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大唐崛起[系统]>第222章 默认

  阿布缩手缩脚地坐在沈倾墨对面, 脸上的神情以畏惧为主,混杂着茫然、惊讶等一些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如今他已从监牢出来, 被沈倾墨带到监察寺一处见客的房间内。前后境遇的变化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而草原仅有两面之缘的“霍郎君”竟是监察寺说一不二的大人物,更是让他畏首畏尾, 姿态摆的十分低。当初在草原, 顶着沈倾墨的冷眼, 为了一张硝皮的方子他尚且能够款款而谈。如今沈倾墨待他倒是比上次冷眼好一些, 可面临着生死一线, 他反而不敢多说什么, 只恭敬地垂着头等待沈倾墨问话。

  袅袅茶香升起。沈倾墨的视线透过蒸腾的水雾,落在阿布身上。早些时候在草原的日子不经意出现在眼前。彼时阿布的出现好似一个转折点, 若不是阿布带来石炭,他和七郎大概率会在仆骨部落一直住下去, 后面也没霍林河什么事了。当然人生际遇难言,说不定七郎会从别处看到石炭,亦或者是其他, 促使他们跟郭凤虏合作……种种可能谁知道呢?

  他难得思绪飘散开,一时并没有急着开口。这反而造成了阿布的错觉, 头垂的更低了。

  “我记得你当日回了大食, 怎么又到了长安?”

  沈倾墨回神, 语气比预计舒缓不少。

  阿布小心翼翼解释道:“奴当日带着两位郎君赐予的方子一路艰苦跋涉,耗日良久回了大食。后被重利所诱,又带着货物从大食一路穿过安西都护府, 前来了长安。”

  “货物?是神仙散么?”沈倾墨敏锐抓到了重点。

  阿布略一犹豫,老实道:“不敢欺瞒郎君,正是神仙散。”

  神仙散三字一出,沈倾墨的视线沉沉落在阿布身上。

  “神仙散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是关键,每次审问都卡在了这里。顶着沈倾墨仿佛有着实质重量的视线,阿布下意识缩了缩身体,面露挣扎,涩声开口:“不敢欺瞒郎君,奴跟哈里发发过毒誓,决不能泄露神仙散来源。”

  咕嘟。

  一旁煮茶的红泥小炉发出轻响,阿布的这句话越来越淡,似消散于无形的香气中。

  沈倾墨垂眸望着桌面,若有所思。阿布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透露了不少。哈里发沈倾墨知道,是大食帝国皇帝的称呼。阿布说跟哈里发发过毒誓,倒未必是真的见着皇帝发誓,多半只是一种形式。但这种誓言的存在正说明了有秘密需要隐瞒。

  会是什么样的秘密呢?

  能让被抓的胡商全部闭口不言,要么是大利益,要么是大恐惧。前者,被抓以后连命都要没了,再多的利益又有何用?后者的话,能抗住生死的恐惧……

  “是圣域吗?”他径直问。

  阿布的神色露出一丝茫然。沈倾墨很快意识到他的失误,大食帝国对圣域的称呼同大唐不同,圣域在他们的语言中被称作“神之地”。

  “神之地?”沈倾墨用大食语说了一个词。

  阿布浑身抖了下,深深地埋下头:“奴不敢说。”

  不敢说就是确认了,沈倾墨面色冷了下来,修长的手指轻敲着桌面,长期萦绕在他和七郎心中的疑虑终于解开。关于神仙散的来源,因着罂粟的存在,怎么看都跟圣域脱不开关系。偏偏杨馆术士确定圣域近一年来并无罂粟流入协会,更不要提长安了。这便让他们的怀疑显得立不住脚。但谁能想到圣域不是通过传送阵,而是借助西域胡商一路从大食走丝绸古道将神仙散带来长安呢?

  这种操作完全不似圣域往常的做派。沈倾墨用手指头都想得到,神仙散背后之人如此折腾,想要隐瞒的根本不是长安,而是长安一侧的协会,说不定也包括远在极北的圣域。

  正常情况下,对方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当然不会引人怀疑。偏偏七郎认出了罂粟,又厌恶服散的恶习,结果……如此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你可知神仙散的特性,一旦服食便再也无法戒掉了?”

  阿布沉默良久,头低低垂下,轻声道:“奴知道。”

  随着他的回答,屋内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沈倾墨看也不看阿布,脑海回想的却是郭子晡那日说的话——神仙散尤其风靡于世家大族之中。

  这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了背后之人浓浓的恶意。事实已明朗,神仙散出现在长安并非巧合,而是蓄谋已久。除了背后之人指使,长安必然也有人配合,会是谁呢?

  “沈倾墨,你给吾出来!”

  “谁给监察寺的胆子,竟敢抓捕越王府的人!”

  突如其来的喧嚣打断了沈倾墨的思绪。杂乱的脚步声在屋外响起,越王的声音高昂而尖利,穿透整个院子钻入他的耳中。

  “蠢货!”沈倾墨冷笑一声,径直起身走到门前推开了门。

  吱呀。

  木门发出的声音轻微,事实上没有几个人能听到。但在这个时候敢推门出来的,想也知道只有一个人。只一瞬间推开的木门便吸引了整个院子的注意。

  “何人大胆,竟敢在监察寺喧哗!”

  沈倾墨像是没有看到越王般,视线沉沉扫过明显为越王护卫的一行人,神色凌厉道。

  对上他的视线,一众越王护卫下意识低头避开,不敢跟他对视。圣人遇刺,兵权给了沈倾墨,又留下一句便宜行事的旨意。谁也不傻,越王敢跟沈倾墨叫板,他们却不想体验什么叫便宜行事。

  自个被无视,带的护卫又泄了气势,越王李荣气的双眼发红。

  “沈倾墨你个狗……”

  “大王!”

  离得最近的护卫吓得扑上前打断了他的话。在王府内越王如何骂都不打紧,但离了王府“狗杂种”三字却是禁忌,无人敢当着沈倾墨的面骂,尤其这里是监察寺。

  “大胆,放手!”

  越王被打断,心中怒意无处发泄。抬头对上沈倾墨讥诮的眼神,心头轰的一声。长期服食神仙散侵蚀着他的心智,自柳惜民妻子死后诸多不顺带来的压抑、被沈倾墨嘲弄无视的怒火,好似火山爆发。他此刻脑子里什么也想不到,只有一句:吾要手刃沈倾墨!

  哐!

  是越王拔刀的声音。抓着他的护卫下意识松手,越王猛地冲上前。谁也没有想到,越王竟是挥刀劈向了沈倾墨。

  “大王不可!”匆匆赶来的越王府长史崔玉急道。

  “公子小心!”落后一步的郭子晡惊骇莫名。

  在众多或惊惶或急促的声音中,沈倾墨轻轻后退一步,将将避开越王手中的刀。“呼……”或高或低的声音响起,不分越王护卫还是监察寺同僚,俱是一副松了口气的表情。任谁也不敢想越王伤了沈倾墨,今天该如何收场。电光火石间,几个身手矫健的护卫奋勇上前,拦着越王打算分开二人。然下一刻,惊呼声如海浪涌起。

  “公子不可!”

  “大王小心!”

  情势转换,沈倾墨突然上前,出人意料从越王手中夺下了刀,反手劈在了越王的胸口。好在他用的是刀背,越王并未见血,只是痛的面色扭曲,蹬蹬蹬一连退了好几步。

  两人视线交汇,沈倾墨居高临下地看着越王,嘴角微翘,噙着一抹冷笑。刚刚两人离得近,他闻到了越王身上甜腻的香味。一瞬间猜到了越王出现在这里的缘由。他便说越王过去恨不得把贤字刻在脑门上,对外一向立着不务矜夸、德才兼备的人设。纵是被惹急了,也决计不会擅闯监察寺。但这次他回长安不过半月,越王已几番失态。思及七郎的话,越王在他心中已是废人。他心中所想,面上不免带出,落在越王眼中,双眼变得赤红。

  “沈……”

  越王狰狞着面孔想要第二次扑上前,被反应过来的护卫死死拦住。

  松了一口气的崔玉顾不得其他,几步上前抬手劈在了越王后颈。

  “……”

  在满院子愕然的注视中,越王昏迷了过去,被几个护卫扶住。崔玉看了越王一眼,心中叹口气,整整衣裳上前跟沈倾墨见礼。

  “自去年分开,五郎别来无恙啊。”

  沈倾墨冷淡地看着崔玉的行为,沉声道:“崔长史别来无恙。”

  崔玉摇摇头,轻声自嘲:“某不比五郎,这一年王府内可谓是诸事不顺。”他心知沈倾墨没耐心多听,开门见山道:“大王被小人所害,失了神智闯入监察寺,某会奏请皇后禁足大王,还望五郎莫要计较。”

  沈倾墨嗤笑一声:“小人是谁?”

  崔玉面不改色:“自然是见不得大王好的人。”他说罢挥挥手,一众越王府的护卫带着越王后退到院门口,留在周围的全是监察寺的人。崔玉叹息着解释:“大王得知监察寺捉拿了韦六郎时,正在服食神仙散。五郎在长安稽查神仙散,该是知道长久服食神仙散,人会变得脾气越来越暴躁,越来越难以自控,喜怒无常尚算好的,最怕神智失了清明,浑浑噩噩做了恶事。大王正是如此啊。可恨有小人引诱大王服食神仙散,其心之恶毒实难描述。”说到此,他特意顿了顿,“五郎以为如何?”

  “什么?”

  沈倾墨轻飘飘问了句,像是没有听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崔玉心中诧异,沈五郎的反应有些不同于他的预料。他轻咳一声,话题自然转换:“大王深受神仙散之苦,听闻五郎稽查神仙散颇感欣慰,欲出一份力。某特意整理了一份名单,俱是过去一年长安城内有服散恶习之人……”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叠好的纸递给沈倾墨。

  沈倾墨当着他的面打开看了起来,一眼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出自皇后母族,同他还有几分血缘关系的卢家子弟。捏着信笺,沈倾墨抬眼看向崔玉,崔玉坦然同他对视,脸上是沈倾墨熟悉的,自信从容的表情。

  沈倾墨重新低下头,视线久久落在那几个熟悉的名字上。

  卢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