这个声音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当初那么绝情无义。

  沈景庭当下脸直接黑下来!

  蒋刚回来,一回来,就迎来热情的问候,和几个正在狼吞虎咽的人。

  在知道梁家来投靠他家,身无分文,又没地方住时候,他就忍不住头疼。

  要是梁家人是能处的来的姻亲,他倒不介意养梁家的人,不就几顿红薯的问题。

  问题,梁家自私自利,还贪得无厌,更是好吃懒做!

  “妹夫,我们住哪!”

  “.......”

  蒋父蒋母一个房间,蒋刚夫妻和儿子一个房间,妹妹蒋安柔未出嫁也占一个房间,逃荒建的房子不会很大,能住就行,根本没多余空房,只有一间放木柴和农田工具的杂物间。

  梁家几个人直接被安排到杂物间。

  杂物间又窄又昏暗。

  梁家人当着蒋家面不敢有意见,背后不是埋怨就愤恨蒋家人如此待他们,完全没想到他们自己处境。

  —

  两家来了麻烦人物,头疼是蒋刚和沈景庭。

  蒋霄和蒋阳忙完事情,就陪着夫郎。

  这会不知道有多惬意,多舒心!

  作者有话说:

  作者:流感中,暂时固定不了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