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戏竹马>第54章 

  薛贵拿了两个碗,倒满了酒。默不作声的陪着薛清。

  薛清摘下面具,他并不在意在薛贵面前露出自己那张满是疮疤的脸。他仰头喝光了一碗酒,酒入愁肠,酣畅淋漓。

  “阿贵,你跟我这么多年,我的脾气秉性,你都很了解。眼下我们被困土城,城中少粮,援军又不知何时能到。大齐攻势凶猛,我们恐坚持不了多久了。”

  “若与大齐军正面交锋,仅凭城中这些残余兵力,我们必定伤亡惨重,甚至会,全军覆没……从此处过大坪山,可以绕到穆兰山北,从敌后突袭,便能给顾家军争取撤退的时间。眼下,了解穆兰山地形的,只有我。”

  说着,又给自己倒了碗酒。

  “阿贵,我是大梁的威武将军,我有责任肩负起保护大梁疆土的义务。当然,私心里,我也是为了阿衍哥哥。顾伯伯身陷土城,不管怎样,我都希望他能平安回去。”

  “我不希望,阿衍哥哥也没了父亲。”

  他望着残破的街道,叹了口气,声音也低沉下去:“此去穆兰山,有死无生。阿贵你……走吧,我不想你陪我去送死。”

  说道最后,连他自己都没有了底气。

  薛贵静静的听他说完。

  “少爷,你知道阿贵在来靖南王府之前,在做什么么?”

  薛贵突然说起这个,让薛清有些猝不及防。他茫然的摇了摇头。关于薛贵的过去,娘亲只告诉他,他是战争的遗孤,没有父母亲人。是以,那时还是个小团子的薛清,从不问阿贵的过往。

  他怕勾起他不好的回忆,因为只要薛贵还是靖南王府的人,他都会好好罩着他,让他再也不用受苦。

  “大齐和大梁相争数十年,大小仗打了无数次。每一次都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失了双亲,被迫流浪。饿死的,冻死的,被人打死的,不计其数。”

  “我不记得我是从哪里逃难来的,从我有记忆起,就跟着那些因战争而流亡的难民们一起流浪,我们翻过无数崇山峻岭,也走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我们啃过树皮,喝过雪水。每天都有人倒下,越走人越少。但他们依然保持善良,只要找到食物,都会预先留给队伍中的小孩子,从不争抢。”

  “我们期待找一个能收容我们的地方,可每到一处城镇,却遭到无情的驱赶。直到我们从北疆走到了南界,遇到了王爷。”

  “那天,他骑着神骏的马儿,在颖城的城门前停下。阳光打在他挺拔伟岸的身上,像是救世的天神。我们听见那守门的士兵喊他王爷,就好像又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在城门前跪了一地,苦苦哀求着‘求王爷收留我们吧’!”

  “他严肃的脸上顿现一片阴霾,我们以为他和别处的大官儿一样,又要像赶牲口一样将我们赶走。”

  “谁知,他却下了马,蹲在我身边,问了一句‘你们是从何处来的’。”

  “他听完我们的哭诉,神色更加不好了。我眼见着他朝我们鞠了一躬,目光中满是愧疚之色。他说,没有让边关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是他们军人的无能。他还说,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建立家园。”

  “后来,我听嬷嬷说,王爷找到王妃,二人商议,将靖南王府全部财产拿出,将颖城下辖一处荒村划给了我们,并帮着我们建造房屋,开垦荒地。”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倾尽所有去照顾。那时我便发誓,我要用一辈子去报答他。”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他说‘王爷,我想跟着您。’没错,我不想从军,不想建功立业,只想跟着王爷,为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那时,我七八岁年纪,瘦瘦小小的,本以为王爷会看不上我。没想到,他蹲下身,和蔼的捏了捏我没有多少肉的脸蛋,笑着与我说,‘我家里有个爱淘气的小子,你愿意陪着他么?’。”

  “幸福来的太过突然,我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王爷答应我了。转瞬便是狂喜,我疯狂的点头,说,愿意,我愿意,我一辈子都陪着少爷!”

  “他问我的名字,可我没有名字,队伍里的人都管我叫福财,王爷笑笑,对我说,这个名字不趁我,不如取名为贵,意为珍贵,就唤作薛贵。”

  “我初到王府,嬷嬷给我做了新衣,王妃将我接了来,带到少爷跟前。那时少爷会说话了,王妃将你抱在怀里,你伸出胖胖的小手攥住我的手指,就像冰天雪地里的一口热汤,足够暖化人心。你对我笑着,那笑容就像春回大地,我想着,哪怕舍了命,也要一辈子让少爷永远这样开心的笑。”

  “可有些事,终究无力回天。”

  薛贵从来都是个不爱多话的人,薛清也是第一次听他说了这么多话,也第一次知道了薛贵的过去。

  “少爷,阿贵跟了您这么多年,怎么会在这种时候离开少爷呢,说好了要陪少爷一辈子的。”

  薛清不再纠结,他端起碗跟薛贵碰了碰:“好,一辈子!”

  ————

  “少爷,少了我们这些人,估算土城中粮草,还能再坚持三日。”

  薛清回头看了眼在一旁小憩的军士,低声道:“阿贵,我打听过了,今次大齐的主帅是他们的一位皇子,我们这几百人,面对大齐主力军都不够塞牙缝的。倒不如潜入大齐军帐,若能生擒了大齐皇子,能省不少功夫。就算擒不到,也要毁了他们的屯粮。”

  “少爷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二人从队伍里点派了几个身手不错的兵士,将剩余兵士交给顾重,尽量隐蔽,不要被敌军发现。

  大齐军帐依山而建,打听好粮仓的位置,那几名士兵依命侯在附近,以待时机。薛清和薛贵则趁机换上大齐军服,混入大齐守军中。

  夜里天黑,看不分明,是以他们并未被人察觉,倒是一路顺畅的靠近了主营帐。

  薛清将耳朵贴近,听得帐中有人说话,当中一人,他十分笃定,是上京口音。

  在这种时候,有上京人在大齐皇子的军帐中,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薛清按下心中疑惑,仔细听着。

  “……三殿下放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石家军被西陇人缠的脱不开身,无暇他顾。我大梁太子殿下粗通兵事,不足为惧。季家军中已布好内应,被困土城的顾家军,永远都等不到援军了。”

  “届时,三殿下挥军直扑土城,必叫顾家军全军覆没!”

  “陆先生此番设计,天衣无缝,小王佩服。你放心,小王也会遵守诺言,待了结了顾家军,自会佯装败给明家军,退守穆兰山,再奏请我父王,请旨撤兵,与大梁和谈。”

  薛清紧攥着拳头,心乱如麻。土城没有援军了,那顾家军该怎么办。

  “……小王真是可惜,身边没有陆先生这等谋士。想当年,陆先生联手瑞王,坑了靖南王,除掉我大齐最强劲的对手。如今又联合小王,将顾家军也除了,断了太子的左膀右臂,陆先生真是高明。贵国皇子下有陆先生相助,他日必荣登宝座。”

  “借三殿下吉言。”

  “当然,陆先生也别忘了,待您大事做成的那日,北疆六城,可都要尽归我大齐所有啊。”

  “三殿下把心放在肚子里,三殿下助我,我自然也会相助三殿下夺嫡。我们互惠互利,眼下可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

  后面说了什么,薛清没有听清楚,在听到靖南王三个字时,他的脑袋就轰的一声炸开了。

  原来他父亲是死于这样的阴谋。原来皇伯伯也被蒙在鼓里,他们推瑞王出去背下所有罪名,可真正的凶手还逍遥法外。

  “少爷,冷静点儿。”

  薛清从未在人前表现过他脆弱的一面,可六岁失去双亲,阖府被屠,他怎能不想,怎能不念,怎能不恨!

  他眼睛布满血色,低吼道:“阿贵,杀我父母亲人的凶手就在这帐中,他们还设计要害顾伯伯,害太子殿下。这样的恶人,岂能让他活在世上。”

  “少爷,杀了他又如何,背后真正获益的人不只他一个!”

  薛清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是啊,能运作的如此天衣无缝,大梁,南唐,大齐,西陇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成了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若要将这股势力彻底拔出,真正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什么动静?”帐内大齐三殿下突然出声,守帐军士立刻开始搜查。

  眼见着那人就要到他们身边盘问了,薛贵的手已经握住了刀柄,全神戒备。就在这时,北方冲天的火光照亮半个夜空,大齐军士顿时乱了阵脚。

  “殿下,不好了,粮仓着火了!”

  营帐的帘子被人粗暴的掀起来,大齐三殿下怒气冲天。薛清在混乱中注意到他身边一个布衣男子的背影。

  薛贵一直盯着周遭情况,但见乱的人仰马翻的地方,便赶紧拽着薛清奔逃。就这一闪而过的瞬间,薛清与那布衣男子打了个照面。

  那张脸清晰的印在薛清的脑海中。

  是他!

  慌乱并未持续太久,待大齐军士回过神儿来,便速速整军救火,抢救还没有被火烧到的余粮。

  薛贵薛清二人若是再晚一步,就要被困死在大齐营帐了。

  烧粮仓的几位顾家军兵士早一步到约定地点等着薛清,待看到二人狼狈归来时,都松了一口气,似有一种劫后重生之感。

  而薛清隐在面具下的脸色,却愈发凝重了。

  他站在高处,看着已经恢复秩序,积极救火的大齐军士,眼中浮现深深的忧虑。

  他们已经孤军深入,况且,就凭他们这些人,就算赶得及再回土城,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他最大的力气,拖住大齐进军的脚步。

  顾伯伯领兵多年,眼下都没有等来援军,他心中必有计较。只要他能拖出大齐主力军,就能给顾伯伯留下更多的时间。

  只要顾伯伯在一日,顾家军,永远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