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小说>古代言情>枕刀>第37章 卫如流的手生得极好看。……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会不难过。

  所有言语上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时间才能淡化掉这些悲伤。

  卫如流再清楚这一点不过,说完那两句话后沉默下来,但是他也没走,维持着现在的姿势站在慕秋身边。

  还是慕秋察觉到不对,从他掌心抽走自己的手,藏在袖子底下背到身后。

  “家里现在还乱糟糟的,事情已经说完,我就先告辞了。”

  不等卫如流做出任何反应,慕秋敛衽行礼,离开的背影显得有些许匆忙。

  卫如流目送着她,直到她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卫如流才用帕子慢慢擦掉手背的血污。

  他心想,她两次给他递帕子,竟都是让他擦去血污的。

  坐回到马车里,慕秋低下头,看着摊开在膝盖上的右手,不自在地抿了抿唇。

  卫如流虚虚握着她的手时,有帕子隔在中间,两人的肌肤并未实质性触碰在一起。

  当她撤走自己的手时,无可避免地,她碰到了卫如流的手。

  明明只是一触即离,但她在那一刻竟然从心底深处生出了几分紧张,甚至注意到了卫如流的手。

  卫如流的手生得极好看。

  骨节修长,指尖圆润干净。

  因为常年习武握刀,掌心干燥温热,布满薄茧。

  但只是很快,这份不自在就被慕秋抛到了脑后。

  她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望向外面,陷入回忆之中。

  她抵达京城码头那天,京城下了场薄薄小雨。

  细雨霏霏,年轻的郎君站在岸上,微微笑着,朝她伸出手。

  只是这样简单的两个动作,就驱逐了她内心深处的淡淡惶恐。

  刚回到京城那段时间,慕云来经常陪着她外出。

  她不会骑马,坐在马车里。

  他喜欢骑马的感觉,骑在马背上,紧紧跟着马车。

  只要她无聊想找人说话,一掀开帘子,定能瞧见慕云来的身影。

  这样一位温和耐心、被全家人倚仗和信任的人,就这样辞别了人世。

  刚刚压下去的悲伤,又再次从心底蔓延上来。

  ***

  慕秋出去了一趟又回来,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府里正忙碌着。

  慕大夫人喝了药还在睡觉,慕二老爷那也请了大夫,很多事情全靠慕雨和大管家在操持。

  瞥见慕秋走进院子里,慕雨对大管家道:“就按我说的去办吧。”迎到慕秋面前,“二姐姐你去了哪里,我派人找了你好久。”

  慕秋有些疲倦。

  脚下就是通往屋子的三级台阶,但她已经失去了再往里面走的力气。

  她直接席地而坐,还拽着慕雨一块儿坐了下来。

  两人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坐在庭院里,晒着初春时令的太阳。

  过了许久,慕秋慢慢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她望向远方,视线没什么焦点:“后日我要去一趟扬州。父亲那边我不担心,但大伯母那边,我不在的话,你平日里带着两个弟弟多去陪陪她。”

  慕雨吓了一跳,磕巴起来:“你,你说你要……去扬州?”

  “是。”

  慕雨动了动嘴唇,迟疑着问道:“大伯母和爹同意了吗?”

  “他们会同意的。”慕秋说。她确实已经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慕雨的神情慢慢坚定下来,表示自己的支持:“二姐姐想去就去吧,家里有我在。”

  到了下午,慕大夫人睡醒时,隐约瞥见有道人影一直坐在她床头。是慕秋。

  慕秋不知道在这里坐了多久,头靠着柜子睡了过去,似乎是听到她起身的动静,慕秋睁开了眼睛。

  “怎么一直坐在这里?”慕大夫人摸了摸慕秋的脸颊。

  慕秋轻声道:“府里的事情有慕雨在管,我过来陪陪大伯母。”

  慕大夫人笑着没说话。

  许久,慕大夫人问道:“我听你和你父亲说,你要去扬州?”

  她当时服下助眠的药,半梦半醒间听到慕秋和慕二老爷在外屋的对话,可惜最后敌不过药效,听了一会儿靠着枕头沉沉睡了过去。

  慕秋咬了咬唇,点头。

  这件事终究瞒不了慕大夫人。

  慕大夫人直直看进慕秋眼里,手落在慕秋肩膀上,微微用力握住:“秋儿,家里不能再少一个人了。”

  慕大夫人眼里流露出淡淡的悲伤之意。

  她已经失去了儿子,很可能还会失去自己的丈夫。她是打从心底里不愿意让秋儿前往扬州这个龙潭虎穴。

  慕秋忙道:“大伯母,我会好好保重自己的安全。而且……”

  声音微微顿了顿,慕秋才接着道:“而且刑部主官连同侍卫六十余人尽数身死,不仅刑部愤怒,满朝文武也都为之震惊。我听说,这回不仅是刑部,就连大理寺、刑狱司和禁卫军都会调遣人手前往扬州。”

  慕大夫人问:“听卫如流说的?”

  “……是。我想去扬州,但我知道大伯母和父亲担心我的安危,不会轻易松开让我去。所以我去找了卫如流,想请他帮个忙,他答应我,可以让我跟着一起去。有朝廷兵马相随,想来大伯母和父亲也会放心许多。”

  慕大夫人叹了口气,心情有几分复杂。

  但现在,她确实没有心情去考虑卫如流和慕秋的问题。

  慕大夫人起身用了点东西,过问了一遍府里的事情,就去了小佛堂,在那待了整整一宿。

  第二天清晨,慕大夫人过来明镜院找慕秋,开门见山道:“秋儿,你觉得简言之这个人如何?”

  慕秋微愣。

  她隐约猜到了慕大夫人的心思。

  抿了抿唇,慕秋如实道:“有些不稳重,但为人很真诚,待人也热情。”

  “你大伯父离京前,一直催我考虑你的婚事。简言之这个人选,是我与他都比较满意的。”慕大夫人轻声道,“简夫人也很喜欢你。其实原本没出什么意外的话,过段时间,我和简夫人就要定下你们二人的婚事了。”

  心里的猜测得到印证,慕秋皱了皱眉:“大伯母,简言之不会乐意的。”

  “他乐不乐意不重要,重要的是,秋儿,如果真是这样的安排,你会乐意吗?”

  “我……”慕秋犹豫道,“刀鞘还没还回去。”

  “你离京这段时间,我会命人好好寻找。”慕大夫人依旧看着她,等着她的答案。

  慕秋终于道:“大伯母,我不乐意。”

  慕大夫人没恼:“为什么?”

  “我只拿简言之当朋友。”

  慕大夫人没给慕秋举例子,说什么当下有很多夫妻直到成亲当晚才见过面,她只是说:“简言之是个好孩子,他是我和你大伯父看着长大的,没什么坏心眼,若是你嫁给他,余生定会顺遂平安。此次扬州之行,大理寺那边是简言之带队是吧,你可以多与他接触接触,兴许就会改变主意了。”

  慕大夫人一夜未睡,慕秋只要一抬眼,就能看清慕大夫人眼里的血丝和困倦。

  不过一日时间,慕大夫人仿佛苍老许多。

  梳理慰贴的鬓角头发里,透出刺目的斑白。

  听到她说出“余生定会顺遂平安”这几个字,慕秋鼻尖一酸,牵住慕大夫人的手。

  大伯母的丧子之痛还未过去,特意挑在这个时候过来聊她的婚事,是在担心她会与卫如流多做牵扯,最终祸及她自己吗。

  许久,慕秋应道:“大伯母,我明白了,我会与简言之多接触接触。”

  慕大夫人微微一笑。

  正要起身回屋休息,慕大夫人就被慕秋拉住了:“大伯母,不用回东府了,在我院子里睡一觉吧。”

  慕大夫人休息时,慕秋去了慕云来的院子。

  慕云来院子里种满了山茶花。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花。

  他出发前往扬州时,满院山茶花都没有开。如今山茶花尽数盛开,赏花的人却不在了。

  慕秋挑了朵开得最好的山茶花,将它从枝头折下,握着山茶花去了小佛堂,以花代香祭拜慕云来。

  离开时慕秋碰到了慕二老爷。

  慕二老爷向衙门告了三天假,今天一直待在家里没出去,瞧见慕秋,他叫住她:“去扬州的事情,你大伯母同意了?”

  “同意了。”

  慕二老爷神情有些复杂,他叹息一声,没有再阻挠她。

  翌日,清晨时分。

  婢女们连夜为慕秋改了衣服,把宽大的袖口和裙摆都往里收了收,便于她在外面行走。

  慕秋穿着一身足以遮住她整个人的斗篷,提着打包好的行李,带着白霜和八个侍卫往府门方向走去。

  其实按照慕大夫人的想法,是想把家里一半侍卫都抽调给慕秋的,但慕秋此行跟着官府行动,路上不方便带太多侍卫。

  考虑之后,慕大夫人命武功最高强的这八个侍卫随行,其余侍卫自行前往扬州,到时在扬州再与慕秋汇合。

  慕大夫人、慕二老爷、慕雨、骆姨娘和两个弟弟都在府门口候着她。

  告别的话、嘱托的话,在昨天夜里其实都说过了。

  慕秋走过去抱了抱憔悴不少的慕大夫人,对慕雨说“照顾好家里人”,又朝慕二老爷行一礼,对骆姨娘和两个弟弟点点头,没有耽搁时间,启程出发。

  慕秋没有去刑狱司。

  她领着人直接去了大理寺,打算跟大理寺的人一块儿行动。

  ***

  刑狱司。

  一大清早,卫如流便点齐了人手。

  他抱着刀,双眼微阖,倚着廊前的石柱子,压根不急着带队前往城门与其他衙门汇合。

  时间渐渐过去,卫如流依旧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刑狱司众人站在院子里等了足足两刻钟,想不明白为什么迟迟不出发。但卫如流没发话,没人敢对他的任何决定提出异议。

  最后还是沈默按捺不住,悄悄摸到卫如流身边,提醒他:“老大,集合的时辰快到了,咱们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

  卫如流睁眼:“我知道。再等等。”

  “老大……”沈默鼓起勇气,试探性问道,“你是在等慕姑娘吗?”

  卫如流抬眸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

  沈默:“慕姑娘有没有可能提前去了城门?”

  卫如流用指腹摸了摸眉骨,没回话。

  他并未告诉过她集合的地点是在城门。

  按理来说,她应该会先来刑狱司与他汇合。

  就在这时,刑狱司大门外传来骏马疾驰的声音,慕府侍卫翻身下马,通报过后来到卫如流面前:“卫少卿,我们家小姐派我过来知会你一声,她已经去和大理寺的人汇合了。”

  卫如流的眉心一点点拧起。

  他目光冷淡,盯着面前的慕府侍卫。

  心理素质不错的侍卫被他盯得额角冒出了冷汗。

  “我知道了。”卫如流平静道,又问站在一侧的沈默,“我们的人还没齐吗?”

  沈默一向没什么看眼色的天赋,但这一回,他很明智地道:“刚刚齐。”

  “别耽误时间了,出发!”