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戏竹马>第60章 

  李穆险些要气炸了:“明钰明钰,你怎么就知道惦记明钰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是上京城的安危重要,还是明钰重要。你忘了少将军怎么跟咱们说的。一人之危,哪比得过一城之危。”

  季斐被他一番呵斥,委屈的努了努嘴,小声道:“如果换成是你不见了,我也会这样心急的。”

  原本炸毛的李穆一听这话,瞬间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

  “算,算你还有良心。哎呀好了,明钰厉害着呢,谁能把他怎么的。咱们先干正事儿。”

  二人集结了尚武堂的其他人,众人都默契的不提明钰。但从每个人的眼神中,大家都看的明白。不管明家军做了什么,只要明钰不走错路,只要明钰还愿意回来。他们还会像从前一样接纳他。

  他们三十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有了明钰的令牌,武卫军悉数听从季斐号令。眼下叛军还在雍州,季斐让武卫军在东大营待命,自己和李穆往将军府去了。

  “阿清哥哥还没有醒来?”季斐几乎日日都要来看看阿清,每日都盼着他能醒过来,可每每都叫他失望了。

  “外面现在什么情况了?”顾衍直接问道。

  “哦,明家军兵指渤海关,顾家军镇守北疆与大齐军对战。至于周家,眼下已经集结了兵马在雍州城驻扎了。”

  顾衍眉头微蹙,在顾家军接管土城之后,他便知道父亲这些年一直在私下招募兵马,为的就是防着这一日。看来圣上对明家军,也是不信任的。

  “若我所料不错,二皇子当初与大齐达成的协议应该是割让北疆六城。所以,在二皇子到北疆后,才毫无顾忌的率军往渤海关去。但他们谁都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一个顾家军。”顾衍说道。

  李穆想了想,道:“二皇子未免太胆大了,大局未定,就先将六城弃了,万一大齐反悔,得了六城还不够,继续往前攻占,那二皇子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顾衍摇摇头。

  “渤海关守将朱刚是前宫中禁卫军大统领,圣上的嫡系,完全忠心圣上。若此时大齐敢趁虚而入,只要二皇子没有傻到极致,都会与朱刚联手抗敌。若不然,最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而且,大齐眼下才刚刚结束夺嫡之争,国力大损。皇四子虽然总领朝纲,但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想起刀兵之戈的……”

  说到此处,顾衍心有疑惑。

  “我想,他们当初达成的协议是双方都能稳定朝局后,这六城才能割让出去。但显然,二皇子此举比他们预期的时间早了很多。杨吏突然出现告发了二皇子,还有那个周严,不过刚动了刑,便将所有的事儿都给招了。”

  “而周家却没有弃了他,反而让这人协助二皇子继续往北疆去。这么看来,这里头的事儿,倒是大有文章。”

  季斐挠挠头:“没听懂。”

  顾衍揉了揉眉心,心里总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一切看似明了,可仔细想来,又有许多扑朔迷离。

  圣上既能让父亲这么多年都隐藏在暗处招兵买马,重组顾家军,防患于未然。还有当时与南唐公主合作,揪出南唐豫王之事,怎么看,圣上都像知道了什么。

  那么这次,也是圣上下的网么?

  “总而言之,大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眼下重中之重,便是护住上京城。”

  阿清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心中焦急的不行。可他不管如何努力,都醒不过来,仿佛陷入了梦魇中。越是挣扎,越是束缚的紧。

  那个人,那个熟悉的背影。他看到了,他看到他似乎转过头对他笑。

  笑他无能,笑他没用。

  “……就算你活着,那又如何。你依旧奈何不了我。待我控制了上京城,你们,全都得死……”

  “不要,不要……”

  ————

  官道上,逃亡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哭声震天。明钰一人一骑,沿着官道边儿上缓缓行进。

  这些难民都是从濮城逃难来的。明家军撤离北疆后,直捣濮城。濮城大族倒戈的倒戈,被杀的被杀。二皇子带人占了濮城,将濮城粮仓据为己有。并逼迫百姓将各家粮食全部上交。

  濮城百姓哪里经历过这事儿,这仗打起来,要是没了粮食,那和等死有什么分别。

  百姓抵抗不从,二皇子便派兵屠杀百姓,并将百姓驱赶到渤海关脚下。

  百姓不懂战事,他们哭嚎着逃出了濮城,一心想要进渤海城避难。可这种时候,渤海城坚决不能开城门。

  一旦心软开了城门,必有明家军跟着百姓混入城中,一旦渤海关失守,明家军便可长驱直入,攻占渤海七城。渤海城占尽天时地利,一旦渤海城沦陷,这整个北部都将陷落。

  二皇子急于攻占渤海,连这等计策都想得出。明钰恨不得这就将这乱臣贼子斩于马下。

  一方面,他恨。另一方面,他也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耻辱。

  军人的使命是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可他们明家军在做什么!助纣为虐,当了叛贼,弃百姓性命于不顾。

  明钰没脸再看这些百姓,他使劲儿催马前行。他要加入这场战争,他要正面与他的父亲对抗,他要问上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权势在他们眼中就是如此重要么!重要到可以泯灭良知,丧尽天良!

  他一人一骑到了博海城的南城门。渤海城全城戒严,在诺大的城门前,他的身影显得这样的孤寂和渺小。

  他抬头望着城墙上肃然挺立的渤海守军,还有城头上飘扬的大梁军旗。他曾经多么渴望能够光明正大的站在战场上,酣畅淋漓的和侵占大梁国土的敌军对战。

  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次踏上北部的土地,他的敌人,是他的父亲。

  按下心中翻涌的情绪,他仰头大喊:“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城墙上立刻戒备起来,无数支弓箭对着他,他相信,只要自己动一动,那密密麻麻的箭矢,绝对能将自己射成马蜂窝。

  他知道他该死,可他现在还不能死。

  他将双手高举过头顶,继续道:“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朱刚听说是明钰,心思急转,匆匆来到城墙,见下面仅一人一骑。那年轻人一身便装,背上一杆□□,风尘仆仆,有些狼狈,但腰杆依旧挺的笔直。他倔强的仰起头,一句接一句的喊着:“明毅之子明钰,求见朱将军!”

  朱刚抬抬手,守门的兵士放下吊桥,明钰下了马,牵着马过了吊桥,将马匹和兵器交给了守门的兵士,态度谦卑,诚意十足。

  兵士将他带到演武场。这里的演武场规格不如镇北将军府那般宏大。但五脏俱全,演武场上有兵士在演练阵法,喊声震天,气势恢宏。

  明钰在任职武卫军副将时,也练兵。不过东大营的几千军,和真正战场杀伐的正规军,气势上便输了一大截。

  明钰看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朱刚暗暗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近处看他,白净的脸上已经泛起了胡茬,疲惫的眼睛在见到练兵时,瞬间溢出了光芒。

  朱刚是五年前才掉来渤海城的,明家的事儿,早前在上京城,他也听说了一些。心里也替明钰这孩子感到可惜。

  只叹他生错了人家啊。

  “说吧,你见本将军,有何贵干。”

  明钰转过身,先是朝朱刚行了个礼,道:“明钰愿助朱将军,破敌。”

  那‘破敌’二字仿佛用尽了他毕生气力,说的无比坚定。

  朱刚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你打算如何破敌?”

  “我……”

  朱刚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要我拿你来要挟明毅屈服?他既然敢走这条路,就不会轻易妥协。你有这份心,本将军很欣慰。你还年轻,既然从上京城出来了,那就走吧,走的远远的。这些是非,你还是不要参与其中了。”

  “将军……”

  “走吧,我朱刚不是趁人之危之徒。顾家军已经抵达望海城了,二皇子,没有退路了。”

  朱刚没有留下明钰,明钰也清楚,只要顾家军到了,前后夹击之下,濮城,绝无招架之力。

  他背着枪,骑着马,孤独的在官道上游走,茫茫天际,他找不到归途。

  大地一阵轻颤,他知道,濮城,打起来了。

  当年的顾家军败的有多憋屈,此时就有多激动。这么多年的隐忍,终于在此刻爆发了。

  大齐军进攻土城,不出一日,全军覆没,全线崩溃。顾家军将大齐残余兵力逼至穆兰山谷口,直至退无可退。

  这一战,让大齐彻底吓破了胆。

  土城的防御工事,一排排的摆放着神弓巨弩,但有靠近土城者,全部被诛杀殆尽。大齐兵士此后,再不敢靠近大梁一步。

  其后,顾东海令顾家军主力留守土城,亲率一万铁骑杀奔望海城,阻断二皇子退路。

  不容丝毫喘息的,与明家军展开了对决。

  二皇子吓的瘫坐在军帐中:“周严,怎么办,完了,我们完了!”

  早在顾东海占了土城后,周严就直觉不好。眼下人已经追到望海城了,他必须给自己找退路了。

  只要周家还能坚持,那就还有机会,他们还不算输。至于这什么废柴二皇子,管他去死!

  周严不顾二皇子的哭闹,赶紧收拾了包裹,带着随身侍卫,悄悄走人了。

  蠢笨的二皇子,也总算明白了,他们都被周严给耍了!

  “完了完了,明将军,咱们怎么办,怎么办啊!”

  “骑虎难下,只能硬拼了。”明毅看不惯二皇子这般窝囊模样,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往城墙观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