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衡南有风>第104章

  记忆中的父亲对周遭的人总有些沉默寡言,但对于家人是全然不同的。

  对于母亲和他,父亲总是眼里含笑。

  九岁那年,母亲患恶疾去世了。

  在母亲生命最后的百日里,父亲总是守在母亲的床头,絮絮叨叨地说着一些事。

  他从未听过父亲说过那么多话,而发觉小小的他走至门槛处,父亲便会伸出单臂,一揽手抱他进怀里,然后讲着他没有听过的故事。

  即便母亲的笑容有些苍白,他们一家三口也继续地其乐融融了很长时间。

  母亲走得也十分平静。

  父亲一个人沉默地拭了眼泪,从此更加寡言。

  在那段时间里,父亲似乎就做好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他远送至皇城念书。

  父亲借着昏暗的灯光,花了很长时间写好了信。

  原本同那封信放在一处的,其实还有张削出了几个小孔的竹片,同信纸一般大小。

  “小风。”送别的时候,父亲唤的声音很轻,怀抱很温暖。

  随师父走走停停的一年里,他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  

  山水是他所习惯的,繁华的皇城则是他未曾领略的世界。

  而那个少年,一开始并未让他内心泛起任何涟漪。

  只是时日渐久,他发现那个少年是温暖的,有时有些迷糊,但是为人磊落,也时常为他着想。

  原本对于显贵之人的些许胆怯便渐渐散了去。

  当他看到父亲的信,回头一想,便知道了竹片漏出的八个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他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期许,对他的祝福。

  父亲希望他学富五车,但不涉官场之暗,留得一颗初心,为这天下奉献一己之力。

  那个小少年去上学府的第一天,其实他也有些寂寞。

  回来时司徒衡南匆匆忙忙地习了武便跑进了司徒将军大书房。他知道司徒回来了,所以便去找他了。

  司徒衡南趴在桌侧,睡熟的脸就在他眼前。

  “衡南。”他只听得自己,轻轻唤了一声。

  不过司徒衡南侧了侧头,似乎要醒了。

  “司徒。”他又小声叫了几声。

  司徒衡南这才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脸上还蹭了好些墨。

  “司徒,你的脸……”他指了指自己的右脸颊。

  后来,他也一并到了学府。

  学府很大,典籍也不少,来往之人都谦逊有礼,颇有鸿儒之风。

  但除了寒门子弟,更多的人都是世家子弟。

  因此学术之清净中总有喧嚣。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勇气,溅得那高贵的小世子一脸墨水。

  他为何会那么反常,其实小小的他早就清楚了。

  他很想念父亲,而且一直想开口对将军请求回家。

  但他还是不想辜负父亲的期望。

  父亲的信件不多,但每一封都写得很长。

  信送得慢,每每读到的都是两三月前的信了。

  时间略长,外面也有了流言。

  所以,他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将军的私生子,所以爹爹才会送自己过来,所以将军和将军府上的人都待自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